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5章 東巖茅廬,老公去上班丈夫上司不走,圏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匡山不是一個山峰,而是一大片山區(qū),江朔并不確切的知道趙蕤和李白當年的居所。
唯一的線索是李白寫的《別匡山》一詩:“
曉峰如畫碧參差,藤影風搖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
看云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這是李白離開蜀地時寫的最后一首詩,詩中有犬吠,有歸樵,有“看云客”,有“洗缽僧”,可見趙蕤的居所絕非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而是和王維的輞川別業(yè)類似的,避世桃源,修道修佛之人與淳樸百姓混居之地。
另一個線索就是趙蕤對江朔的描述,趙蕤自號“東巖子”,乃是“巖”之“東”的意思,說的是他所居之處有一塊巨大的巉巖頗為醒目。
這又讓江朔不禁想起了白兆山那座藏有丹爐的小石山,李白在那石山結(jié)廬之時并不知道山中有丹爐,說不定是因為白兆山和大匡山“東巖”有某種相似之處,他才選在彼處安宅的?
江朔將自己想法對李珠兒和獨孤湘說了,二女均覺有理,于是在山中認真尋找起巨巖來。
一路行至大匡山,江朔體內(nèi)的殘毒早已盡除,大匡山對身負絕世輕功的三人而言,并不算很大,白猿雖然靈活,但沒有內(nèi)力,無法長時間隨著三人奔行,江朔見著山中有不少猴群,便放它自己游玩去了,約定找到地方之后以嘯聲為信,召它前去。
終于第三日時,在一處山崗上李珠兒忽然駐足,指著東面一處山嶺道:“好像是那邊?!?
江朔向那個方向望去,只見三塊巨大的裸巖從一蒼翠的山巒上陡然冒起,又仿佛天降畫屏插在這青山做的基座上,雖然不是很高,卻顯氣勢非凡。
此山幾乎貼著大匡山最東緣,大山蒼翠,林木茂密,北面有一河如玉帶環(huán)繞而過,東面南面則是一望無際的田野。獨孤湘一拍腦袋道:“原來我們找錯方向了,還以為東巖是什么僻靜的所在,在山里尋了幾日,卻原來在外面?!?
江朔道:“太白先生有詩云‘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此處有山有田,當是此處!”
三人一陣激動,向那山飛馳而去,此時已是夏季,但尚未到汛期,三人一水中沙洲為跳板,渡過大河,徑直來到山下,但見河中有漁舟撒網(wǎng),田中有農(nóng)人耕種,山徑上有人背著柴禾緩步下山,好一派山水田園風光,三人更加堅信此地就是趙蕤和李白曾經(jīng)居住過的“東巖”。
三人走進山中,此處地勢得天獨厚,巨巖如障擋住了大河濕熱的水汽,山風從巨巖間拂過,吹向無垠的田野,又有高大的喬木遮陰,夏日走在此間山路上卻依然涼爽舒適,林間鳥類極其豐富,不時傳來各種鳴叫之聲,有些鳥兒就停在不遠處的枝頭上,身上羽翼艷麗,眾人皆叫不出名字。
江朔問:“還有干糧嗎?”
李珠兒拿出一個餅交給他,江朔掰下一角,輕輕搓成齏粉,對著鳥兒攤開掌心,不一會兒,就有鳥兒飛到他掌上,江朔平舉手掌一任其啄食,余鳥見狀紛紛飛來,幾乎遮住了江朔整個臂膀。
獨孤湘看了大喜,忙也要了餅來喂鳥,果然不一會兒鳥兒也登上了她的臂膊,只是獨孤湘怕癢,忍不住笑的花枝亂顫,只要有輕微的抖動,鳥兒便都展翅飛起,一時間群鳥起落,好不熱鬧。
江朔道:“太白先生干謁時作《上安州裴長史書》,有‘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之句,當年裴長史只是不信,卻不知世上真有這樣的情景?!?
獨孤湘叫李珠兒也試試,李珠兒初不肯試,拗不過獨孤湘,拿了一些餅屑在手中,奇怪的群鳥寧可在江朔和獨孤湘的掌中爭來搶去,沒有一只飛到李珠兒的掌中,她撣去掌中餅屑,笑道:“我身上殺氣太重,鳥獸不敢靠近?!?
江朔和獨孤湘聞言,心情一暗,揮手驅(qū)散鳥群,一行人繼續(xù)向前山中走去。
不多時到了三塊巨石之下,只見三塊巖石從東向西如旗展般漸次降低,東巖和中巖靠得極近,雙巖夾峙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山洞,洞前巖地凹陷,蓄滿了清水,恐怕是千萬年來山巖上滴下雨水形成的天然小池塘,再向小池東面看去,江朔不禁愣住了。
在最高的東巖之下,竟有一茅廬,這茅廬怎么看怎么和白兆山下李白所結(jié)茅廬有諸般相似,屋后煙囪正在冒出縷縷白煙,恍惚間覺得太白先生就在后面山洞中煉丹,而躲在門后的伯禽公子隨時會推門出來找他玩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老公去上班丈夫上司不走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圏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圏吉并收藏老公去上班丈夫上司不走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