杏子與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女畫家筆下的老教堂,全能大畫家,杏子與梨,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的畫,
如果不算是印象派,那么又是什么呢?
自己真是撿到寶了!
顧為經(jīng)判斷,這絕對是一幅他今天所見過最好的印象派油畫。
即使它看上去臟兮兮的不引人注目。
可它還是好的足以秒殺之前那幅被人們所包圍的追捧的《雪中的山》。
唯一的問題是,它到底有多好?
顧為經(jīng)靠著展臺站好,然后發(fā)動了書畫鑒定術。
叮……
若有若無的幻景再度出現(xiàn)在顧為經(jīng)的腦海中。
有一支無形的筆在他腦海中的光幕上開始飛速作畫。
教堂的屋頂,彩色的玻璃窗,瑩瑩的燭火……
當畫面上的最后一筆落下,一聲悠揚的教堂的鐘聲隨之響起。風雨中,飄散的圣歌聲跨越時空,從百年前傳來,映入顧為經(jīng)的心中。
“小伙子,你流鼻血了,你還好嗎?”
顧為經(jīng)察覺到有人在拍打自己的肩膀。
他這才從神情恍惚中恢復。
身邊一個拿著保溫杯的中年大爺好心的遞過來一卷紙,然后用帶著對小小年紀身體就這么虛的同情眼神,看著顧為經(jīng)。
顧為經(jīng)顧不上腦海中的刺痛。
他先把眼前的油畫往前推開,防止自己鼻血滴到畫紙上。
然后接過大爺遞過來的衛(wèi)生紙堵住鼻子。
還好這次沒有暈倒。
他在心中慶幸。
“小伙子,伱不懂行啊。書畫行業(yè),講究的是,寧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筐?!?
保溫杯大爺伸出腦袋,好奇的朝顧為經(jīng)面前臟兮兮的畫布看了一眼。
大爺頓時失去了興趣,不屑的搖搖頭,“這種破爛,就算價格再低。買回去也賣不出去,就是砸手里的貨色?!?
顧為經(jīng)面色復雜的看著保溫杯大爺邁著很有高手風范的八字步,朝一邊逛悠走了。
他低下頭,
虛擬面板上已經(jīng)浮現(xiàn)出了畫作的詳細信息。
【作品名:《雨中的老教堂》】
【素描技法:lv.7大師一階】
【油畫技法:lv.8大師二階】
【情緒:心有所感】
“大師二階……比唐寧女士的那幅百花圖評價還要高,連素描的技法都達到了大師的水平……這幅畫的作者是誰,能有如此精湛的畫功,不應該在歷史上藉藉無名才對?!?
“而且那間教堂?為什么有點熟悉,好像……”
剛剛在幻境中,看到那座點亮著瑩瑩燭光的教堂,他突然覺得這個場景有點似曾相識。
顧為經(jīng)曾經(jīng)見過類似的場景——就是自己每個周末都去探望的那家【好運孤兒院】。
他原本剛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就覺得畫中的場景有些眼熟。
只是油畫以教堂為題材太過普遍,印象派又不像純粹的寫實主義那樣注重刻畫照片一樣的細節(jié),更偏重用激情的筆法表達內心的主觀感受。
好運孤兒院雖然主體建筑結構骨架沒有改變,但原本很多外部的細小陳設和裝潢早已不翼而飛。
這才讓顧為經(jīng)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此時細細的思量,
油畫中的照片和自己印象中孤兒院的大體結構基本完全一致。
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油畫中建筑門口的那兩尊圣母像。
這是現(xiàn)實中的好運孤兒院所沒有的。
或者說,不是沒有,而是孤兒院門口原本的兩尊圣母像早就亡佚在了歷史的動蕩中。
顧為經(jīng)依稀記著,好運孤兒院的女院長和自己提過孤兒院的歷史。
這里曾經(jīng)是一家名叫“圣特雷莎修女教堂”的教會救濟院,原本院子門口確實存在過兩尊圣母像。
不過隨著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英緬戰(zhàn)爭的開始,教會勢力和修女嬤嬤們撤出后。兩尊圣母像其中一尊在戰(zhàn)爭期間被炮擊毀壞了,另外一尊被義工搬進了院子里。
