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3章 推翻京觀,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曾經(jīng)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高昌義看到城墻被攻破的那一瞬間,立馬帶著侍衛(wèi)和家眷,朝著東城門的方向逃亡。
雖然東城門外有幾百唐軍騎兵,但是相對于其他三個城門的數(shù)萬唐軍,東城門已經(jīng)是最安全的突破口。
讓高昌義沒想到的是,這伙唐軍的戰(zhàn)斗力竟然無比恐怖。
麾下的500侍衛(wèi)不到半刻鐘,全都被唐軍殲滅。
他雖然第一時間和家眷下馬投降,可唐將的方天畫戟還是毫不留情地刺穿他的脖子。
聽到身后的聲音,侯君集猛地回過頭,他盯著薛仁貴手上的首級,臉色疑惑問道。
“仁貴,此人是什么身份?”
“回侯大將軍,此人是遼東城的傉薩高昌義,而且還是高句麗的皇室宗親?!?
“哈哈哈,太好了,仁貴你干的不錯!”
侯君集走過去接過薛仁貴手中的首級,一臉贊賞地拍了拍薛仁貴的肩膀,隨即毫不畏懼地打量起首級來。
這一幕看起來極為瘆人。
片刻后。
侯君集把首級交還給薛仁貴,笑著說道:“仁貴,你小子的運氣真不錯,沒想到被你逮到了一條大魚!”
斬殺敵軍的重要將領,這是大功一件。
侯君集接著對著親衛(wèi)朗聲喊道:“六子,持本將軍的虎符出去,讓席君買他們把城內(nèi)的尸體焚燒掩埋?!?
“處置完成后,再把太子他們請進遼東城!”
現(xiàn)在城內(nèi)到處都是高句麗軍民的尸體殘骸,而且要不了多久就會天降大雨。
如果處置不及時,很容易鬧瘟疫。
親衛(wèi)接過虎符后,恭敬地行禮道:“遵命?!?
說完他撒腿快速跑出了城主府。
兩個時辰后。
李承乾和杜荷乘坐步輦,走進了遼東城。
看著巍峨堅韌的遼東城城墻,李承乾感慨著說道。
“怪不得我們數(shù)萬大軍強攻一天,都撼動不了這座城墻,這城墻建的實在太高了!”
“杜荷,還是你的腦子好使!”
“如果不是你提出用火攻,孤都不知道要付出多長時間,多少士卒的性命,才能把它打下來!”
站在護城河外遠遠觀看,覺得這座城墻沒什么了不起的。
只有走近感受,才能知道它的不凡。
杜荷微微搖頭說道:“太子殿下,遼東城能被攻打下來,全依仗士卒們賣命?!?
“而且這一戰(zhàn)打的極不容易,對將士們的體力消耗非常大,不少人累的脫力?!?
不管是攻城還是砍伐木材,亦或者負責拉動拋石機,都不是輕松的活。”
李承乾臉色凝重說道:“稍后孤下令殺雞宰羊犒勞三軍,這幾天大軍就在遼東城內(nèi)休整。”
可惜他現(xiàn)在只是太子,并不是皇帝,不然可以從遼東城繳獲的財物里,拿出一小部分犒勞將士。
杜荷接著說道:“太子殿下,既然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打下遼東城,可以下令把高麗在遼東城外所設的京觀毀掉,讓人收殮前隋戰(zhàn)亡將士的骸骨。”
“畢竟這些英靈都是我漢人先輩,他們征伐高句麗也是為了收復漢晉故土,是時候讓他們回歸故鄉(xiāng)。”
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死了十余萬士卒,而將士們的的尸骨則被高句麗筑成高高的京觀。
借此向隋朝示威,同時也是為了顯示高句麗的強大實力。
杜荷接著說道:“收殮十余萬英靈的骸骨并送回大唐,此事雖然麻煩,但是能在民間大幅提升你的聲望!”
“而且將士在浴血奮戰(zhàn)之時,會更加賣命?!?
把英靈遺骸送回家鄉(xiāng),這個舉動可以博得英靈后人的感激。
而且唐人都有落土歸根的羈絆,他們最怕就是戰(zhàn)死后,尸骨還流落他鄉(xiāng)。
李承乾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杜荷,如此多的士卒尸骸,我們該如何區(qū)分他們的身份?”
“總不能把骸骨胡亂分發(fā)吧?”
隋朝都滅亡了幾十年,而且這些士卒究竟來自哪些州縣,也沒有名錄可區(qū)分。
要想把尸骸準確地送回到家鄉(xiāng),難如登天??!
杜荷知道這件事處理起來非常復雜,他皺著眉頭在思考解決辦法,很快他有了主意。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曾經(jīng)也是個青澀的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jīng)也是個青澀的少年并收藏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