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板寫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5章 薪火相傳處,我家住在大陜北,畫板寫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塬坡的晨霧裹著艾草香漫進窯洞,秀蘭蹲在新砌的凈化池邊,用棗木勺輕輕攪動池中的泥漿水。沉淀了一夜的水面泛起細密氣泡,在晨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讓她想起太極眼開啟時石壁上流轉的光芒。池邊晾曬的陶土磚已褪去青灰,重新顯出黃土地特有的暖褐色。
\"蘭子嬸!\" 小吳舉著樹皮本子跌跌撞撞跑來,褲腿沾滿泥漿,\"后山排水溝的水變清了!棗樹根冒出新芽了!\" 秀蘭抹了把額頭的汗,護樹錢在粗布圍裙里輕輕發(fā)燙,銅錢表面新顯的紋路與池底沉淀的礦石碎屑形狀竟一模一樣。她直起腰時,看見李虎正帶著后生們往窯廠搬運新采的陶土,竹筐碰撞聲混著清亮的吆喝,驚起槐樹上打盹的麻雀。
李虎的車間里,陶輪轉動聲比往日更沉穩(wěn)。安娜捧著調配好的釉料,這次釉漿里摻著凈化后的 \"窯魂石\" 粉末和 freshly picked 棗花蜜,在陶甕中泛著琥珀色的光澤。\"師傅,\" 她眼睛發(fā)亮,\"這釉水好像會呼吸!\" 李虎用刻刀挑起一縷釉料,看著它如絲綢般垂落,突然想起與陳海山對峙時巖壁上浮現(xiàn)的古老壁畫 —— 先祖?zhèn)冎朴詴r,也是這般凝視著土與火交融的奇跡。
建軍背著竹簍在棗林間巡查,竹簍里的《土脈經》又添了新筆記。老人用旱煙袋敲了敲新生的棗樹枝,嫩綠的葉片上還沾著昨夜的露水:\"小吳,把羅盤拿來。\" 當指針穩(wěn)穩(wěn)指向南方時,他布滿皺紋的臉上綻開笑容:\"地脈穩(wěn)了,窯火就能旺。\"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驢車鈴鐺聲,鄰村的老匠人送來一車用柳條編織的濾土筐,筐沿特意編著護窯符的紋樣。
曬谷場上,趙大姐正帶著婦女們縫制新的展銷圍裙。藍布上用棗樹皮汁繡著旋轉的陶輪和綻放的棗花,針腳細密得能看見陽光透過去的影子。\"蘭子,\" 她舉起圍裙展示,\"省城展銷會的訂單又翻倍了!可咱們的陶胚......\" 秀蘭接過圍裙,指尖觸到布料里夾著的艾草葉 —— 這是防蛀的老法子,就像陳家洼人守護手藝的心思,藏在每道細密的針腳里。
棗林深處的研學基地熱鬧非凡。周教授戴著草帽,正給孩子們演示古法測土:\"看這陶碗里的泥漿,\" 他輕輕搖晃著粗陶碗,\"水色清亮就說明土質好。\" 小雨突然舉起樹皮本子,上面畫著她設計的 \"會喝水的陶罐\":\"老師,我想讓陶罐能自動吸收多余的水分!\" 教授推了推眼鏡,目光落在不遠處正在晾曬的陶胚:\"或許,我們能從老輩人的排水孔設計里找到靈感。\"
晌午時分,老槐樹下的石桌擺著陶罐燉的野山菌。秀蘭揭開陶蓋,熱氣裹著醇厚的香氣散開:\"嘗嘗,這是用凈化后的陶土罐子燉的,味道都不一樣。\" 縣領導夾起一筷子,連連點頭:\"蘭子,縣里打算把陳家洼的治污經驗推廣到周邊村子。\" 他的話被突然響起的自行車鈴聲打斷 —— 張哥騎著車沖進村子,車斗里的信件被風吹得嘩嘩作響。
\"蘭子!\" 張哥跳下車時滿臉喜色,\"省非遺中心來通知,要把咱們的古法凈化術也列入保護名錄!\" 他掏出電報,油墨還沒干透,\"而且,有個海外華人團體想專程來學做陶!\" 李虎擦著手上的陶土走過來,刻刀在掌心輕輕敲擊:\"海外?那咱們得準備些特別的紋樣。\" 他的目光落在老槐樹上新掛的護窯符,想起陳海山被帶走時說的 \"陳家洼別想好過\",眉頭不自覺地皺起。
申時末,天空飄來大片魚鱗云。秀蘭帶著眾人在后山種下新的棗樹苗,鐵鍬鏟進松軟的泥土,驚起幾條通體赤紅的蚯蚓。\"這是吉兆,\" 建軍將艾草灰撒在樹根旁,\"老輩人說紅蚯蚓出現(xiàn),地脈就活了。\" 話沒說完,遠處的窯廠方向突然傳來歡呼聲 —— 新窯開窯的時間到了。
暮色漫過塬坡時,窯廠被火把照得通明。秀蘭將護樹錢掛在窯頂橫梁,銅錢在火光中泛著溫潤的光澤。\"開窯!\" 李虎掄起棗木開窯錘,窯門緩緩打開的瞬間,熱浪裹挾著陶土特有的焦香撲面而來。當?shù)谝慌盘展揎@露出來時,全場突然安靜 —— 陶面上的窯變紋路如流動的星河,在暗紅底色上閃爍著金斑,正是用凈化后的 \"窯魂石\" 燒制的杰作。
\"這釉色......\" 周教授舉起放大鏡,聲音發(fā)顫,\"既有古法的厚重,又有新韻的靈動!\" 游客們爭相拍照,閃光燈映著陶罐上的棗花浮雕,仿佛千萬朵棗花在夜色中同時綻放。秀蘭摸著陶罐表面細膩的紋路,想起父親說過的 \"土是活的,窯是它喘的氣\",眼眶突然濕潤。
深夜,塬坡上的風帶著棗花香掠過窯洞。秀蘭站在老槐樹下,看著李虎的車間依舊亮著燈。后生們圍坐在陶輪旁,正聽李虎講述獸皮上記載的古法。月光透過窗欞,灑在他們專注的臉上,映著陶胚旋轉時拉出的優(yōu)美弧線。她知道,這場與土地的對話從未停止 —— 陳海山留下的威脅還像陰云般懸在頭頂,境外勢力隨時可能卷土重來,而陳家洼的手藝,卻在一次次危機中扎下更深的根。
遠處,新建的凈化池在月光下泛著微光,水面倒映著北斗七星。秀蘭將護樹錢重新埋入老槐樹根部,銅錢觸到泥土的瞬間,她仿佛聽見黃土地低沉的脈動。陳家洼的窯火不會熄滅,就像塬坡上生生不息的棗樹,在風雨中堅守,也在堅守中生長,把黃土地的故事,講給每一個懂得傾聽的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家住在大陜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畫板寫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板寫手并收藏我家住在大陜北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