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狠手的張居正
下狠手的張居正</p>
張居正聞聲抬起頭,看到李春芳站在門口,連忙放下筆,從書案后面站起來,拱手相迎道:“元輔來了,快請坐?!?lt;/p></p>
見他如此客氣,李春芳一時不好再發(fā)火了,氣呼呼地走進屋里。</p></p>
張居正站在門口,嚴厲的目光掃了一圈。</p></p>
聞聲聚在走廊上圍觀看熱鬧的書辦小吏們,嚇得脖子一縮,紛紛回去自己辦公室里。</p></p>
周圍頓時變得空蕩寂靜。</p></p>
張居正對門口的長隨說道:“上茶,然后看住了,不準任何人靠近?!?lt;/p></p>
“是?!?lt;/p></p>
張居正在門口從長隨手里接過茶杯,雙手捧著,親自擺到李春芳桌邊,朗聲問道:“元輔,何故生這么大的氣?”</p></p>
“叔大啊,當下什么時機,你知道的,何必火上加油?”</p></p>
“元輔,何為火上加油?”</p></p>
李春芳拿出那本吏部題本,甩到桌子上,怒氣沖沖地說道:“你們吏部出了這么一份題本,借口考成不合格理由,停了兩百三十一位京官的職。</p></p>
看看里面有誰,王遴、丁士美、郜永春、程文義、李宥、趙中義、張翀、董傳策張叔大,你想干什么!”</p></p>
張居正也不藏著掖著了,“子實兄,很簡單,叔大不想讓這些人參加二月初一的朝會,不想讓他們在皇上?</p></p>
叔大,你這是自絕于士林!”</p></p>
張居正嘆了一口氣,“子實兄,你到現(xiàn)在還心存僥幸啊。我卻是一絲絲僥幸都沒有了。推行新政,已經進入到你死我活的場面了?!?lt;/p></p>
李春芳一愣,很驚訝張居正居然把情況說得如此嚴重。</p></p>
“叔大,你為何這么說?”</p></p>
張居正起身,從書架里取出幾本書,走回來遞給李春芳。</p></p>
“子實,你看看?!?lt;/p></p>
李春芳接過來一看,是幾本話本書,再看封面上的書名,臉色不由一變:“《徐侍郎報應記》、《張閣老華綺錄》、《西苑春夢》。</p></p>
這.這是什么?”</p></p>
張居正臉色難看地說道:“《徐侍郎報應記》,說某朝有位徐姓侍郎,心胸狹窄,睚眥必報。落難時曾經被某佛剎知客僧輕視奚落,于是懷恨在心。</p></p>
后入胡督憲幕府為友,逐漸飛黃騰達。某一日夜宿杭州某名妓家中,悄悄竊得她的一只繡花鞋,然后呈到該督憲跟前,說是從某佛剎某知客僧僧房里搜出。</p></p>
該督憲不分青紅皂白,下令把該僧人抓捕,斬殺于轅門外。</p></p>
后該侍郎平步青云,官至侍郎,還討得美人為續(xù)弦,十分得意。不想某日回家,突然隔著窗戶,看到其妻與一英俊僧人相擁在一起,嬉鬧調情。</p></p>
徐侍郎勃然大怒,拔出腰刀沖進去,卻發(fā)現(xiàn)房里只有其妻,不見僧人。質問其妻,卻不明其究。</p></p>
過了幾日,徐侍郎回家,猛然發(fā)現(xiàn)其妻與那位英俊僧人同眠于床榻之上。見此情景,徐侍郎怒不可遏,拔出佩刀殺死奸夫淫婦。</p></p>
被聞聲趕到的丫鬟仆人拉住徐侍郎,這才發(fā)現(xiàn)床榻上只有其妻尸體,僧人不見蹤影。</p></p>
殺了人的徐侍郎被胡督憲包庇,給其妻胡亂報了個染病暴斃之名,匆匆下葬。沒過多久,又取了一位年輕貌美女子為妻,繼續(xù)逍遙快活。</p></p>
后府上來了一位游方高僧,告訴徐侍郎,這才知道是被冤死的僧人前來報仇。</p></p>
此乃《徐侍郎報應記》,石麓公,你說這位徐侍郎是誰?那位不問青紅皂白濫殺無辜、又徇私包庇的胡督憲又是誰?”</p></p>
李春芳臉色凝重地答道:“徐文長,胡汝貞!”</p></p>
張居正繼續(xù)說道:“《張閣老華綺錄》,說某朝有位張閣老,人稱江陵神童”</p></p>
李春芳聽到這里,不由愣住了。</p></p>
說得這么明顯,你怎么不直接指名道姓??!</p></p>
“此閣老一頓午餐,廚房做了一百多道菜,水陸齊全,耗費上百金。張閣老卻拿著筷子坐在那里說,素淡簡陋,無從下筷。</p></p>
又此閣老最是怕熱,暑夏夜晚最是難熬,往往被熱得徹夜難眠。于是有地方某巡撫,獻上一件竹夫人。說是用百年的湖廣湘妃竹,精制而成,周邊遍飾天山墨玉,耗費千金。</p></p>
閣老抱著竹夫人入睡,再酷熱的暑夜,也猶如冰雪仙子在懷,酣暢通宵。石麓公,寫得如此明顯,此位張閣老是誰,不言而喻了吧?!?lt;/p></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