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麻將,大明:從監(jiān)國開始卷瘋?cè)澜?糖醋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瞻基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這話要是讓自家娘親聽見了,朱瞻基覺得自己那強(qiáng)悍的娘可能連奴兒干都司都要掀翻了。
孫若微一時愣住,隨后立刻搖頭否定了他的話:\"不對,若你是同伙,絕不會帶錦衣衛(wèi)來捉我,更不可能是監(jiān)國太孫!\"
朱瞻基翻了個白眼,沒搭理她那些胡言亂語。
思索片刻后說道:\"咱們做個交換如何?\"
意識到自己剛才失態(tài),孫若微迅速回應(yīng):\"休想,惡賊!要?dú)⒁獎幭ぢ犠鸨?,但休想拿我做棋子,我絕不會背叛皇爺!\"
提及建文,朱瞻基皺眉,對此毫無興趣。
在他看來,只要祖父還在,建文不過是個不成器的堂兄罷了。
朱瞻基并未回應(yīng)孫若微,而是從容開口:\"我知曉你的妹妹所在,只要你坦白是誰協(xié)助你們隱匿身份,避過錦衣衛(wèi)追查,我就能讓你與她相見。
\"
\"你知道我妹妹?\"孫若微驚喜地問。
然而朱瞻基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對張懋下令:\"將她關(guān)入詔獄,好好照料,若她招供,直接將內(nèi)容呈給圣上,不必告知我。
\"
張懋連忙領(lǐng)命:\"末將遵旨!\"
---
中軍大帳里,朱棣手握兩份錦衣衛(wèi)剛從應(yīng)天府遞來的密函。
第一份僅有一句:
\"皇太孫朱瞻基日前捉獲靖難遺孤景清之女孫若微,并以此逼迫其義父孫禹向建文傳遞消息,要求十日內(nèi)將傳國玉璽送往應(yīng)天府。
\"
此函無署名。
朱棣看完后嘴角微揚(yáng),但隨即恢復(fù)平靜,將密函投入火盆燒毀,接著打開另一份密函:
\"靖難遺孤此次潛伏順天意欲在陛下凱旋時街頭行刺,行動中有錦衣衛(wèi)千戶李四古暗中相助,助其隱匿身份,直到張懋察覺時,李四古已畏罪潛逃。
\"
此函署名張懋。
朱棣閱畢,靠在椅背上,目光轉(zhuǎn)向送信的百戶,淡然發(fā)問:
“張懋的密函莫非出自皇太孫之意?”
錦衣衛(wèi)千戶聽罷,渾身一顫,忙叩頭說道:
“回陛下,張大人所獲之情報,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由孫若微親口道出,之后便即刻呈送陛下,太孫殿下未曾插手!”
朱棣點(diǎn)了點(diǎn)頭,隨即揮了揮手:“退下吧,領(lǐng)取百兩銀子賞賜!”
錦衣衛(wèi)千戶聞言,渾身一松,叩頭道:“末將叩謝圣恩!”
待千戶離去,朱棣揉了揉眉心,深吸一口氣,朝帳外喊道:
“樊忠!”
話音剛落,一個約摸二十歲左右的小將快步走入,單膝跪地道:
“臣樊忠拜見陛下!”
朱棣掃了一眼跪地恭敬的樊忠,略作思索,說道:“去,請漢王前來覲見。”
“遵旨!”
樊忠領(lǐng)命而出。
待樊忠走后,朱棣隨手拿起另一份戰(zhàn)報翻閱起來。
不多時,帳外隱約傳來朱高煦與朱高燧的交談聲:
“二哥,一會兒你得幫我跟父皇說說情啊,那個馬廄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
你不知道那個老馬官有多狠,半夜三更還讓我給馬添草料,不僅如此,還要在每個馬槽上抹鹽。
這幾天我真是吃不好睡不香,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你瞧瞧我,現(xiàn)在成什么樣了!”
這是朱高燧的聲音,帶著明顯的抱怨。
朱高煦則顯得比較沉穩(wěn),拍了拍弟弟的肩,安慰道:“老三,再忍忍,回頭我?guī)湍愀富视憘€公道,過不了多久父皇自會放你回來?!?
二人邊聊邊往大帳靠近,聲音漸漸消失,隨即帳簾被掀開。
朱高煦偷偷瞄了一眼坐在案前讀戰(zhàn)報的朱棣。
隨后趕緊跪下行禮:
“兒臣朱高煦拜見父皇!”
“兒臣朱高燧拜見父皇!”
朱棣聽到兩人的問候,并未抬眼,只伸出一只手,隨意地指向面前剛收到的那份張懋的密函,同時繼續(xù)專注地看手中的戰(zhàn)報,語氣平緩地道:
“這是剛才應(yīng)天府錦衣衛(wèi)送來的密函,你們看看。”
朱高煦被朱高燧點(diǎn)了一下,身為老二也只能硬著頭皮接過密報。
然而,當(dāng)他看清楚內(nèi)容時,額頭瞬間冒出冷汗,“撲通”
一聲跪倒在地,大聲喊道:
“父親大人,這些亂臣賊子竟敢如此放肆!您讓我?guī)Пヅ珒焊啥妓?,我一定替您將他們斬盡殺絕!”
看到朱高煦的模樣,朱高燧也急忙接過密報查看。
片刻之后,他的臉色變得慘白,與朱高煦的慌亂不同,他顯得更為恐懼,連連叩頭,爬到朱棣面前哀求道:
“父親大人,孩兒真的不知此事!您一定要相信我,李四古雖是我手下,但這事絕對與我無關(guān),一定是他自己所為,孩兒真的毫不知情!”
說著,他涕淚橫流,幾乎泣不成聲。
聽完兩個兒子的話,朱棣從椅子上站起,冷冷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朱高燧,緩緩繞營帳一周,才平靜開口說道:
“這次我親自出征,本想趁我還打得動的時候,讓大明邊疆安寧些,給百姓一些太平日子。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