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9章 胳膊擰不過大腿,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曾經(jīng)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儉的話音落下后,寬敞的太極殿內(nèi),眾人瞬間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對于杜荷、侯君集和李績等人來說,他們心里并沒有太大的波瀾,仿佛都猜到會是這樣的結(jié)果。
畢竟張儉也是一名行軍總管,他不可能置自己的大好前程于不顧,把這件事情捅出來。
更何況張儉爆出這件事,對他來說沒有絲毫的好處,反而會得罪一大批人。
這種傻子的行為,他要是做出來了,恐怕以后再也沒有機會進入朝堂之上。
對于看戲的一眾文武百官來說,他們并沒有看到斗的你死我活的一幕,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遺憾的表情。
“杜敬同這回徹底栽了。”
“他也是個老糊涂,沒有準(zhǔn)備好就敢彈劾杜荷,真是愚蠢直擊!”
“看到杜敬同氣勢洶洶地彈劾,還以為他多有能耐呢?”
“現(xiàn)在杜敬同把一眾武將集團的人都得罪了一遍,看來京兆杜氏這會徹底沒機會了!”
這幫文武大臣用鄙夷的眼神看著臉色蒼白的杜敬同,紛紛在心里腹誹起來。
張儉的這番話,能夠證明杜敬同是在污蔑杜荷,因此這一次的彈劾便成了笑話。
而且在太極殿這等嚴(yán)肅的地方,憑空捏造謠言,污蔑一個正三品的朝廷大吏,這可不是什么小罪名。
與此同時,這幫官吏對杜荷的應(yīng)對也充滿了傾佩。
因為杜荷并沒有想著解釋和狡辯,而是直接用反問的方法,讓杜敬同率先自亂陣腳。
如果張儉想作死,說出大軍屠城之事,那杜敬同和張儉得罪的可就不僅僅是杜荷,而是太子和征伐遼東的所有將士。
牽涉到太子和一眾大將軍,李世民怎么可能下令懲處?
最后的結(jié)果,也只能讓杜敬同和張儉兩人落敗,從而將他們嚴(yán)懲一番。
“呼呼~”
靜若呆鵝的杜敬同,他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他沒想到張儉竟然翻臉不認(rèn)人,自己親口說過的話,現(xiàn)在竟然不敢承認(rèn)。
現(xiàn)在該如何是好?
杜敬同的心里急得團團轉(zhuǎn),他的腦子也在飛速地轉(zhuǎn)動,思考該如何扭轉(zhuǎn)當(dāng)前的不利局面。
沉默了數(shù)息時間。
李世民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杜敬同,方才張儉的話你已經(jīng)聽到了,你現(xiàn)在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杜敬同硬著頭皮說道:“陛下,臣和張儉喝酒之時,他確實說過杜荷建議大軍屠城之事!”
“雖然張儉迫于杜荷的淫威,不敢在太極殿將他指證出來,但是大軍在高句麗的所作所為卻騙不了人!”
“如果沒有下令屠城,為何高句麗會被殲滅百萬百姓?”
他這一下是破罐子破摔,徹底豁出去了。
而隨著杜敬同的話語落下,太極殿內(nèi)瞬間響起了一陣巨大的吸氣聲。
“吸~”
“杜敬同這老東西,還真怕死得不夠快,連命都不想要了!”
“該說他愚蠢,還是勇氣可嘉呢?”
文武大臣心中頓時五味雜陳,一邊對杜敬同的勇氣欽佩不已,另一邊又被他的愚蠢逗笑了。
也不知道他這幾十年是怎么活過來的,這腦子裝的都是些什么東西?
原本就心驚膽顫的張儉,在聽到杜敬同還在執(zhí)迷不悟后,他在心里早就把杜敬同罵得狗血淋頭。
他杜敬同想找死,可別把他帶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曾經(jīng)也是個青澀的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jīng)也是個青澀的少年并收藏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