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子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1章 篩選目標,我們犧牲的,會是自己,眼子劍,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街道的另一頭,行動隊的其他同志負責時刻關注著老魏的動向,望遠鏡里始終等待著目標氣球的出現。
“隊長,是綠色!”
老魏的反饋出現了,林玲也聽到了觀察員的匯報。
“附近有什么動靜?看到車輛進出了嗎?”
“沒有,這條街道里一直沒有任何車輛的影子,除了一大早潘辰坐過車來了又離開之后,現在一直沒有其他車出現?!?
林玲初步掌握了敵人的動向,而她接到的命令是時刻觀察這條街,如果敵人準備有所動作,小方那會出現狀況。
而一旦小方那出現狀況,偏偏這條街里卻看不到可疑車輛,就說明敵人是在徒步將需要搬走的東西帶去大馬路邊再裝車,這也算是為了掩人耳目。
這一點,自然也在陳敬文的計算之內。
“大馬路旁發(fā)現的那幾輛車,開走了嗎?”
“沒有,還停在那?!?
林玲立刻命令同志們加強對那幾輛車的監(jiān)視,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過于冒進,按照李世群的套路而言,他應該也會派人在車四周監(jiān)視。
而且,臨近大馬路,人流絡繹不絕,那些人就更難發(fā)現了。
必須得做到不引起他們的懷疑才行,不然,一系列準備都可能功虧一簣。
但是,無論如何也要記下那幾輛車的特征,尤其是車牌號。
很快,局面又有了新的變動。
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人,開始向其中一輛車靠近,而他一邊走著一邊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四周,還有一個輕微的點頭動作,似乎是向某個人打招呼一般。
最終,他走上了其中一輛轎車,卻并沒有直接開走。
緊接著,又有兩人似乎從同一條路竄了出來,他們身上都背著一個不算小的木箱。
這一切自然也被地下黨行動隊的同志盡收眼底。
消息傳回了林玲處,她和梁指導員經過討論,判斷這兩個箱子里應該是電臺的可能性更高。
而這或許并不是這一次的目標。
于是這輛車,的車牌號,在林玲手里的單子上標注了一個“問號”。
這時,這輛車終于出發(fā),離開了這塊區(qū)域。
并沒有人跟上,因為等待命令的另一組人,正在他們的目的地附近待命。
沒過多久,第二個很謹慎的男人也從同一個小巷子竄出來,他似乎也是“司機”。
和剛剛那名司機一樣,他也東張西望了一番,隨即和另一人點了點頭。
這一次,地下黨行動隊的同志們終于看清了這人的目標是誰,因為他“點頭”的方向和剛剛那人一模一樣。
就在轎車附近,有兩個人正在一邊抽煙一邊聊天,那兩個竄出來的男人所“點頭”的目標就在這兩人之中,而這人也做出了微弱的回應,似乎,他就是負責盯住這片區(qū)域有沒有異常的暗哨。
緊接著,又三個人先后從剛剛的小巷子口竄出,他們負責的是三個手提箱,看上去并不重,或許是裝著某種公文,或者是電報和譯文?
這一點自然也沒法判斷,所以林玲在這輛車的車牌號旁邊也打上了“問號”。
很顯然,這次的計劃并沒有一蹴而就的可能,因為敵人足夠謹慎,也不可能有內應直接給出目標到底會在什么東西里面。
但是地下黨的同志們并沒有因為這種不確定性而放棄,他們做的事本就不可能十拿九穩(wěn)。
而這一次,最終能夠“攔截”的車輛,其實只有一臺,因為不能引起太大的動靜,不然就會出現額外的狀況。
沒過多久,又有兩批人先后出來了,首先是托著一個很大的皮箱,這箱子看上去就很重了,或許,是裝著軍火?
而另一個波,沒有帶著任何東西,看來是某個重要人物混在其中,很顯然,多半就是李世群自己了。
最后,停在路邊的車還剩一輛,而最后一撥人也出現了,他們是前后兩人抬著一個不算小的物體,似乎是方形,只不過這個物體被一大塊黑布罩著,沒法看清楚到底是長什么樣子。
“特地用黑布,是欲蓋彌彰么?”
“或許,李世群并不知道我們盯上了他,只是這個東西,也不應該給一般人看到?!?
林玲和梁指導員交換了意見,最后判斷,這個物體,很可能是李世群的保險柜。
于是,這次行動的最終目標,被定在了這輛車上。
很快,消息被傳回到齊書記和陳敬文那,他們選擇支持林玲等人的判斷,將目標車牌和另外幾輛車的車牌分別告訴了等在路徑上的同志們。
接下來的操作,對于地下黨的同志們而言,就更加熟悉了,因為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沒多久,一處十字路口,第一輛車經過了此處,車牌被路邊一個賣香煙的小販看清楚了,他沒有做多余的動作,只是,等到車子開走之后,他靠近了路邊一個正在擦鞋的西裝男人,這男人叫他過去買了一包煙。
遞給這男人的煙,就代表著“放行”的意思。
于是,這輛車最終被放過,沒有任何波瀾。
同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其他幾條路徑上,只是,最終抵達終點的路,并沒有五條那么多,所以地下黨同志們需要把守的,其實只有三條路而已。
這名賣煙的小販,先后將代表“放行”的煙遞給了不同的兩名客人,這條路便沒再出現第三輛目標車輛。
而另一邊一名賣花的女孩,先后目擊兩輛目標車輛之后,把代表“放行”的花朵也交給了兩個不同的客人。
最后,一名賣火柴的小青年看到了最后一輛目標車輛,并且把代表“行動”的火柴盒交給了他的客人。
這名客人,很快便消失在人群之中,而他再次出現時,已經是一條小巷盡頭。
這里藏著總共三只氣球,他把氣球同時放飛了。
不遠處,始終在觀察各個方向有沒有氣球的觀察員發(fā)現了這里的目標。
三只氣球代表編好號碼的第三條路徑,而立刻把這個訊息傳遞給了等待已久的道路施工隊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們犧牲的,會是自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眼子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眼子劍并收藏我們犧牲的,會是自己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