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金駿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表妹出嫁,禾娘,偏愛金駿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鎮(zhèn)上的麻糖鋪子里,馮銘軒打包了幾樣麻糖,讓默言帶了回去。
至于那只兔子,禾娘送給了虎妞,煮熟了好歹也是葷腥。
鄉(xiāng)下的婦人坐月子,能吃一只雞,吃幾個雞蛋補身子就不錯了。
胡家村的村尾院里,胡老二見了騎馬回來的默言,臉上帶著笑意問道:“默言,禾兒可回鎮(zhèn)上了?”
默言拴好馬,恭敬的抱拳道:“回老爺?shù)脑?,二少爺和二少奶奶都回?zhèn)上了!”
胡老二滿意的點點頭。
女兒久久沒有懷上外孫,女婿能陪著她一起回鎮(zhèn)上,就說明小兩口沒有因為小娃子的事拌嘴。
妻侄女出嫁,禾兒送不送禮其實都不打緊,幾個月沒看見女兒了,胡老二是借著這個由頭看看女婿和女兒過得好不好?
聽鎮(zhèn)上的人說西城門外的山上有座求子廟很是靈驗。胡老二在鎮(zhèn)上打探清楚了,他等下個月初一,去廟里上上香,細算起來,也沒幾天了……
黃家村的黃秀娘出嫁,這排場轟動了毗鄰黃家村的幾個山村。
黃秀娘嫁到了外祖家所在的孫家村。孫家村坐落在半山腰上,家家只有山地,沒有水田。
秋分的媳婦孫氏,孫二丫的娘家也是孫家村的,秀娘的婆家,剛好是孫氏的二叔家。
只是二叔早死,是二嬸拉扯堂弟、堂妹長大的。堂弟孫五郎十八歲了,面相長得很英俊,瘦瘦高高的,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
秀娘住在外祖母家,時間久了,村里的適婚兒郎都尋借口去外祖母家借東西,實則借東西是假,一借一還有兩次機會見到秀娘。
與愛笑的秀娘搭上一句話,看看秀娘才是真正的目的。
外祖母吩咐小兒子把外孫女送回黃家村,女娃子長大了,一家有女百家求,外孫女的終身大事應(yīng)當是女婿和女兒說了算!
來外祖母家的諸多小郎君中,獨獨沒有孫五郎。
不是孫五郎不喜歡秀娘表妹,實則是他家太窮了,他覺得配不上秀娘,秀娘值得家境好的郎君。
秀娘暗中卻把孫五郎惦記上了,她回家的前一晚,讓表妹英娘偷偷的交給了孫五郎一個手帕。
有了秀娘送的手帕,孫五郎前所未有的膽大了!他挑上一擔麥子賣去了鎮(zhèn)上的糧鋪,買了一壇酒、兩包紅糖、一包麻糖請了兔兒嶺鎮(zhèn)的王媒婆,去了黃家村說媒……
親事很順利的說成了,大舅娘孫氏對孫五郎知根知底,勤勤懇懇的孩子早早擔起了家中的擔子,這樣的女婿踏實過日子,黃大舅沒什么不滿意的。
黃大舅擇婿的標準就是勤勞能干,都是在地里刨食過活,能說會道倒是其次。
孫五郎家唯一的缺點就是窮,院子破了些,泥坯房子舊了些,家里還沒有像樣的家具。
黃大舅認為這些都不是事兒,一番吩咐后,一水帶著兩個弟弟去了準妹夫家。
院子重新修繕,舊泥坯房子下地后重新建起,蓋上了青瓦,刷上了白白的石灰水,就是嶄新的院子和新家!
秀娘出嫁的這天,胡老二一大早就駕著騾車等在麻糖鋪子外面,捎上女婿和女兒一起前往黃家村。
胡老二穿著深褐色的棉布襖衣襖褲,厚底棉鞋,發(fā)髻也只是用烏木籫子籫發(fā)。
阿爹不是喜歡張揚的性子,禾娘給阿爹做了不少衣服,棉布衣居多。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禾娘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偏愛金駿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偏愛金駿眉并收藏禾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