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紅莧菜的老袁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2章 方方面面,醫(yī)女的大唐戀歌,喜歡紅莧菜的老袁頭,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婉微微點頭,目光同樣落在老樹上,若有所思地回應道:“是啊,那我們在養(yǎng)生時,也應當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調整飲食和作息,讓身體與自然和諧共生。就說春季,既然氣血如這樹木般向上向外生發(fā),我們的飲食便應多選擇一些具有升發(fā)之性的食材。像韭菜,它性溫,味辛,有溫中開胃、行氣活血的功效,恰能順應春季陽氣升發(fā)的趨勢,幫助人體氣血運行更加順暢。還有春筍,鮮嫩爽口,其生長迅速,同樣具有升發(fā)的特性,可助肝氣的疏泄。”
蘇瑤微微頓了頓,目光中滿是對知識的熱忱,接著說道:“沒錯,春季肝氣旺盛,飲食上除了選擇升發(fā)食材,還應注意少酸多甘。這背后的醫(yī)理,與《黃帝內經》所闡述的人體五行生克理論緊密相連。您看,在五行之中,肝屬木,而酸在五味里亦對應木。酸性食物入肝,適量食用本可滋養(yǎng)肝臟,但春季肝氣本就自然升發(fā)、較為旺盛,若是過多食用酸性食物,就好比給熊熊燃燒的火焰添柴,易使肝氣過旺,進而打破人體內部的平衡。而甘味食物,對應五行中的土,脾亦屬土。甘味食物能滋養(yǎng)脾氣,當脾土得養(yǎng),其運化功能得以強健,便能更好地制約肝氣的過度生發(fā),從而有助于平衡肝氣。像山藥,它質地軟糯,口感清甜,自古以來便是養(yǎng)生的佳品。山藥不僅富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能健脾益胃、滋腎益精,而且其性平,適合大多數人在春季長期食用。無論是將山藥蒸煮后直接食用,還是搭配其他食材熬制成粥,都能很好地發(fā)揮其滋養(yǎng)脾土的功效。紅棗,亦是春日養(yǎng)生不可或缺的食材。紅棗色澤紅潤,味道甘甜,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在春季,用紅棗泡上一杯暖暖的茶飲,既能滋養(yǎng)脾氣,又能補充氣血,讓我們的身體在春日里充滿活力。還有小米,它熬煮成粥后,香濃可口,易于消化吸收,對于養(yǎng)護脾胃有著顯著的效果。小米粥的細膩口感,就如同春日里柔和的微風,輕輕撫慰著我們的脾胃,使其更好地發(fā)揮功能。
小姐,您還記得之前我們談過,《黃帝內經》中所說‘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嗎?這短短二十余字,卻蘊含著無盡的春季養(yǎng)生智慧?!喝?,此謂發(fā)陳’,指的是春季的三個月,是萬物推陳出新的時節(jié)。經過了寒冬的蟄伏,天地間陽氣開始蓬勃生發(fā),大自然仿佛從沉睡中蘇醒過來,萬物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就如同我們眼前這庭院里的花草樹木,在春日暖陽的照耀下,紛紛抽出新芽,綻放出鮮艷的花朵,這便是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的生動寫照。此時,我們人體的陽氣也順應天時,處于上升、向外發(fā)散的狀態(tài)。所以,在作息方面,應當遵循‘夜臥早起’的原則。所謂夜臥,并非是要我們熬夜,而是相較于冬季早睡晚起的作息,春季可以適當晚一點入睡,但也切不可太晚,最好能在子時(晚上 11 點)之前入眠。因為子時是膽經當令之時,此時人體陽氣開始生發(fā),若能在此時進入深度睡眠,便能很好地養(yǎng)護陽氣。而早起,一般建議在卯時(早上 5 點至 7 點)左右,此時太陽漸漸升起,陽氣漸盛,我們早早起床,迎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呼吸清新的空氣,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好地與大自然的陽氣相接。
‘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則是告訴我們要多去戶外散步。在庭院之中,緩緩漫步,放松身心?!话l(fā)緩形’,這里的‘被發(fā)’并非是真的披頭散發(fā),而是一種形容放松、不拘束的狀態(tài)。在春季,我們不要將自己束縛得太緊,無論是穿著上,還是行為舉止上,都要盡量寬松、舒緩。穿著寬松的衣物,能讓身體的氣血運行更加順暢,不會受到束縛。而在庭院中悠閑地散步,步伐舒緩,感受著春日微風的輕撫,欣賞著周圍萬物生長的美景,這不僅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適度的鍛煉,促進氣血的流通,還能讓我們的情志隨著春天的生機而舒暢。您想,當我們漫步在這繁花似錦的庭院中,看著嫩綠的新芽從枝頭冒出,嬌艷的花朵競相綻放,心中自然而然地會涌起一股喜悅之情。這種愉悅的心情,便是‘以使志生’。春季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季節(jié),我們的情志也應當像春日里蓬勃生長的萬物一樣,保持積極向上、開朗愉悅的狀態(tài)。情志的舒暢,對于人體的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心情愉悅時,肝氣能夠正常疏泄,脾胃的運化功能也會增強,身體自然就會更加健康。
