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邊的漁農(nóng)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章 奇特的一日游(六),纏神阿三纏成記,東海邊的漁農(nóng)夫,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三看看身后--只見三張臉在一張跟著一張的、飄浮在與自己的臉差不多的高度上--知道是手握手連在一起的三個人,但由于手腕上沒有絲帶環(huán)了,故手握手的形態(tài)是看不見了。能看見的只有三只在胸前位置的高度、由絲帶穿過鎖扣圈結成的一個套圈、連著個手機、在飄浮著,并且、很顯然--手機都已打開了自動拍錄視頻的設置。
阿三只好抓緊時間,開始默念--啟用規(guī)則使用管家--立即啟動多人加連…加連者…1號、2號、3號…,5秒鐘后,又接著默念:
先啟動整體平移、使用自主微力--
要求1--以眼前的小平臺為第1起點,先上升40米、再平移40米,懸停--
要求2--緊接著、以即將平移圈的西北點為第2起點--開始轉變成轉圈平移--平移范圍是--長軸200米、短軸100米,東南西北東方向循環(huán)、轉1圈,懸停--
要求3--再以平移圈的東南點、同時又是即將直移的直移圈的右位點--為第3起點、轉變成轉圈直移,直移的范圍是--長軸是180米、短軸是80米,右上左下右方向循環(huán)、轉1圈、懸停--
要求4--始終保持每秒10米的移動速度--完成轉圈直移后--再以直移圈的上點位、也就是即將轉圈大平移的平移圈的西北點位--為第4起點,啟動整體大平移--隨條件面移動,方向--東南西北東循環(huán)平移、平移范圍:長軸4千米、短軸3千米,平移的高度--始終保持離地面200米、速度調整為100米每秒、轉2圈、懸停--
要求5--在完成2圈大平移后,有后續(xù)追加指令的--執(zhí)行后續(xù)追加指令--無后續(xù)指令的--則以大平移圈的西北點位為第5起點--啟動整體回移、使用微力、直接回移到本次整體纏移的出發(fā)點--小平臺上的第1起點--在第1起點處0.3米的空中懸停、然后觸地即止。
……
這么長的指令,也是在5秒種后就開始被執(zhí)行了:仍然是:阿三帶頭上升、連帶著身后的3張臉和3個連著絲帶套的手機、也一一的上升了--
上升4秒后轉為平移,平移4秒后、懸停了3秒,然后,約用了142秒的時間--從西北點出發(fā),沿著西北→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的方向轉圈平移、轉了1圈,接著又從西北→北→東北→東--轉到東南,又平移的轉了半圈,又懸停了3秒鐘,再然后--
又用了大約51秒的時間,從平移圈的東南點位、也就是將要直移的右點位出發(fā),沿著右→上→左→下→右的循環(huán)方向轉圈直移、轉了1圈后又從右點位轉移到上點位、在上位點懸停了3秒鐘,再然后--
用了約116秒的時間--從直移圈的上點位、也就是即將轉圈大平移的平移圈的西北點出發(fā),沿著西北→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的方向轉圈平移、轉了一大圈…
由于有了前面的一次小平移和小直移的經(jīng)歷,轉到這次大平移時,四個人的心情就徹底的放松、也有點適應了,還有了興趣聊天了,他們打開了面罩,發(fā)現(xiàn)居然沒有迎面而來的風--也來不及細究這究竟是為什么,就開聊了--
花尚麗:啊--這才是真正的游覽了--高高在上,一覽無余…
姚姬:看--這雪頭山上,還真有個象女人胸的山峰耶--好像還真有乳白色的泉水在流出哦--這乳峰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吧…
蘇青:看…北邊一點,那個山峰--像不像一匹馬?像要拔地而起,直沖云天似的,這就該是天馬峰吧…
花尚麗:嗯--像!真像!哎--小青哥--那天馬峰前面一點的是什么山峰啊…你還記得嗎?
姚姬:據(jù)說--這里是有南岳七十二峰的其中18座姊妹峰呢--看看--都是自然風光很美麗的景色,怎么分得清誰是什么峰啊--
蘇青:嗯--據(jù)說這里還有個五雷峰,山峰奇特,景色秀美,還氣候多變,一會兒是云霧繚繞,不一會兒又是晴空萬里的,它還是個“南武當”的道場,還被譽為是“仙境”、是“楚南第一勝境”呢--我們找找看--到底是那一個山峰…
花尚麗:不會吧--武當也有南北之分?沒聽說過呀…
阿三:哎--姚頭領啊…那南武當里--有異能者嗎?
姚姬:武者--肯定是有的,異能者--也是有一位的…具體的資料,要我回去查查,再發(fā)給您嗎?
