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與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藝術期刊,全能大畫家,杏子與梨,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仰光的人均月收入在一百多美元,六萬美元相當于一個人不吃不喝干五十年。
自己孫子買的第一張畫,就創(chuàng)造了顧氏書畫鋪過去五代人經手過的藝術作品最貴的價格記錄。
酒井教授看上去真的挺喜歡這張畫的。
對于一個沒有什么故事可講的小畫家的只有藝術欣賞屬性的作品來說,價錢給的相當慷慨。
上拍賣會應該也不會賣出更高的價錢,甚至如果買家都帶著想靠藝術品投機發(fā)財的目的來的話,就算流拍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老爺子還是沒有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他轉過頭望著顧為經:“這是你的畫,你自己來決定,不要有心理壓力?!?
“抱歉,酒井教授,我不愿意賣這張畫,我很喜歡這張畫和我的交流感。想要花一段時間好好的臨摹?!?
“想好了,臨摹什么時候都有機會,但可不是誰都愿意出這么高的價格的。”
酒井大叔并不生氣,只是凝視著顧為經。
顧為經搖搖頭。
他知道酒井大叔已經給了一個非常高的價格了,但他依然不想賣。
“抱歉,酒井教授?!?
酒井大叔看上去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似乎更加欣賞顧為經了,他拍了拍顧為經的肩膀。
“你成不了好的畫家都沒有天理,我估計林教授不會給我這個機會。但如果你大學畢業(yè)后真的沒有好的去處,歡迎來我的工作室啊。”
即然人家不愿意賣,
酒井大叔也不強求。
“勝子,綱昌,我們準備走吧?!?
“你們先走,我晚些時候打車回酒店。”
酒井勝子固執(zhí)的拒絕了父親的建議。
她現(xiàn)在坐在顧為經的那幅臨摹作品之前,一只手拿著調色板,另外一只手中的畫筆不斷在調色板上實驗著新的顏色,在一邊的畫布上不停的涂抹。
普魯士藍加玫瑰紅加非常少量的檸檬黃……
應該是三原色混和出了這種混合出了這種顏料的效果……
可是還缺少了些什么呢?
酒井勝子苦惱的皺著眉頭。
“勝子,你需要更多用直覺去畫畫?!本凭笫鍝u搖頭,指點道。
“什么是直覺?百分之五的檸檬黃?!?
酒井勝子望著自己手中的挑色盤,輕挑眉頭,帶著微微困惑的小表情像家庭主婦在閱讀一行食物上的配料表:“我放多了還是少了?!?
“勝子小姐,我可以說一句話么?”
顧為經在一邊輕聲說道:“不是百分五或者百分之四的檸檬黃的問題,你太注重還原,而缺少了……真實。”
酒井勝子的油畫底子比顧為經要好。
而且對色彩敏感的讓他驚嘆。
他昨天需要發(fā)動書畫鑒定術才能調配好的顏色,酒井勝子光憑著對畫面色彩的直覺,就調了個八九不離十。
問題是,酒井勝子色彩調的太好,用筆的控制太過精準,反而缺少了變化。
印象派強調變化,有時每一筆的顏色都在變。
雖說只差了那么一絲絲的變化,反而失去了印象派那種肆意灑脫的精髓。
顧為經敢用腦袋保證,
當初那位叫做卡洛兒的原畫家,也一定是在一個大雨夜中,對著翻滾的雷云實景畫的。
想到這里,顧為經突然意識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酒井大叔,您聽說過這位卡洛兒的女畫家么?”
在繪畫界,自己的見識和酒井大叔沒有可比性,或許對方聽說過那位神秘的女畫家卡洛兒的來歷也說不定呢。
“沒有,如果聽說過的話,剛剛就告訴你了。”
酒井大叔搖頭否認,“大概是某個不走運的二十世紀的女畫家吧,你們也清楚,女畫家得到的機會會少很多,如果是早一個世紀,大概連我也不會同意讓勝子學畫。”
“不是二十世紀,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時間應該是十九世紀,甚至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或者更早?!?
“什么?你確定?為什么這么說?!?
酒井教授的臉色一下子就認真了起來,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印象派本身就是19世紀后半葉才剛剛誕生的藝術。
那個年代連莫奈都才剛剛畫出《日出·印象》不久。
他看這幅作品的技巧很成熟,還以為是二十世紀以后的作品。
“大概率是這樣的?!?
顧為經說出了自己推測的原因。
“這就很有趣了呀,小子。”
酒井大叔像是嗅到美味的比特犬一樣,抖了下巴上的肥肉。
“雖然我依然不知道卡洛兒女士是誰,但能在這個年代創(chuàng)作出作品的女畫家,一定不簡單。你愿意不愿意聽聽我的建議。”
“您說?”
顧為經示意自己洗耳恭聽。
“這么好的機會,你為什么不發(fā)一篇文章問問呢?”
