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世貞轉(zhuǎn)過頭來,意味深長地問徐渭:“文長兄,你叫我查證徐府跟三本禁書的關(guān)聯(lián)?”</p></p>
徐渭無所謂地說道:“元美兄,能查就查,查不到就算。錦衣衛(wèi)都查不到的事情,有些強人所難了。”王世貞心里明白了,點點頭:“那我知道了?!?lt;/p></p>
徐渭從旁邊拿出一個錦盒,雙手遞了過去:“元美和敬美回鄉(xiāng),元敬說好是要來相送??墒峭聊睾陀乐x布部突然出現(xiàn)異常,元敬奉上諭,出關(guān)去了豐寧興化城,應(yīng)對此事。</p></p>
走得匆忙,來不及與兩位告別。正好在下奉命送他出關(guān),于是得他切切叮囑,準備了一份議程,在兩位離京之時,叫我轉(zhuǎn)交給兩位。</p></p>
這是元敬的一份心意,還請千萬不要推辭,冷了元敬的心?!?lt;/p></p>
王世貞看著那個錦盒,神情復(fù)雜,遲疑了一會,伸出雙手,接下了這份禮物。</p></p>
“謝元敬的心意。我回鄉(xiāng)后,自會寫信與他,親筆表示感謝。也謝過文長兄?!?lt;/p></p>
四人最后舉起酒杯,汪道昆有些黯然地說道:“我等忙于王事,四下奔波。再聚會時不知何時。</p></p>
且干了這杯薄酒,以后天長地遠,大家各自珍重?!?lt;/p></p>
坐在出京去碼頭的馬車上,王世貞看著手里的錦盒,黯然失神,無比地惆悵。</p></p>
王世懋好奇地問道:“兄長,怎么了?”</p></p>
再看現(xiàn)在,戚元敬已然封侯,與國同榮。徐渭身居方伯,不日拜相入閣。而你我兄弟二人,卻惶然離京?!?lt;/p></p>
王世懋安慰道:“兄長,志公禪師有云,‘人生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古古今今多變故,貧貧富富有循環(huán)。’</p></p>
我們兄弟如此,時也,命也。我們能安然離京,也多虧了文長、伯玉、元敬這幾位好友的相助。</p></p>
他們飛黃騰達,還念及舊情,足矣了?!?lt;/p></p>
王世貞心里很不是滋味。</p></p>
徐渭此舉,其實就是一種羞辱,像匕首一樣直刺他敏感的心。</p></p>
更是一種恐嚇,讓他陷入到惶然不安中。但他不想說,不想讓弟弟也跟著一起惶然。</p></p>
“敬美,現(xiàn)在真的是大變之局啊!道德文章已然不值一文,皇上看重的是理繁剚劇、張馳駕馭,行王霸之術(shù)的經(jīng)濟之才。</p></p>
我們被滾滾大潮,淘汰了!”</p></p>
馬車搖搖晃晃地出了朝陽門,王世貞掀開窗簾,回頭眺望雄偉的城樓,黯然道:“這城樓,真像一座墓碑??!</p></p>
多少仁人志士的志向理念,全埋在這里?!?lt;/p></p>
另一輛馬車上,汪道昆問徐渭。</p></p>
“文長,你突然向王元美說三大禁書案,有何用意?”</p></p>
兩人都是智高機敏之人,前后都搞過“情報”工作,察言觀色,揣摩人心最擅長不過。汪道昆看出徐渭的“別有用心”。</p></p>
“伯玉兄多慮了,學生只是這么隨口一說?!?lt;/p></p>
“文長啊,你這么隨口一說,元美就記在心里了。他心思敏銳,回鄉(xiāng)后肯定是坐立難安?!?lt;/p></p>
“伯玉兄開玩笑了,元美與此事無關(guān),他怎么就坐立難安了?”</p></p>
“文長,你休要跟我打馬虎眼。查三大禁書,是錦衣衛(wèi)的事,元美能干什么?你故意說于他聽,其實在敲打他。</p></p>
此案必是江南世家幕后所為,徐公和徐府能被懷疑,元美和王家難道不會被懷疑嗎?王家也是三吳世家,詩書傳承百年。</p></p>
元美在二月初一早朝上那一出,要不是我等舊友竭力開脫,早就如王遴一般,被重重問罪。</p></p>
惶然離京,你還故意敲打一番。元美回去后,肯定是坐立難安。三大禁書大案,一旦被牽扯進去,流放邊關(guān)都是輕的。王元美可沒有門生在朝中做內(nèi)閣總理。</p></p>
文長,你心里還是有怨恨?!?lt;/p></p>
徐渭默然一會,喟然答道:“伯玉,學生心里的積怨,曾經(jīng)幾時,像大火一樣,差點把我整個人都給燒死了。</p></p>
原本以為過去了,想不到東南那些士子文人們,還這樣作踐學生!我徐文長的學問、才干,皇上都贊譽不已。</p></p>
只是此前時運不佳,科試不中,難道要被這些人嘲諷輕視一輩子?”</p></p>
汪道昆體會到徐渭的憤怒,想了一會勸慰道:“文長,得饒人處且饒人。你總歸是名教弟子,有些事做得過火,難容于世?!?lt;/p></p>
“難容于世?伯玉,你說的那個世?”徐渭反問一句,“你我心里都清楚,圣人的經(jīng)義,程朱的天理,已經(jīng)被皇上舍棄了一大半。</p></p>
現(xiàn)在皇上要的是治國理財、富民強兵的經(jīng)濟之才,而不是精通詩詞、窮治經(jīng)義的文學之才。呵呵,他們看不起我,讓我難容于世。</p></p>
且看吧,以后到底是誰難容于這個新世!”</p></p>
汪道昆一時無語,想起東南許多好友舊故,精通圣賢經(jīng)義,擅長詩詞文學,以后恐再難有出頭之日。</p></p>
他們會像王氏兄弟一樣,被滾滾大潮淘汰掉。</p></p>
汪道昆不由地輕嘆一聲。</p></p>
馬車突然停住,前面發(fā)生堵塞,攔住了去路。</p></p>
“徐九,看看出了什么事?”徐渭隔著車窗交代著。</p></p>
“是?!?lt;/p></p>
過了一會,徐九在車窗外急促地稟告道:“老爺,出大事了!”</p></p>
“出了什么事?”</p></p>
“剛接到急報,高公在臨清驛站,沒了。前面是他的一些門生故吏,出城門設(shè)祭。”</p></p>
“什么!”</p></p>
“高公?是前閣老、戶部尚書高拱高肅卿?”</p></p>
“是的?!?lt;/p></p>
徐渭和汪道昆對視一眼,滿臉的詫異和凝重。</p></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