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黨家后生,愛恨無情,金沙沄,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章政委和司務部長沿著沙溪河而下,一路風塵仆仆,心急如焚地尋覓著糧食。當他們終于抵達石板灘渡河向上時,極目遠眺,在那郁郁蔥蔥的樹林中,一座若隱若現(xiàn)的民院恰似一顆隱匿在綠海之中的璀璨明珠,讓他們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的曙光。這座民院被三棵高聳入云、宛如巨人般的青杠樹環(huán)繞,那青杠樹樹干粗壯得需三人才能合圍,筆直地向上生長,猶如忠誠的衛(wèi)士守護著這片土地。周邊高矮不等、大小不一的樹木中,除了青杠樹外,還有松樹如士兵般挺立,柏樹似壽星般穩(wěn)重,白果樹像仙子般飄逸,梨子樹、板栗樹、李子樹、桃子樹、杏子樹、柿子樹、柚子樹、橙子樹如繁星般點綴,以及成片的慈竹林如綠浪般翻滾,還有高樹枝下面開著細小白花的火棘樹,形成的灌木林錯落起伏,望不到邊。
這些樹木如蛛網(wǎng)般相互交織,層層疊疊,宛如一座綠色的堡壘,將這座民院緊緊包圍,從外面根本看不清楚樹林中竟還隱藏著人家。章政委一行滿懷期待地來到院前,只見一溜二十多步的石梯,猶如一條寬闊的玉帶,足有兩米寬,平整而堅實,直通院門。緊閉的院門上,一個大大的繁體字“黨”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懸掛在上,十分醒目。帶路的縣委傅書記瞅了瞅那字,篤定地說:“就是這家當鋪。”章政委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道:“傅書記啊傅書記,這個字念黨,就是黨派團體那個黨,可不是當鋪的當。”傅書記這才如夢初醒,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傅書記喚人來開門,隨著一陣“吱呀”聲,院門像一位年邁的老人,緩緩地張開了它那沉重的雙臂,他們被熱情地迎進了大院。一進院子,一棵巨大的橙子樹猶如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撲面而來映入眼簾,那繁茂的枝葉肆意伸展,如同一把撐開的巨大綠傘,幾乎覆蓋了整個四合院。橙子樹下,一副石磨宛如一位勤勞的老農,正在緩緩轉動,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兩個民工正用力地推動著石磨,那石磨仿佛是一個聽話的孩子,隨著他們的推動,雪白的面粉像雪花一樣從磨盤的縫隙中緩緩溢出,散發(fā)出陣陣麥香。
在南北東西廂房里,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仿佛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演奏著一曲曲豐收的贊歌。有的在檑谷子,粗壯的檑子如同大力士一般,在他們有力的推動下,一下又一下地碾壓著谷子,將谷殼與米粒分離;有的在撮谷子,一撮一撮地將谷子裝進籮筐,那籮筐就像一個個饑餓的孩子,張著嘴巴等待著食物的投喂;有的在篩糠,輕輕晃動著篩子,糠皮在空中飛揚,如雪花般飄落;有的在簸米,熟練地顛動著簸箕,那簸箕就像一個神奇的魔法棒,將雜質統(tǒng)統(tǒng)簸走;還有的在裝袋,將加工好的糧食小心翼翼地裝進灰色的土布口袋,那口袋就像一個個安靜的睡袋,等待著糧食寶寶們入眠。他們各司其職,動作嫻熟而流暢,整個過程井井有條。整個院子四個轉角屋,八個小二間,全部都有人在加工米面,猶如一幅美麗的勞作畫卷。
