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退休前的師傅(下),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高山流水兮,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猛地看向門口,趙師傅正站在門外,眼神躲閃。我忽然明白了 —— 蓋房時,王清和王世寶因為干活麻利被管師傅夸過,現(xiàn)在卻被攆走了,恐怕也是遭了別人的算計。
而我,因為管師傅的信任和蓋房時的 \"突出表現(xiàn)\",早就成了某些人眼里的釘子。趙師傅或許是被人攛掇,或許是為了自保,才說了假話。
管師傅不再聽我解釋,只是伸出手:\"鑰匙給我吧。\" 我慢慢地把鑰匙解下來,放在他手心里。
那串鑰匙還是那么沉,卻不再有往日的分量。從那天起,管師傅開始冷落我,見了面也只是點點頭,眼神里再沒有了往日的溫和。
車間里的人看我的眼神也變了,有同情,有懷疑,還有幸災(zāi)樂禍。我像被扔進了冰窖,渾身發(fā)冷。
接下來的半年,是我進廠以來最難熬的日子。我被邊緣化了,干著最基礎(chǔ)的裝配活,每天機械地重復(fù)著相同的動作。
管師傅再也沒進過倉庫,聽說新?lián)Q的倉管員是他老家的一個遠房親戚,手腳不太干凈,倉庫里的零件隔三差五就少點,可管師傅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我常常在夜里想起那三捆銅絲,想起趙師傅躲閃的眼神,想起王清和王世寶被調(diào)走時沉默的背影。
我不明白,為什么四十天的辛苦勞作,換來的不是信任,而是猜忌?為什么一點點蠅頭小利,就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如此脆弱?
直到半年后,管師傅退休了。那天他收拾東西離開車間,沒跟任何人打招呼,只在路過我工位時,停下腳步,看了我一眼。
他的頭發(fā)全白了,背也駝了,眼神里沒有了往日的銳利,只剩下疲憊和一絲難以察覺的愧疚。\"小子,\" 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么,最終卻只是嘆了口氣,轉(zhuǎn)身走了。
他走后不久,車間里就傳開了,說管師傅退休前跟人喝酒,酒后吐真言,說當(dāng)年懷疑我賣銅線,其實心里也沒底,只是覺得我太能干,又跟王清他們走得近,怕我 \"尾大不掉\",加上有人在旁邊煽風(fēng)點火,才借題發(fā)揮。
至于那半斤銅絲,后來他去過廢品站看到過,確實是打火線圈里的細(xì)銅絲,根本沒有的事。
真相來得如此遲滯,卻又如此殘酷。
它像一把鈍刀,在我心上反復(fù)切割,讓我看清了人間關(guān)系的復(fù)雜 —— 信任如同薄冰,一旦出現(xiàn)裂痕,就很難再恢復(fù)如初;懷疑的種子一旦埋下,就會在猜忌的土壤里瘋狂生長,直到吞噬所有的情誼。
很多年以后,我也成了廠里的老師傅,帶了自己的徒弟。每當(dāng)我把倉庫鑰匙遞給徒弟時,總會想起管師傅當(dāng)年的眼神,想起那三捆微不足道的銅絲,想起洼子村那間 newly built 的瓦房,還有王清和王世寶沉默的背影。
我會對徒弟說:\"看好物資,更要看清人心。這世上最難管的不是倉庫,是人心;最易碎的不是玻璃,是信任。\"
夕陽透過車間的窗戶,照在嶄新的鑰匙上,反射出溫暖的光。
可我知道,有些東西,比如當(dāng)年管師傅眼里的信任,比如我和王清、王世寶之間那段被猜疑隔斷的情誼,早已消失在那個蟬鳴聒噪的夏天,消失在那三捆銅絲引發(fā)的風(fēng)波里,只留下一聲悠長的嘆息,在歲月的塵埃里,久久不散。
二零零四年的夏日,蟬鳴在膠州市的老廠房上空織成一張灼熱的網(wǎng)。我正蜷縮在下鍋筒里,潮濕的鐵銹味混著機油氣息鉆進鼻腔,我手中的鋼絲刷在斑駁的金屬內(nèi)壁上來回摩挲,將最后一絲積垢剔除干凈。
四周是被汗水浸透的工裝,后背緊貼著微微發(fā)燙的鋼鐵外殼,仿佛與這臺四噸蒸汽鍋爐形成了某種隱秘的共鳴。
突然,鍋爐房的鐵門被推開,刺耳的摩擦聲驚飛了屋檐下的麻雀??倓?wù)陳科長的身影出現(xiàn)在門口,陽光在他肩頭切割出鋒利的金邊:“小王,你們出來吧,鍋爐不用保養(yǎng)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高山流水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山流水兮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