也就是顧為經(jīng)看到過懸掛著【你應愛人如愛己】銅牌的那座塑像。
“算算時間……”
顧為經(jīng)心臟猛的跳了一下。
如果這幅畫的主題真的是好運孤兒院的話。
那么就很有趣了。
他可能真的找到大魚了。
這意味著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年代不是二十世紀,而是十九世紀,甚至準確的說,是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以前。
早半個世紀和晚半個世紀,
這對于印象派作品來說可是截然不同的意義。
繪畫行業(yè),第一批頂著輿論壓力和藝術評論界的嘲諷,開宗立派走出自己的道路的是真正的大師。
第二批的是勇士。
第三批、第四批的則只能是匠人。
每當一個繪畫潮流興起,市場價值逐漸受到認可后,就立刻會有一批跟風者風卷殘云一般的出現(xiàn)搶占市場。
印象派是近代美術的奠基流派,后續(xù)跟風的畫家茫茫多。
如果是二十世紀,模仿印象派風格的畫家有的是。
但是在十九世紀后半葉,那時印象派仍然是屬于小眾圈子的作品。
絕大多數(shù)十九世紀從事印象派風格的畫家,除了少數(shù)不走運的人,都在美術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二者的價格根本就不可以同日而語。
這幅畫無論是技法,還是情緒,都是上佳的精品。
難道這幅畫的作者就屬于那種少數(shù)的倒霉蛋?
顧為經(jīng)小心翼翼檢查著油畫的畫紙,不少畫家都會在自己的正式作品上簽上名字,或者是屬于自己的特殊標記。
當然,也有很多種例外的情況。
比如說畫家把簽名簽在了畫框上,或者這是一幅練習之作,根本沒有簽名。
顧為經(jīng)原本對于能否找到判定畫家身份的印記不抱太大的期望,畢竟之前那些經(jīng)手的二道販子再不專業(yè),也不可能放著一副用名家簽名的作品不管。
沒想到,
他還真找到了這幅畫的畫師的身份信息。
就在畫紙的背后,畫家用與繪畫主體基調完全一致的黑色墨水簽下了自己的大名——coral(卡洛爾)。
“是一個女畫師?”
顧為經(jīng)心中的迷惑立刻就有了答案。
為什么這個畫家明明擁有精湛的技巧,卻無法在歷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因為她是個女人。
歷史上女性畫師的社會地位長期非常低下,真正有大量成名的女性藝術家?guī)缀醵家呀?jīng)是二戰(zhàn)后的事情了。
歷史上很多畫師的女兒、妹妹或者妻子,其實都擁有著精湛的畫技,但只有屈指可數(shù)的幾人,才在歷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且這些畫師的故事中還經(jīng)常伴隨著被老師或者贊助人強暴這樣的悲慘元素。
顧為經(jīng)牢牢記下這個畫家的姓名,準備在之后查一查能不能找到相關的資料。
如果他能考據(jù)到這幅油畫的來歷和出處,這幅畫的價值可能會是成倍的往上翻。
就算如果找不到,這樣擁有精湛畫功的畫家,也絕對自己報以尊重。
顧為經(jīng)拿出自己的投標卡片,往一邊的招標箱中填下了兩千五百美元的數(shù)額。
這是自己身上的所有現(xiàn)金。
雖然這套雜物的打包出價僅僅只有一百五十美元,可有機會撿到這樣的寶貝,要是因為他想要貪小便宜錯過了。
顧為經(jīng)絕對不會原諒自己。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全能大畫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杏子與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子與梨并收藏全能大畫家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