就拿我們日常的生活來說,清晨起床后,我們可以來到這庭院之中,先伸個大大的懶腰,讓身體的筋骨得到舒展,陽氣得以生發(fā)。然后,沿著庭院的小徑,悠閑地散步,邊走邊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您看那棵柳樹,細長的柳枝上已經長出了嫩綠的新芽,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在散步的過程中,還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呼吸練習,比如深吸氣,讓清新的空氣充滿腹部,再緩緩呼氣,將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這樣一呼一吸之間,不僅能增強我們肺部的功能,還能讓我們更加專注于當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心情更加平靜、愉悅。
而且,在春季,我們還可以根據《黃帝內經》的養(yǎng)生理念,適當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如踏青、放風箏等。踏青時,我們走進大自然,親近青山綠水,感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讓身心得到徹底的放松。放風箏也是一項非常適合春季的活動,當我們手中牽著風箏線,看著風箏在藍天白云間自由翱翔,仿佛自己的煩惱也隨著風箏一同放飛。這不僅能活動我們的身體,還能調節(jié)我們的情志,讓我們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飽滿。
從飲食到作息,從運動到情志,《黃帝內經》為我們指明了春季養(yǎng)生的方向。我們只要順應天時,遵循這些養(yǎng)生原則,就能讓身體在春季這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里,得到充分的滋養(yǎng),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崔婉靜靜地聽著,眼中滿是贊賞與認同,不住地點頭,說道:“蘇瑤,你對《黃帝內經》的理解越發(fā)深刻了。經你這么一詳細解說,我對春季養(yǎng)生的認識又更上了一層樓。這其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蘊含著古人無窮的智慧,我們定要好好研習,將這些養(yǎng)生之道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黃帝內經》中春季養(yǎng)生的理念,在庭院中繼續(xù)深入探討著,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在她們身上,為這幅充滿求知氛圍的畫面增添了一抹溫暖而柔和的色彩 。
崔婉輕輕踱步至庭院中的花叢旁,蹲下身子,仔細端詳著那些綻放的花朵,說道:“蘇瑤,你看這花朵,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盛開之態(tài)。春天百花爭艷,夏天荷花亭亭玉立,秋天菊花傲霜綻放,冬天梅花凌雪飄香。這不僅是自然的美景,也與中醫(yī)養(yǎng)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夏季氣候炎熱,萬物繁茂,就如同人體陽氣最為旺盛之時。荷花生長于炎熱的夏季,其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暑、散瘀止血的功效,恰是夏季消暑的良材。我們在夏季養(yǎng)生,除了食用荷花相關的食物,還應注意養(yǎng)心。心在五行中屬火,與夏季相應,炎熱的天氣容易讓人煩躁不安,所以要保持心情的平和,可多進行一些舒緩的活動,如練習書法、聽音樂等?!?
蘇瑤也走到花叢邊,手指輕輕觸碰著花瓣,說道:“夏季飲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薏米等。綠豆熬湯,可清熱解毒,是夏季消暑的常見飲品。冬瓜利水消腫,能幫助人體排出多余的濕氣。而且夏季人體出汗較多,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可適當飲用一些淡鹽水,以防電解質失衡。說到作息,夏季晝長夜短,我們可以晚睡早起,但也不可過于勞累,中午最好能小憩一會兒,以補充精力?!?
兩人邊說邊在庭院中緩緩走動,目光掃過每一處花草樹木。崔婉看著那棵在秋風中漸漸泛黃的銀杏樹,說道:“秋天,萬物開始收斂,就像這銀杏樹,葉子慢慢變黃,掉落。人體的肺氣在秋季最為旺盛,此時養(yǎng)生應注重養(yǎng)肺。白色食物大多入肺經,像百合,它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秋季食用,可滋養(yǎng)肺部。還有銀耳,滋陰潤肺的效果極佳,可熬制成銀耳羹,常食對身體大有益處。在作息上,秋季應早睡早起,與雞俱興,讓肺氣得以收斂?!?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醫(yī)女的大唐戀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喜歡紅莧菜的老袁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紅莧菜的老袁頭并收藏醫(yī)女的大唐戀歌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