穿過東廂房,一幅如詩如畫的場景映入眼簾:外面,一副槽碾如勤勞的蜜蜂般在碾米,一副石磨似不知疲倦的老牛般在磨面。槽碾由兩頭健壯的黃牛拉動,隨著黃牛穩(wěn)健的步伐,六個如篩子般大的碾磙在石槽里的稻谷上緩緩滾動,稻谷在碾磙的輪番重壓下,如金蟬脫殼般逐漸脫去了外殼,變成了晶瑩剔透的米粒。石磨旁,依然是一頭黃牛拉著大磨盤轉動,一位年輕的戰(zhàn)士一邊吆喝著黃牛,一邊向磨心里添加麥粒,隨著磨盤轉動從縫隙間落下磨爛了的麥粒,再經細紗般的絲籮篩一遍,落在大簸箕里的面粉雪白如銀,絲籮里的麥麩則另裝成袋。篩籮面粉的陳大嫂如雕塑般全神貫注地磨著面,她的額頭仿佛被晶瑩的汗珠鑲嵌,卻顧不上擦拭,只是一下又一下地推動著絲籮往返,仿佛在推動著整個世界。槽碾往下一個臺階,還有一個大石碾猶如龐然大物般在碾谷子,一頭健壯的大水牛拉著碾磙在轉圈,民工張大訓手拿黃荊條吆喝著水牛加快腳步,套在牛肩頸的繩索緊繃著,牽著大石碾磙緩緩地從隆起的稻谷上壓過,一轉又一轉。
高達兩米多的外圍墻,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將這些忙碌的場景緊緊地包圍起來,密不透風。外面的人既無法聽到里面勞作的聲音,也難以窺探到里面正在進行的活動。這里宛如一個與世隔絕的神秘小世界,每個人都在緊張地忙碌著,猶如勤勞的蜜蜂,默默地為讓戰(zhàn)士們吃飽飯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傅書記一邊走著,一邊娓娓道來:“據(jù)說早年這座院子的主人姓張,后來這座院子被外遷而來的黨家人買下。黨家在此繁衍至第四代時,出了一個猶如蛟龍般的武童生,他跑馬射箭,武藝高強,還將院子精心整修了一番,并在三米以外修筑了圍墻,以防盜賊土匪的侵擾。那正大門外的吊腳樓下,是專門用來拴馬喂牛的。而這位被人稱為武老爺?shù)狞h炳元,他的膝下有兩個兒子,長子黨明金年方二十九,已婚,其妻子是黃天秀;次子黨明光年僅十六,尚未婚配?!?
“聽聞武老爺仙逝未滿一年,鄭部長便率領一隊紅兵從此經過。他們進院找水喝時,看見后生黨明光正在操練拳腳,猶如猛虎下山,氣勢磅礴。鄭部長見狀,略加指點,明光便如醍醐灌頂,當即跪地拜師,隨后便跟鄭部長去參加了紅軍。隨后,羊排長便被派到這里設立糧站,負責碾米磨面?!彼S手指向那早已恭候多時的羊排長。紅軍排長羊文菊見狀,趕忙趨前,腰板挺得筆直,猶如青松般傲然,鄭重地匯報:“我們在這周圍五六十里都找過,最后確定這里才適合儲運加工糧食,我們就新置了檑子十副,每天可檑谷子兩千斤,可得糙米一千五百斤,送往前線部隊。另有一副槽碾、一副石碾,每天碾米四百斤。還有兩幅石磨,每天磨面粉兩百斤。所有這些米面,都是總經理部直接派人運走。我們這里有民工五十多人,這位就是房主黃大嫂?!闭轮魅螌χ禃浥c司務部長和羊排長說:“從今以后這里出來的米和面全部送到總醫(yī)院”?!耙郧岸际撬偷娇偨浝聿康??!毖蚺砰L低聲說?!薄耙郧安还?,以后的熟米和面粉全送總醫(yī)院,我去找鄭部長協(xié)商,你們只管執(zhí)行。”
章政委說完,才看這房主黃天秀帶著 5 歲女兒桂蘭,端著熱氣騰騰的茶水匆匆走來,將茶水遞給眾人后,又急忙轉身去煮飯炒菜。羊文菊接著介紹道:“她還有個 8 歲兒子黨光銘參加兒童團,跟著運糧隊的父親黨明金,經常走在隊伍前面,為運輸隊打探情況?!闭f話間,便能看到四面八方的谷子、苞谷、麥子都源源不斷地往這里運送。運送糧食的隊伍中,有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也有樸實憨厚的大叔,他們挑著擔子,背著背簍,步伐堅定地朝著院子走來。糧食被堆放在房間里、柜子里,不一會兒,便堆成了小山。加工以后的熟米、麥面裝在灰色土布口袋里,運輸隊員們又馬不停蹄地將它們往外面運送。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整個院子里充滿了忙碌與熱鬧的氣息。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愛恨無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金沙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沙沄并收藏愛恨無情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