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與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六十六章 藝術(shù)的生活,全能大畫家,杏子與梨,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往往是要經(jīng)歷些什么,目睹些什么,才能獲得真正的改變。
可也許踏上旅途的不只卡拉一個人,那些冒險家們和卡拉一樣,都曾目睹過相似的場景,為什么卡拉得到了和他們截然不同的視角呢?
這不是“伊蓮娜這個姓氏”的魔力。
這是共情的魔力。
列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庫爾貝、杜米?!@個咒語的偉力在藝術(shù)史上總是一次又一次的顯現(xiàn),且從來沒有褪色過。
安娜知道,卡拉也不一定能真正的稱之為共情。
那是一場極長的旅程,可放在整個時代背景之下,亦只是浮光掠影一般的短暫一瞥。
做為一個女人,在那個時代,她幾乎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時間中,便真正的在旅程中完完全全的融入四周的風(fēng)土人情之中。
無論她帶著什么樣的目的出發(fā),這都是客觀事實。
帶著英鎊的支票和仆人萬事通先生踏上環(huán)球旅程的福格先生做不到。
卡拉·馮·伊蓮娜小姐同樣也做不到。
她帶著充足的現(xiàn)金,法朗、英磅,奧斯曼里拉,帶著使女和仆人,有支票和手槍,需要的情況之下還會聘請很多護衛(wèi)。
這些東西一起構(gòu)成了卡拉身外的那層泡泡,把她和真正的苦難隔絕開來。
卡拉并非是一個批判現(xiàn)實主義畫家。
她是一個印象派的畫家。
比起那些真正的融入底層人們真實生活的巡回展覽畫派畫家的畫家們,卡拉其實也是有所不同的。
她進行的仍然是一場微縮風(fēng)景水晶球似的旅行,無論她是水晶球里面的那個,還是水晶球外面的那個。
都一樣。
就像從始至終,卡拉很努力的嘗試了,卻還是沒有辦法能夠和那位她留下深刻印象的老獵人納尤夫親自溝通上一句話。
這大概也是卡拉的遺憾。
但她依然從這場旅行中收獲了什么。
如果收獲的不是共情,那就是力量,如果這不是批判現(xiàn)實主義式的對世界的深刻理解,那么就是印象派式的對自我的深刻理解。
如果這不是列賓。
那么則近似于梵·高。
安娜總是想,改變是如何的發(fā)生的,從小在貴族家庭上流社會里長大的南丁格爾,她本可能以安逸富貴的度過一生。她從小照顧過生病的祖母。
1854年克里米亞戰(zhàn)爭爆發(fā)。
那種人間煉獄一樣的場景徹徹底底的驚呆了南丁格爾,她看著人們在戰(zhàn)場上哀號的死去。
她告訴自己,人們是不應(yīng)該這樣去死的。
而也許。
那場歷時一年的旅程,對卡拉·伊蓮娜來說,便是這樣生命里至關(guān)重要的思考時刻——
人們應(yīng)該怎么樣活著。
她開始想要看宏偉的視覺奇觀。
后來。
她漸漸的感受到了,真正宏偉的東西,從來不是在君士坦丁堡城墻外的大海上噴吐著雄雄希臘火的烈焰戰(zhàn)船,也不是躲在布簾帷幕之后,偷聽臣子們談話的年幼蘇丹。
真正宏偉的奇觀,也許從來都隱藏在吵鬧的她無法入夢,喧囂的令人絕望,讓她想要“像貓一樣跳腳”的巴扎之中。
隱藏在人間的喧囂之中。
也許,整個旅途中,她都沒有思考過復(fù)雜的政治博弈,深刻的社會制度,帝國的海外利益,或者其他攪動著世界風(fēng)云的東西。
她只是凝視著獵人的眼睛。
感受著他那種頑強的生命力。
人是可以寧靜的對抗命運的,人是可以背負(fù)著命運前行的,人也是可以像是捉住一只猞猁一樣,捉住命運的。
無論命運意味著什么,貧窮還是其他什么,還是……偉大的伊蓮娜家族。
這和能力無關(guān)。
這只和勇氣與斗志有關(guān)。
卡拉做出了選擇。
她不是在跳上船,跳上列車,離開巴黎或者抵達伊斯坦布爾的時候做出了抉擇。
她是在理解這一切之后,才真正的做出了抉擇。
安娜很小時候聽過長輩說一些口口相傳的故事,據(jù)說,把女兒抓回來關(guān)到地窖里后,老伯爵也很崩潰。
有很多仆人都聽到過。
一向講究體面和威嚴(yán)的伯爵先生抓著亂蓬蓬的頭發(fā),幾乎是在歇斯底里的怒吼,亦幾乎是在歇斯底里的乞求——
“不知道你在法國中了什么邪!”
他說巴黎果然是讓人道德敗壞的城市。
他還說……說,求求你了,求求你了,我認(rèn)真的求求你了好不好,我求求你不要再鬧了。
甚至有人見到老伯爵先生,日常穿著騎兵團上校軍裝的男人,疑似在書房里默默的流淚。
安娜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
她只覺得老伯爵很虛偽,覺得虛偽簡直就像是伊蓮娜家族基因里的劣根性,他把女兒關(guān)進地窖里活活的折磨到死,又在那里可憐巴巴的哀求,說求求你了。就像他一邊宣稱自己熱愛藝術(shù),又把女兒關(guān)進地窖一樣的虛偽。
長大后,安娜的想法發(fā)生了改變。
老伯爵,她的先祖,當(dāng)時的哀求未必真的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他所流下的眼淚,也未必就真的只是些鱷魚的眼淚。
也許情感都是真的。
只是老伯爵先生始終理解錯了一件事情,他始終都把卡拉當(dāng)成一個鬧脾氣不聽話的人去看。
不。
卡拉不是在鬧脾氣。
剛剛踏上旅程的時候,在信件里寫下那些抱怨的時候,或許是。
但后來可能就不是了。
在她返回巴黎的時候,在她以卡洛爾之名,寄信給家中的時候,在她說“我已經(jīng)下定決心,決定當(dāng)個畫家”的時候。
一定不是。
真遺憾。
卡拉寫了一封又一封信給家里,但老伯爵始終沒看懂。
安娜讀了一封又一封信,她把最后一封信放在茶幾上,抬起頭,想要看看顧為經(jīng)有沒有聽懂。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全能大畫家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杏子與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子與梨并收藏全能大畫家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