阿三:哎哎哎--這事不急,有機會再說…我們先抓緊時間看風景…
蘇青:其實,再向西北一點--還有個雙人余擠巖--哪里還有個瀑布,比這里的銀河喧嘯瀑布落差更大、落水的聲音震蕩山谷、回響不絕…
花尚麗:嗯--這個雙人余擠巖瀑布、我也知道,資料介紹說:這個瀑布--最大的落差有242米,有“華東第一瀑”之稱。除了水,還有絕壁,都很奇特:巖口有巨石外突,尤以瀑口鞠猴石為中心,兩側峭壁呈放射狀延綿數(shù)百米,形狀如刀削斧鑿。絕壁的上方青松蔥翠,雜樹叢生,下面草木成簇,分外壯觀…
阿三:哦--還有這么好的地方啊--要不要過去看看?
姚姬:還是算了吧…也還是個瀑布,不如不去看了--保留一點資料介紹的美好,也挺不錯的…
花尚麗:哎--就是啊--我們不如早點下湖去抓魚--下湖抓魚這種事,沒有資料介紹的--得我們自己來…
哈哈哈哈--
三個聽眾都笑了…花尚麗自己也笑了。
不知不覺--第二大圈也快平移了一半了。阿三和蘇青、連同花尚麗和姚姬,也都把目光投注到下面那個索道基站的周圍、湖北岸的碼頭邊及沿岸邊…
蘇青先報告:看--碼頭西南邊的岸邊,距離1616米、有個涼亭,現(xiàn)在沒人--
阿三本來的關注點是在索道基站的屋頂,可惜它不是個平頂,是斜面尖頂?shù)脑煨?。這對女的來說可能有站穩(wěn)的困難。聽蘇青的報告后,阿三轉眼一看:還真是有個空涼亭呢--前后左右200米內也很少有人,人們都在碼頭附近呢--
阿三當機立斷:都準備好--我們就在這個涼亭的西面降落--
然后,阿三就開始默念:啟用規(guī)則使用管家:執(zhí)行后續(xù)追加指令--要求是:立刻啟動整體平移、方向西南、距離--1700米內、目的地--4角紅瓦尖頂、四石柱落地的建筑物的西邊10米處、使用小力移動、到達目的地、降落至離地面0.3米時懸停、然后觸地即止--立刻編碼并發(fā)去指令、立刻啟動執(zhí)行!
5秒鐘后,指令便開始被執(zhí)行--此時,離大平移的終點僅只剩下8秒鐘的時間了,好懸啊…
因阿三啟用的是小力移動,故而就有了每秒1200~1500米的速度,嗖--的一下,1秒多一點點的時間,4個人就平移到了哪個涼亭的上方,懸停了3秒、然后就下降到離地面0.3米,又懸停了3秒鐘,再然后4個人就落地了,像是向下走了一個臺階。他們誰也沒顧沒:面罩都沒封住,就這么落地了,也沒什么不適的感覺…
阿三只顧先看了一下這個涼亭--下面有三級石階,然后是石板地面,正方形,邊長約4米,四個角有4根花崗巖石柱支撐著一個尖頂?shù)募t瓦屋面。四柱的下半截--三面有1米高的花崗石塊砌的圍墻,圍墻內是一圈木板條做成的座椅,只留一面沒圍墻、按裝了兩個半高門柱--供人進出。
看到這里,阿三隨那就叫三人都先進入諒亭里面,收藏好手機,準備好裝備。自己則面對湖面,默念起定點掃描的指令來--
啟用規(guī)則使用管家:要求--啟動定點掃描、掃描中心點--本主正前方2千米處、掃描范圍--以中心點為圓心的4千米直徑圓范圍內、目標物--水面下100內的游移動物、使用中力掃描--立刻編碼并發(fā)出指令,立刻啟動執(zhí)行!
8秒鐘后,阿三的腦子里有了一張場景圖,標題是:以正前方2千米處為中心、4千米直徑圓范圍內、水面下100米的游移動物分布場景圖。
阿三連忙查看這張圖--星星點點的光點倒是有不少,大多分布在西邊、西南邊、也就是湖對岸的方位。只是這湖的水深--才46~55米,這么點水深,能有大魚嗎?
默念著點開幾個光點,不過就是體長在10~15公分左右的…應該是鯽魚吧,也有少量體長在50~60公分的--不知是不是花尚麗說過的胖頭魚、或是鰱鳙魚、或是其他的魚…
哎--這鰱鳙魚就是胖頭魚嗎?唉--對這淡水魚、咱就是個外行了…也不管了,找?guī)讞l個頭大的、管它是什么魚,抓了再說,總不至于真的要去市場里去買大魚吧…
想到這里,阿三自己也笑了。再看看這張場景圖,阿三分折:凡有星星點點的地方,大致上是遠離游船的航線的、幾乎是弱光區(qū)的地方,這可能就是這個湖里的淡水魚的習性吧。
這淡水湖里…應該是沒有潮流的吧--湖里的魚、也就不存在頂流或是順流而移動的吧?那它們是怎么移動的呢?繞著湖邊圈巡游?無規(guī)則的游動?或是沒什么驚擾就根本不移游?
