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3章 地理朕熟?。?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理朕熟?。?
地理朕熟?。?lt;/p>
朱翊鈞聲音在前殿回響,殿內(nèi)一片寂靜。</p>
“陜甘總督曹公,甘肅巡撫徐渭文長先生,布政使徐貞明徐先生,還有其他諸位在西北任職的官員,向朕上疏,里面提到最多的就是西北苦。</p>
尤其是陜西以北和以西、寧夏以南、甘肅全境,天旱地貧,百姓們在饑寒交迫中,苦苦掙扎?!?lt;/p>
朱翊鈞的聲音洪亮爽朗。</p>
“朕就問他們,西北為什么這么苦?他們總結(jié)了很多原因。</p>
★ттkan★c○</p>
天旱少雨,草木稀少、水土流失,溝渠失修、形同荒廢.有天的原因,有人的原因。那朕就跟他們說了,我們要跟天斗,跟人斗,要為西北百姓斗出一個物阜民豐來。</p>
于是曹公、文長先生、徐先生,數(shù)百上千的官員,在西北挖溝掘渠、修建水塘,植樹造林、疏浚河道,大興水利、精耕細作。</p>
事在人為,有他們在西北辛勤勞作,篳路藍縷,西北貧瘠總有變好的一日?!?lt;/p>
“朕遠在京師,也要為西北出謀劃策。要政策給政策,要人才給人才,要錢糧給錢糧,朕和內(nèi)閣張相,殫精竭力為西北提供一切幫助。</p>
朕和中樞不能止步于此,我們還應(yīng)高屋建瓴,方可運籌帷幄,籌劃未來。這些時日,朕一直在想,西北為什么這么苦?</p>
要知道漢唐時的八百里秦川,是帝王基業(yè)。</p>
河西在漢武時被霍嫖姚收復(fù),成為征戰(zhàn)匈奴、遠征西域的重鎮(zhèn);寧夏、陜西北邊是朔方鎮(zhèn),是前唐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柱石。</p>
就算到了前宋,先是抗擊金國的重要戰(zhàn)場,而后又成了金國抗擊蒙元的重要戰(zhàn)場。</p>
怎么到了國朝,就破落成這個樣子,朕百思不得其解。”</p>
眾人被朱翊鈞的話帶進去了,不由自主地陷入思考。</p>
是啊,為什么成這個樣子了?</p>
拳打北方匈奴、腳踢西邊月氏,打突厥、滅叛軍,漢唐時多猛的一西北漢子。</p>
前宋西北弱,可是西軍跟西夏,后來又跟金國、蒙元來回地打,有輸有贏,沒怕過誰。</p>
怎么到了國朝,突然就虛弱成這個樣子了?</p>
風(fēng)一吹就要倒,還苦得跟鹵池里泡大的一樣,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p>
大家邊聽邊想,腦子里滿是各種想法,可是每一種想法推到最后都陷入死胡同。</p>
不對!不是這個原因!</p>
想來想去,想不到根本原因,大家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朱翊鈞,期盼著從他嘴里得到答案。</p>
“朕冥思苦想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西北在國朝變得如此脆弱和貧苦,主要原因之一是天氣。天氣在不斷地惡化,翻閱史書,朕國朝時的天氣跟漢唐時的天氣截然不同。</p>
漢書唐史有記載,西北夏季多則十五場雨,少則也有五六場雨。國朝呢,整個夏季能下三場雨,算是好的了。</p>
這怎么能行?前唐夏季關(guān)中下雨一少于三場,就會出現(xiàn)干旱災(zāi)荒,皇帝百官就要去東都,河南洛陽就食。</p>
現(xiàn)在西北整個夏季只下一兩場雨,已經(jīng)干旱到了極點,這樣惡劣的天氣,確實讓西北疲憊不堪?!?lt;/p>
朱翊鈞說話語氣還是那么沉穩(wěn),“我們沒有辦法強求老天多下雨,那就只能在水利設(shè)施上多加功夫,盡可能地利用好每一滴水</p>
這些事情,正是文長先生、徐先生在西北做的。</p>
