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金駿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好友來訪,禾娘,偏愛金駿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云城是一座繁華的古老城池。
云城四季分明,春日里繁花似錦,夏日里綠樹成蔭,秋日里金風送爽,冬日里雖然沒有白雪皚皚,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此時正是云城的初夏時節(jié),城中的東大街是一條熱鬧非凡的長街,街道兩旁店鋪林立,酒館、茶肆、綢緞莊、藥鋪……各色招牌高高掛起,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而在長街的盡頭,有一座古樸典雅的醫(yī)堂,名為“回春堂。”回春堂已有數(shù)百年傳承,歷經(jīng)風雨,見證了無數(shù)生命的起落。
回春堂的匾額高高懸掛在大門上方,那“回春堂”三個大字筆力遒勁,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力量。
醫(yī)堂的布局風格古色古香,青磚黛瓦,雕梁畫棟,后院曬滿了各種藥草,藥香彌漫。
醫(yī)堂內(nèi),精致的暗紅色藥柜擺滿了三面墻壁,每一個小柜上都標明了里面的藥材名稱。
劉逸凡帶著劉備,從城西的家走到城東的“回春堂”,外出游歷一年,走過大江南北,再次回到云城,他的心里安定下來了。
他堅定了傳承祖輩留下來的“回春堂”的想法,特別是好友馮銘軒成親了,他也不能蹉跎光陰了。
喝了好友馮銘軒的喜酒,還是他親手釀的良緣紅,吃了他琢磨出來的麻糖,劉逸凡感慨良多。
如今,回春堂的坐鎮(zhèn)者是劉逸凡的父親劉灝宇。
劉灝宇年過四十,面容清瘦,蓄著山羊須,眉目間透著一股沉穩(wěn)之氣。他的醫(yī)術精湛,無論是疑難雜癥還是尋常小疾,只要經(jīng)過他的診治,總能藥到病除。
每天,慕名前來求醫(yī)的病患絡繹不絕,從辰時到未時,他都坐在大堂里看診。
劉灝宇總是耐心地為每一位患者把脈,問診,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讓求診的病人在病痛中也能感受到一絲溫暖。
繁華的云城,富人們來求診,對診金自然沒有什么壓力。
每每遇到貧窮的農(nóng)人進城求醫(yī),劉灝宇診斷后,都會少收一些醫(yī)藥銀錢。
遇上病入膏肓的病人,他也會委婉的勸告他們的家人,盡量讓病人吃好一點,吃飽一點,至于開藥,吃了也無濟于事,何苦再白花冤枉錢…
農(nóng)戶在地里刨食,幾兩銀子的藥錢就會逼得他們賣田賣地,能診治的他竭盡所能,回天乏術的病患,他就盡量替他們早做打算。
回春堂不僅在云城聲名鵲起,周邊的縣城每天也有慕名而來求醫(yī)看診的!
劉逸凡環(huán)顧一圈大堂內(nèi),更加堅定了信念…
兄長去了別的縣當上了縣丞,偌大的回春堂,只能靠他來發(fā)揚光大了,幾輩子祖宗的心血,不能毀在他的手中。
回春堂里的伙計和坐堂大夫有條不紊的看診抓藥,病患有序排隊。
進入回春堂的劉逸凡在心里默默的背起了湯頭歌…
認識草藥、背誦醫(yī)理、望聞問切他都學過了,也都背熟了。一年多的游歷,他一路走來幫數(shù)不清的人看過診,這次回家同父親好好的學習一段時間,他準備在回春堂坐診了。
只是今日,他還要去拜訪好友。
馮弟剛成親,分府單過,他要當城北馮宅的第一個客人。
昨日晚間,劉備送去了拜帖,好友當時就寫了回帖。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禾娘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偏愛金駿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偏愛金駿眉并收藏禾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