他娘的--這么個湖,還有這么多的游船航線,說明根本就不是養(yǎng)魚的湖、就是個游玩的湖。真想不出:坐在這么個小玩意兒上一那叫游艇吧--在這么個小游艇上、在湖上走這么一線,有啥意思?真的好玩?有趣?
算啦--現(xiàn)在想去弄清楚這些事--就沒時間抓魚了--總之,想想那淡水魚的游動速度吧--不會是很快的吧--比起海里的馬鮫魚、青占魚來,可能就是不值一比的吧--咱到時候、大不了拼速度,就能抓住它幾條。
大至想好了對付魚的策略后,阿三回轉過身來,看看這三人準備得怎么樣了--
只見在花尚麗的臉龐下,有一把手槍式的小魚槍在愰悠,槍把手是桔黃色的,槍管比普通的手槍槍管要長一倍,槍口處露出一個尖刺頭。而在花尚麗的后背,還有一對小巧的嫩綠色的氧氣瓶在飄浮著。
再看看姚姬的臉龐下和后背處,與花尚麗同樣,也是愰動著一把手槍式的魚槍、也是飄浮著一對精巧的氧氣瓶。只不過姚姬的魚槍手把是紫紅色的、她的氧氣瓶是嫩桔黃色的。
而蘇青的臉龐下、飄浮著的則是一個折疊成一卷的東西--仔細一看--就是個網(wǎng)袋。蘇青的后背處,背著的是一對比花尚麗和姚姬的氧氣瓶稍微大一點的、淺藍色的氧氣瓶。
嘿嘿--這在水下識別起來倒也明顯了--這是阿三看后的第一印象。隨即,阿三就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就問花尚麗了:哎--尚麗啊,你們就背著這么一對小玩意兒--在水下,能用多久啊--
花尚麗:你別小看這東西,用它--我們在水下待個半個小時,一點問題也沒有。
哦--只能待半個小時啊--阿三又問:那--帶著這小東西--能潛水多深呀--是不是潛深潛淺都一樣、都能用半個小時呀?
花尚麗:不是的--潛水越深,氧氣就越要多用。我們帶這氧氣瓶--最多只能潛40米左右。
才能潛40米啊--那--是不是這40米深是不可以直上直下的,不然--我聽說--就會得一種潛水病,有這么回事嗎--阿三又問。
花尚麗:什么叫才能潛40米…我們這種是輕潛裝備好不好!至于直上直下--那當然是不可以的啦,會得減壓病的--像我這樣的、潛在40米深處,其實就只能待個4~5分鐘,然后要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慢慢上浮、慢慢減壓,這才不會得病。
阿三:哪--在20米水深時,可待10分鐘嗎?
花尚麗:這個是可以的。
哦--阿三知道了一件事:不能讓她們自已潛入到20米以下的深水區(qū)去,她們的藍庫是沒有能量轉換器的、她們的紅庫和黑庫也沒被啟動過…
阿三又問姚姬和蘇青:你們倆,潛過水嗎?
姚姬搖了搖頭。蘇青說接受過半個月的潛水特訓,一些基礎的東西還是有所了解的。
是這樣啊--讓我想想、該怎么計劃…
阿三在涼亭中找個位置,坐了下來,閉上了眼睛。
心里默念:微微啊--我能對這三個人--采取什么好的水下保護措施嗎?他們可是一不小心就會得什么減壓病的。
立刻,微微的聲音就在阿三的腦子里響起來了:老公,啟用加連呀--一加連成功、就可以讓他們與你一樣的能在水下行動無阻、不受水壓和氣悶的影響了。同樣,手拉手加連,耗用庫存能量少點,設定范圍加連--其實就是近距離加連,可加連的最大范圍是100米直徑圓范圍內,范圍越大,耗用庫存能量就越大。
哦--這么簡單啊…阿三感到意外,好像自己是在拿著金飯碗要去討飯吃…
嗯--微微啊--是不是在水下加連、要比在陸地上加連--耗用的庫存能量--要多一些啊--阿三又念想著問。
微微:哪是當然的呀--不過老公,我們也是加連的、我們的組合維級高于他們太多了--所以多消耗庫存能量的數(shù)量也是很有限的、每加連一個等同于你體重的人,才增加0.1倍的消耗量。
哦--我知道了。阿三終于放心了,開始大膽的計劃:
先是手拉手加連--整體纏移到離湖對岸一定距離、也就是阿三腦子里的那張場景圖中的、星星點點比較多的地方,采用直接下湖、一下到底的降落法--實施頭上腳下的直接降落、到湖底時觸地即止。
到湖底后,隨即轉換成設范圍加連,告訴他們三個--別離開自已50米、可自甶活動,活動時間:10分鐘。在這10分鐘里,開始抓魚。抓魚時的分工:兩女持槍射魚、蘇青負責揀魚裝網(wǎng)袋。10分鐘一到,就集中、然后在湖底恢復成手拉手加連,然后就直接上升--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纏神阿三纏成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東海邊的漁農(nóng)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海邊的漁農(nóng)夫并收藏纏神阿三纏成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