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稱我一聲前輩
寂靜中,一個聲音響起。</p>
“那就由我來給你說教說教?!?lt;/p>
耿定向好不容易暫時壓制住了李贄,正在得意中,突然聽到有人挑釁,猛地跳了起來。</p>
“誰!”</p>
他的頭像安了彈簧一樣,四下張望,看到一位男子從嘉賓中站了起來,不到四十歲的樣子,靛藍棉袍,戴著一頂氈帽,原本坐在嘉賓中間毫不起眼。</p>
耿定向鼓著眼睛,叱問道:“你有什么功名?敢說教我?”</p>
曹國宗、還有武昌知府等一干坐在那里吃瓜的地方官員,慌忙站起來,接二連三響起長凳挪動的聲音。</p>
“咣當!”</p>
還有一位知縣過于激動,把屁股底下的長凳給帶翻在地,砸在地上,發(fā)出聲響。</p>
棉袍男子伸手阻止了曹國宗等人拱手行禮,施施然說道:“在下王一鶚,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殿試金榜第二甲第八十名進士出身,不知有沒有資格指教楚侗先生?”</p>
耿定向鼓著眼睛,看著王一鶚,臉色就像走馬燈一樣閃爍不已。</p>
“王督憲既然也是進士出身,苦讀過程朱理學,為何今日要為虎作倀,詆毀理學?”</p>
“為虎作倀?楚侗先生可真會扣帽子?!蓖跻基樅呛且恍Γ皼]錯,王某也是十幾年寒窗苦讀,三科連捷,一舉中第,然后步入仕途。</p>
且問楚侗先生,你當年寒窗苦讀,所為什么?”</p>
耿定向眼珠子一轉(zhuǎn),品出這話里有陷阱,連忙回答了一個萬能標準答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p>
王一鶚哈哈一笑,“楚侗先生好生機警啊。不過王某沒有楚侗先生這般雄心壯志,王某寒窗苦讀所為就是做官!”</p>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p>
督憲大人,你此話說得沒毛病,可是太直白了!</p>
耿定向嘴角掛著不屑,“想不到王一鶚的志向如此低俗。”</p>
“呵呵,本官就是這么低俗,不像楚侗先生,參加科試就是為了考著玩。那時本官才十八九歲,剛中了舉人,一時魯莽就去參加了第二年的春闈,不想僥幸得中?!?lt;/p>
太凡爾賽了!</p>
十八九歲,我們連秀才都還沒考上,你居然參加鄉(xiāng)試和會試,最可氣的還一試就中。</p>
這世上還有講理的地嗎?</p>
耿定向也被王一鶚這話給氣到了。</p>
一時魯莽就去參加第二年春闈,還僥幸得中。你知道我為了考進士,從秀才到舉人,來回考了幾次嗎?</p>
你卻只考一次就連捷?</p>
太氣人了!</p>
到底是誰參加科試是考著玩的?</p>
王一鶚繼續(xù)說道:“本官自小父母仙逝,幸得養(yǎng)父收養(yǎng),僥幸長大。故而見多了世間疾苦,想著竭盡所能改變這個世道。</p>
養(yǎng)父教誨本官,有此志向,那就去做官。做到了官,代天牧民,可定國安邦。但是想做官,必須先考進士。</p>
于是本官就拿起書本,認真讀書。開始時,本官就覺得程朱所言,故弄玄虛。有先生教誨本官,科試不是考究你學識,而是用程朱理學考校你學習的本事。</p>
程朱理學玄虛枯燥,你都能學得好,那天下其它學問你豈不是手到擒來?且科試只是邁入仕途,能保你平步青云嗎?</p>
不能!</p>
不能就對了。</p>
就好比讀了程朱理學,點了進士就能治國安民嗎?不能!必須繼續(xù)學習學識,歷練本事,多看多想多做。</p>
正如皇上說得那樣,在實踐中總結(jié)學習,才能更上一層樓?;剡^頭來,本官覺得,程朱理學,也就在科試時用過,平日里治亂扶危、理政撫民,根本用不上?!?lt;/p>
眾人紛紛點點頭。</p>
對對對!</p>
言之有理!</p>
沒法子,人家的話太有說服力了。</p>
十九歲中進士,一路做官,滅倭、剿賊、綏定四方,不到四十歲就做到了兵部尚書、湖廣總督。</p>
一路開掛的人生,他的話沒有說服力,你耿定向的話有說服力?</p>
你哪年的進士?</p>
做到什么官階?</p>
耿定向氣得胸脯上下起伏,雙目赤紅,想反駁又不知道如何反駁。</p>
拼功名,人家是你前輩。</p>
拼事業(yè),人家遙遙領(lǐng)先。</p>
看著眾人對王一鶚歪門邪說紛紛附和,耿定向胸中更憤然。</p>
以成敗論英雄!</p>
這樣太不公平了,我們這樣做學問,只擅長以德服人,豈不是太吃虧了。</p>
我們不是不想做俗事庶務(wù),而是我們耗費了太多心血究圣人微言而闡名教大義。我們也在做大事,我們在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p>
王一鶚還在繼續(xù)說道:“等到本官讀了許多史書后,猛然發(fā)現(xiàn),程朱理學,起于北宋,盛于南宋。</p>
兩宋什么朝代?</p>
北宋號稱鼎盛,可是立國不正。宋太祖背棄前周恩主,欺凌孤兒寡母,陳橋黃袍加身,竊得寶鼎。</p>
得國不正,又不思進取。不僅被北邊契丹壓制,連西北黨項小兒也奈何不住,以民脂民膏為歲賜買得片刻安寧。</p>
士大夫醉生夢死,將士們在邊疆為國浴血奮戰(zhàn),卻落得臉面刺墨,以為奴仆。</p>
清談玄虛,宜靜制動,再是文耀華夏,也終究難逃靖康恥之浩劫。</p>
轉(zhuǎn)瞬南宋,偏安一隅,不思北伐,卻內(nèi)斗黨爭,構(gòu)陷忠烈,釀成風波亭之千古憾事。程朱理學趁勢而出,上不能匡主,定國安邦,下不能益民,和時康歲。</p>
竊據(jù)朝堂數(shù)十載,最后還是落得崖山之哀。</p>
實屬亡國之學!</p>
我大明立國之正,媲美前漢,豈能再行這亡國之學!”</p>
亡國之學!</p>
耿定向氣得胸膛都要炸了!</p>
王一鶚,你個混賬東西,你居然敢說程朱理學是亡國之學。老夫,老夫要跟你拼了。</p>
可是看著王一鶚站在人群中,矯健傲然的身姿,猛地想起他曾經(jīng)在福建策馬橫刀,親手斬殺過倭寇海賊。</p>
人家養(yǎng)父是衛(wèi)所世襲指揮使,騎射精湛,擅長搏殺。</p>
老夫不跟一介武夫之螟蛉子一般計較。</p>
“而今我大明圣天子承天命,鼎新革舊,神武應(yīng)期,當建萬世之業(yè),豈能再讓亡國之學竊據(jù)朝堂!</p>
我大明煌煌以照四方,當行燁燁之新學!”</p>
“好!”李贄大聲贊道,其他眾人也跟著大聲叫好。</p>
還是王督憲敢說啊!</p>
直接把程朱理學斥為亡國之學,把新學捧為神武應(yīng)期的燁燁之學。</p>
曹國宗等湖北官員聽在耳朵里卻是另外一番心思。</p>
王一鶚可是皇上十分器重的重臣,只要在京師,進西苑比進戲園子還要勤快。</p>
簡在帝心,深得信任。</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