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0章 災情緊急,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大人,草民們是鄭縣趙家村的,孟津渡決河,草民們的村子,都被淹了,一村四百多口,就逃出來這三十多人……”
“朝廷不是讓縣里,設災民安置點么?爾等為何還要往北邊來?”張九德好奇地問。
“安置點?”中年漢子搖頭道,“草民們逃出來時,沒見到縣里來人通知……”
師爺王本道上前勸道:“太后下旨,各縣設災民安置點,安置點里有吃有住,病了有大夫給醫(yī)治,不比爾等出來逃難,饑一餐飽一餐的強?”
“回去吧,”他又勸道,“北邊也遭了災,你們過去也討不到吃的,回到老家,還有朝廷開倉賑濟……”
難民們將信將疑,不知道該不該聽他的話,中年漢子身邊的女人嘀咕道:“回去……又要被官府抓去修河堤,服勞役,好不容易從洪水里逃出來,再累死在河堤上……”
錦衣衛(wèi)百戶陳烔聽不下去了,呵斥道:“婦人之見!不修好河堤,爾等怎么回家?難道要逃難一輩子?”
難民們嚇得跪在地上,不敢出聲,那婦人嚇得,跪著直往漢子身后挪,恨不得地上有條縫,讓她鉆進去藏起來。
張九德策馬上前,大聲對地上的難民們道:“官府今年修堤,與往年征勞役不同,今年修堤,不但管飯,每日還有二十文工錢。
今年的糧食沒收成了,去河堤上干兩個月錢,買糧食過冬的銀子,就有了……”
眾人一聽,都吃驚地抬起頭,漢子問:“大人,您說的是真的?去修河堤,官府真給錢?”
師爺王本道高聲道:“實話告訴爾等,這位,就是朝廷派到河南賑災的張大人,官無戲言,大人說了給錢,還能有假?”
“走吧,跟本官回去吧?!睆埦诺乱粖A馬腹,帶著賑災的隊伍,繼續(xù)趕路。
待長長的隊伍走過,難民們才敢站起身,中年漢子跟身邊的族人商量了一陣,就帶著逃難的隊伍,轉頭跟著朝廷的車馬隊,往回走。
一路上,遇到北上逃難的隊伍,基本上都被張九德勸回,到了懷慶府孟縣,跟在他身后的難民,已經有一千多人。
到了孟津渡北岸的河陽驛,河南布政使張夢鯨、按察吏陳柯、都指揮使劉衍,和洛陽知府汪喬年等高官,全都等在驛站外,迎接張九德一行。
張夢鯨率先上前,拱手行禮道:“下官河南布政使張夢鯨,攜同僚在此恭候張大人多時了?!彼砗?,陳柯、劉衍、汪喬年等人也依次行禮,態(tài)度謙恭。
“災情緊急,”張九德揮手叫停了迎接他的吹鼓,道:“這些虛禮,就免了吧,張大人,目前災區(qū)情形如何?”
張夢鯨見這位工部侍郎,清瘦儒雅,文質彬彬,緋紅的官服上,全是汗?jié)n、泥點,遠遠聞上去,還有股怪味,大夏天的趕路,真是活受罪。
見他下馬第一件事,先關心災情,幾位地方官行禮的態(tài)度,也更真誠了些。
說到災情,張夢鯨的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唉,形勢不好……孟津渡河堤決口,河水流浸鄭縣、中牟、開封、通許、太康、淮陽、鹿邑、尉氏等二十多個縣哉,上千萬畝耕地被淹沒……
截止昨日,各縣報上來的死亡和失蹤人口,已經達十三萬……下官等雖已竭力組織救災,但無奈人力物力有限,至今成效甚微?!?
張九德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本官已沿途所見,心中自有計較?,F下,本官最關心的,便是災民安置與決口封堵的進展。不知諸位大人,可有具體方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