酒井大叔瞧著一邊畫框,建議道。
“發(fā)一篇文章?你指的是報紙和雜志,或者類似《油畫》?”
“美術報紙?哼,他們也配?!?
酒井大叔冷笑:“《油畫》雖然影響力不小,但他們不接受公眾投稿。而且這種題材發(fā)普通的美術雜志就太浪費了?!?
“您的意思是……”
一邊顧童祥老爺子突然瞳孔深深的收縮了一下:“專業(yè)的論文期刊?”
“對,發(fā)現(xiàn)了一位未知身份但藝術風格成熟的十九世紀印象派女畫家,尤其這幅畫還是少見的深色背景。這種發(fā)現(xiàn)至少可以發(fā)一篇ssci,但我覺得甚至不訪試一試A&hcI?!?
酒井大叔斷言。
他口中的SScI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chuàng)建的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了有關藝術、哲學、法律等五十八個子門類,是理工類的國際核心期刊Sci的姊妹篇。
這是世界上最權威的藝術類專業(yè)論文期刊,含金量十足。
文科類期刊和理工類不同,文科類發(fā)論文要是水的話會非常水,但是要是專業(yè)的話,則非常的難。
尤其是一些冷門的藝術風格研究,很可能是一個教授十幾年就發(fā)一篇文章。
一個好的理工類專業(yè),碩士生畢業(yè)前可能需要發(fā)上數篇ScI。
而按照東夏四大美院藝術類博士的畢業(yè)標準,只要能發(fā)上一篇SScI,就絕對算得上是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了。
如果換成國內的核心期刊的話,想要畢業(yè)則至少要三篇甚至五篇。
至于說A&hcI,全稱則是《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涵蓋的期刊數量比SScI還要少百分之七十以上,一直被譽為藝術類專業(yè)皇冠上的明珠。
“能發(fā)論文,而且還是A&hcI,這真的可以么?”
剛剛面對六萬美元,顧童祥還能保持著鎮(zhèn)靜,可此刻聽到或許能夠發(fā)一篇專業(yè)的論文。
老爺子瞬間不淡定了。
不提東亞自古書畫圈就有士大夫情節(jié),推崇的是文人型畫家,要是只會畫畫沒有文化,就成了下九流的匠人。
就說現(xiàn)代社會,站在藝術圈子最頂點的畫家,是什么樣的畫家?
如果說開宗立派的藝術大師是藝術國度的皇帝的話,專業(yè)的學者類藝術家就算不是皇后,也得是嬪妃或者宰相。
他們或許收入沒有福布斯名人富豪榜上的那些畫家多,但是社會地位卻一點不遑多讓。
畫家這條路的不確定性真的太多了。
三分看自己,七分看貴人。畫的好永遠只是成功的底線,而專業(yè)學者卻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能力。
一篇A&hcI,不僅可以輕而易舉的敲開世界上任何一個美院的大門,甚至將來歐美那些大學像是金子一樣寶貴的終身教職,都可以想一想。
畫家的職業(yè)生涯一般就系在一根畫筆上。
有些畫家和鋼琴家一樣,甚至會給自己的手上保險,生怕有一天拿不了畫筆。
而自己的孫子顧為經如果能有一篇A&hcI,別的不敢說,這輩子就餓不死了。
就算畫畫不成器,去個私人美術館,熬個十幾年,熬上個館長,也是很可能的。
“看情況吧?!?
就算是酒井大叔如今的地位,他也不敢保證能發(fā)一篇A&hcI,只能用不確定的口氣說。
“如果有專業(yè)的指導的話。大概可以,我不敢確定,可以試試《亞洲藝術》,或者《泰勒美術》,我?guī)讉€月前在泰勒美術上看到一篇《阿納格尼地下室中的觀賞性和視覺糾纏》,主題就是一張壁畫而已……這幾年女藝術家相關的領域一直是學術熱點,一名未知的女性印象派早期畫家和稀有的冷色調的印象派作品,光是這兩個內容就足夠引起審稿人的興趣了。”
與理科不同,很多文藝類雜志的研究難點不在研究,而在于沒有研究的材料。
可能深埋在塵土中的一座雕像,一張遠古時期的壁畫……發(fā)現(xiàn)后,只需要短短幾個月就能圍繞著它們誕生大量的論文。
但是發(fā)現(xiàn)它們,卻需要十幾年,二十年的相關的考古工作。
這一點,可能更像在天文臺拿著價值幾十億美元的天文望遠鏡觀星的天文學家,找到恒星只是發(fā)表論文的最后一步。
就這么說吧,你要是能有本事找到梵高畫畫時記錄內心情感的日記,你稍微把內容摘錄整理一下,就可以隨便投稿了。
但你找不到。
如果不是顧為經曾經去過好運孤兒院,可能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能發(fā)現(xiàn)這張畫的秘密。
這張章節(jié)名好像顯示的有問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全能大畫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杏子與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子與梨并收藏全能大畫家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