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炮管出爐,正德變法:撿到歷史學生的書包,古月墨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臘月初四西直門外廢窯廠,戌時三刻的雪粒子如碎玉砸向陶瓦。王巧兒裹著灰鼠毛領青布棉裙,鬢角竹刻鐵錨紋發(fā)簪隨動作輕晃,湘妃竹簪頭嵌著半粒青白瓷珠,與耳墜碎瓷片相映。十六歲的瓜子臉沾著炭灰,卻在爐火下透出專注的光。
「陛下,耐火墨成了?!顾崎_木箱,十二枚火焰紋墨錠散出松煙與樟腦氣息,「每斤松枝取半兩煙,加了景德鎮(zhèn)高嶺土。」墨錠側面螺旋紋由竹刀刻就,邊緣毛糙處凝著暗紅血痂——那是昨夜趕工時的刀傷。
朱厚照接過墨錠,觸到她指甲壓出的凹痕,忽憶起昨日豹房,她伏身改雕版時,小臂淡褐墨漬與圍裙舊斑連成煙地圖?!盖疤潘幨??」他問。
王巧兒從圍裙摸出木質袖珍算盤,烏木框烙著「鐵錨」與「工」字,棗木算珠經棉油磨得發(fā)亮。「長一尺二寸,闊三寸七分,縮尺后容三錢火藥。」算珠碰撞聲中,腕間銀質纏枝蓮手環(huán)輕響——那是匠人未婚時的素飾。
※※※
「點火!」王禎鐵拐杖擊砧,火星濺上補丁圍裙。匠人抬起佛郎機母銃殘件,銅銹剝落處顯「正德元年」刻痕。朱厚照盯著蠟模推入窯爐,看王巧兒用耐火墨在模壁畫螺旋紋,袖口滑落露出腕骨,細瘦如柴卻握筆穩(wěn)如鑄刀。
「能抗千度火?」他問。
「能。」她頭也不抬,睫毛沾著雪粒子,「鐵錨堂的人,比墨還耐燒。」忽然抬頭,目光撞上他凝視的眼神,又迅速垂落,算珠在指間撥得飛響,「民間叫《天工開物》「鐵錨經」,說比《魯班經》靈驗。」
※※※
蠟模融化的青煙里,王巧兒忽然咳嗽,棉布口罩滑下,露出被油煙熏黃的指尖——那口罩用廢書頁疊成,鼻梁別著細銅絲。朱厚照解下狐裘圍巾遞去,她雙手接過后退半步,明黃穗子掃過粗布圍裙,像金枝擦過頑石?!该魅账驼聊X來熏肺?!顾f。
她攥緊圍巾點頭,海龍皮觸感陌生卻暖,想起祖父說的「避塵帛」。遠處匠人搬運銅料的號子聲傳來,她忽然想起什么,從圍裙摸出油紙包:「炒瓜子,陛下嘗嘗?!?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正德變法:撿到歷史學生的書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古月墨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月墨海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歷史學生的書包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