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9章 朝議固邊策,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久緩,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嘉二十八年夏五月的晨光,透過含章殿雕花窗欞,在金磚上投下割裂的光斑。
殿中銅鶴香爐里升騰的海南沉香煙氣,與武將甲葉上未散的硝石味絞纏,織成一層無形的帷幕。
宋文帝劉義隆指尖叩擊著御案上辛棄疾的固邊策奏章,絹帛上 “屯田實邊,冶鐵強軍” 八字的朱砂批注,在晨光中像未凝的血珠。
“辛卿屯田已初具規(guī)模,如今重提此固邊之策,諸位且暢所欲言。”
文帝的聲音帶著病后的沙啞,目光掃過階下群臣時,落在左仆射王弘斑白的胡須上。
殿中寂靜如淵,唯有檐角銅鈴被穿堂風(fēng)震出細(xì)碎的清響。
車騎大將軍左仆射王弘上前半步,思緒隨著朝服上的蟬紋玉佩輕晃兩下,正色說道。
“陛下,辛大人屯田冶鐵之策,若論固本培元,確是良謀。然臣昨日于太府寺核賬,見國庫存銀僅余八千緡,若依此策開鐵坊、浚芍陂,首歲便需支銀六千緡,若依此實有竭澤而漁之險。”
他頓了頓,指腹摩挲著另一卷邊緣磨損的 “元嘉七年北伐軍費” 賬冊記載。
“昔晁錯言‘重農(nóng)貴粟’,終致七國之亂時糧道不繼;主父偃獻(xiàn)策‘推恩’,卻落得族誅下場。臣非阻賢,實乃憂國用不足,反為敵乘。”
“王仆射此言差矣!” 吏部尚書江湛越眾而出,廣袖拂過露出手中的《后漢書?西域傳》抄本。
“臣昨觀辛大人附呈的芍陂屯田圖,見其規(guī)劃暗合趙充國‘湟中屯田十二便’。今江淮流民不知凡幾,若以屯田安輯,既省賑濟之費,又增戰(zhàn)守之兵,此乃‘一舉而三役畢’之策?!?
江湛指向殿外飄落的夏花:“曾記得今歲春寒,百姓啼饑,若不授田,恐生民變。昔孫權(quán)治吳,令陸遜屯田海昌,遂有石亭之勝;武帝圣人北伐,命王鎮(zhèn)惡經(jīng)略漢中,方得長安暫復(fù)。此等前例,豈可視而不見?”
“江尚書只知紙上談兵!” 御史中丞袁淑搖著象牙麈尾,紫袍上的云紋在燭光下流轉(zhuǎn)如波。
“辛大人新至江南,便欲以江北流民亂我戶籍,以冶鐵雜役擾我百工。臣風(fēng)聞其在冶山私鑄鐵錢,此非擅權(quán)亂制為何?”
袁淑頓足,麈尾指向御案:“昔董卓鑄小錢,致物價騰踴;曹操行屯田,亦需如棗祗、任峻之能臣專司。辛大人既無棗祗之能,又無任峻之忠,陛下豈可信其狂言?”
“袁中丞此言,未免苛責(zé)!”
右衛(wèi)將軍沈慶之突然出列,鐵刃甲的肩吞擦過殿柱,發(fā)出刺耳的摩擦聲。
這位老將鬢角已現(xiàn)霜白,卻目光如炬:“某從檀道濟公北伐時,親見滑臺城下因糧盡而潰。今辛大人策論雖宏,然句句切中時弊。某愿以百口保其無他?!?
沈慶之解下腰間酒囊,傾倒出幾粒芍陂新收的粟米:“此乃辛大人遣人送來的試種谷種,每畝可收三石。陛下,若得三年屯田,江淮可支十萬大軍,此非虛言!”
“沈?qū)④娋媒?jīng)戰(zhàn)陣,自然知兵?!?王弘冷笑,指節(jié)叩擊著賬冊,“但不知將軍可算過,冶鐵千爐,需耗費木炭幾何?召集工匠多少?江淮百姓,又能有幾人脫產(chǎn)為兵?”
“夠了!” 文帝突然咳嗽,帕子掩住的指縫間滲出一抹暗紅,顯是舊疾發(fā)作之兆,“朕意召辛愛卿回朝,非為論古,乃求決今?!?
他目光掃過階下群臣,見太常卿蔡興宗始終垂首不語,遂問道:“蔡卿久掌禮儀,以為如何?”
蔡興宗上前,象牙笏板叩地有聲:“陛下,臣聞‘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北魏屢犯淮泗,恰如周之玁狁、漢之匈奴。昔周宣王命南仲城朔方,方有‘薄伐玁狁,至于太原’之功;漢武帝遣衛(wèi)青、霍去病屯田河西,方得‘漠南無王庭’之勝。辛大人之策,雖費一時,實利千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久緩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久緩并收藏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