除了這個原因,朕還發(fā)現(xiàn)另外一個原因?!?lt;/p>
胡宗憲、張居正、趙貞吉等人露出驚喜之色,我就知道肯定還有其它原因。</p>
其他眾人也是精神一振。</p>
大家或多或少都聽朱翊鈞上過課,《政治經(jīng)濟學(xué)》,《組織行為學(xué)》,《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甚至還有《數(shù)學(xué)講義》和《學(xué)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p>
天文地理,格物算學(xué),經(jīng)濟哲學(xué),皇上無所不會啊。</p>
“什么原因?”朱翊鈞掃了一眼眾人,提出一個問題:“在此之前朕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上海為什么能如此興盛?”</p>
張居正馬上答道:“因為它的地理位置,通江達海。”</p>
“對,通江達海。關(guān)鍵在于通字。流水不腐,你們都聽過朕給你們講過課,財富在流通過程中,會以各種形式倍增。</p>
搞活經(jīng)濟,關(guān)鍵就在一個活字。</p>
此前西北在漢唐興盛一時,因為它西通西域,北接漠南,東貫中原,南連川蜀。中原的瓷器、漠南的牛馬、川蜀的茶葉、西域的香料,通過西北轉(zhuǎn)運,販賣各處。</p>
河西走廊,成為一條血管,源源不斷地為西北輸送鮮血。</p>
可是國朝的西北?”</p>
朱翊鈞站起身來,在地圖找到河西走廊的位置,有手指指著。</p>
“西邊哈密衛(wèi)丟失,河西走廊與西域徹底斷絕。北邊先是瓦剌,后是韃靼,最后是土默特部,南邊是一盤散沙的烏斯藏。</p>
西、北、南,哪里都去不了,只有東邊這唯一的通路。西北在國朝成了死胡同,兩百年下來,它成了死水一潭,經(jīng)濟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只能靠天吃飯,勉強混個肚飽。</p>
這兩百年,西北天氣變化,一年比一年干旱。對抗干旱,需要去修溝渠水塘,興水利而保田產(chǎn)。需要植樹造林,興綠化而保水土。</p>
偏偏這兩樣需要投入大量的錢財。</p>
西北成了死水,逐漸失去造血功能,沒有充分活力的經(jīng)濟去補血,只能勉強糊口的西北百姓那有余力去興水利植林?</p>
水利荒廢,草木稀疏,使得農(nóng)耕更加艱難,日子越過越苦,陷入到難以解開的死結(jié)之中。因此,要想讓西北重新煥發(fā)活力,必須讓它通起來。</p>
如何通?當(dāng)然就是打通西邊的通路?!?lt;/p>
朱翊鈞挪了幾步,手指指到了歸化城一帶說道:“俺答汗此前為何渴望與我大明開邊互市?因為此事與他有大利!</p>
他遠征金山,大敗瓦剌部,打通了大青山到金山的通路,能把我大明的貨品轉(zhuǎn)賣去西域,一個轉(zhuǎn)手能獲十幾倍、幾十倍的暴利,俺答汗當(dāng)然是愿意。</p>
俺答汗做轉(zhuǎn)手買賣都這么賺錢,我們大明直接來做這個生意,能不能賺錢?”</p>
朱翊鈞右手狠狠往下一劃:“肯定是賺爆了!</p>
通往西域的商路打通,我們在西北開設(shè)工廠,紡織棉布廠,瓷器廠,羊毛呢絨廠,肥皂香水廠,白糖廠,我們用蒸汽機工業(yè)化生產(chǎn),成本極低,販賣到西域去就是暴利。</p>
打通了西域,后面還有河中,阿富汗,還有波斯奧斯曼,西邊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是我們的聚寶盆,搖錢樹。</p>
我們現(xiàn)在海路要打通,陸路也要打通,我們要把大明的貨品賣到全世界去,再從全世界收集資源以富我大明!”</p>
“好!”眾人熱烈地鼓掌。</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