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御史,朕就是萬歷帝,破賊校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御史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御史</p>
禮部尚書高儀急匆匆地走進戶部衙門里,見到他的人連忙站到路邊,拱手恭聲道:“見過高尚書?!?lt;/p></p>
高儀提著前襟,一路點著頭,穿門走廊,很快來到戶部最里面的簽押房里,直接闖了進去。</p></p>
剛才有小廝在前面飛奔來報信了。</p></p>
“新鄭公,出事了!”高儀一進門就咋咋呼呼地說道。</p></p>
高拱放下文卷,轉出書案,請高儀坐下,叫下人奉茶。</p></p>
“出什么事了?讓南宇公急匆匆地從禮部跑到我戶部?!?lt;/p></p>
高拱現(xiàn)在不用為銀子發(fā)愁,又逐漸在朝堂上重新站穩(wěn)腳跟,開始推行他心中的“新政”,諸事順利,自然心情不錯。</p></p>
“報恩寺的事?!?lt;/p></p>
“那件事,”高拱嘴巴撇了撇,不屑道,“此事拙劣得老夫都不想提。”</p></p>
任何真正了解朝局實情的人,都不會信坊間謠傳,說報恩寺幕后黑手是太子,為了鏟除唯一的競爭者三皇子。</p></p>
太子是先王妃所出,真正的嫡長子,根正苗紅!三皇子只不過是庶子,你拿什么跟人家爭?再說太子殿下手里的權勢,真要弄三皇子,他也活不到今天??!這就好比某人舉報大宗師拿著劍要殺他,人沒殺著還把劍給舞掉了。</p></p>
高儀鄭重地說道:“有下文了!”</p></p>
“出后招了?”</p></p>
“是的。上午有人自稱是兇犯張二雄的兄長,張大雄,拿著張二雄留給家里的書信到五城兵馬司,找當值的巡城御史出首?!?lt;/p></p>
高拱反應很快,敏銳地問道:“當值的巡城御史是誰?”</p></p>
“楊四知?!?lt;/p></p>
“楊四知?”</p></p>
“嘉靖四十一年進士,在地方歷任過三年,而后授都察院監(jiān)察御史,年初出任巡城御史。”</p></p>
“嘉靖四十一年進士,那他的座師該不會是松谷公吧?”</p></p>
“正是現(xiàn)在的閣老陳公?!?lt;/p></p>
聽說此案突然涉及到閣老陳以勤,高拱不淡定了。</p></p>
這位跟他同為裕王府侍講,多年的舊同僚。</p></p>
高拱眼睛微微瞇起,目光如電如劍,過了許久才緩緩說道:“陳逸甫愚忠??!”</p></p>
高儀馬上明白他話里的意思。</p></p>
陳以勤入閣后,上了《謹始十事疏》,提出定志、愛民、崇儉、用人、接下、聽言及攬權等十事建議,頗得嘉靖帝和朱翊鈞贊許。</p></p>
等到隆慶帝即位,他又上《勵精修政四事疏》,深得朱翊鈞的贊許。</p></p>
高拱和高儀心里有數(shù),陳以勤的四事疏實際是“攬權”一事的延伸,他請求君上修德明理,然后收攬權柄,定略行策。</p></p>
過了一會,高儀徐徐說道:“松谷公,上《謹始十事疏》和《勵精修政四事疏》,披肝膽,觸忌諱,盡言他人所斷舌不敢道者。”</p></p>
高拱看了他一眼,悠然說道:“老夫與他同在裕王府為臣,平日交情不錯,但有些理念卻截然不同?!駷橹?,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老夫說他有點愚忠?!?lt;/p></p>
高儀知道高拱的意思。</p></p>
他高拱心存大志,要建不世之功,當然要攬權了。從哪里攬?當然是從同僚,從皇上手里攬。</p></p>
陳以勤勸君上攬權,可不就跟他背道而馳了嗎!</p></p>
愚忠?</p></p>
這話有點意思,岳飛算不算愚忠?高儀看到高拱目光閃動,知道他心里起了想法。</p></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朕就是萬歷帝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朕就是萬歷帝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