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3章 《體溫單的謊言》,醫(yī)河長路,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體溫單的謊言》
發(fā)熱門診的紫外線燈在凌晨三點投下青白的光,像塊冷硬的膏藥,貼在斑駁的墻面上。顧承川的防護服堆在椅背上,汗堿在腰部結出鹽花,像道未愈合的傷口。水銀體溫計在掌心滾了半圈,38.7c的刻度像道灼痕,比 ct 片上的磨玻璃影更刺眼。
他盯著電子體溫單上的 “36.5c”,指尖在鍵盤上懸了三秒,紅筆工具調出時,屏幕光在護目鏡裂痕上碎成光斑。光標在 “心尖軟肉區(qū)” 診斷欄畫了個圈 —— 精準得可怕,和 2003 年非典時期,李建國用紅筆在他體溫單上畫的位置分毫不差。那年老主任高燒 39c,交班時卻拍著他的肩膀說:“年輕人體溫高,正常?!?護目鏡裂痕里,他看見自己的指尖在發(fā)抖,像在臨摹二十年前的謊言。
沈星遙的保溫桶還冒著熱氣,牦牛繩在桶把上晃出細碎的影,繩結摩擦聲輕得像雪粒落地。顧承川掀開蓋子,青稞粥的麥香混著過氧乙酸的氣味,熏得護目鏡蒙上白霧。他故意把尾音拖得很長:“小陳 ——” 聲音撞在隔簾上彈回來,“把機械臂的‘呼吸縫’參數(shù)再調 0.1 毫米!心尖軟肉區(qū)需要更多震顫緩沖?!?這話既是醫(yī)囑,也是暗號,他知道年輕人會從語氣里聽出 “別過來”。
體溫計被塞進消毒液浸泡,水銀柱在玻璃管里慢慢回落,像退潮的海水,卻退不回安全的刻度。顧承川摸出棗核針,針尖在掌心按出紅印,痛感讓他想起 1998 年洪水:李建國把最后一片退燒藥塞進他手里,自己卻用濕毛巾敷著額頭縫合,紗布在額角浸出個冷硬的圓。此刻他的頸側淋巴結腫得像顆棗核,藏在 N95 口罩的陰影里。
“顧老師,” 小陳的頭從隔簾縫里探出來,年輕人的護目鏡上沾著標本瓶的冷凝水,像哭過的痕跡,卻在看見他時迅速抹了把臉,“您聲音怎么啞了?” 顧承川笑笑,喉結在口罩下滾動,像吞了顆碎玻璃:“昨晚教你調參數(shù)時喊太大聲,” 指腹敲了敲電腦屏幕,裂鏡片把 ct 影像割成兩半,“過來看看這個震顫曲線 —— 和鎮(zhèn)沅那位阿婆的心肌走向完全吻合?!?
沈星遙的微信彈窗跳出:“卓瑪說,青稞粥要配著棗核針的故事?!?她盯著對話框,想起在青海,卓瑪用牦牛骨針為他縫補白大褂,針腳歪扭卻結實,像道溫暖的傷口?,F(xiàn)在那根骨針躺在舊物箱里,和口袋里的棗核針隔著三十年光陰,卻同樣帶著體溫。
凌晨四點,顧承川靠在值班室墻上,保溫桶里的青稞粥涼成塊,貼在不銹鋼內(nèi)壁上。他摸出手機,相冊里小陳第一天實習的照片跳出來:年輕人對著 3d 打印模型練習縫合,棗核針在掌心焐得發(fā)亮,像握著顆小太陽。那時他說:“真正的醫(yī)者,要讓針先學會體溫?!?現(xiàn)在他的體溫在防護服下燃燒,卻要把小太陽留給更年輕的手。
紫外線燈突然閃爍,顧承川的影子在墻上搖晃,像面即將傾倒的旗。他摸出李建國的老筆記本,1998 年的防汛記錄頁上,紅筆寫著:“體溫單上的數(shù)字會撒謊,掌心的溫度不會?!?這句話被他用紅筆圈了七遍,墨跡透到紙背,像道永不愈合的縫。
最終,他在值班日志上寫下:“今日心尖軟肉區(qū)保護措施:1. 調參數(shù);2. 隱體溫;3. 護新人?!?字跡被汗水洇開,每個字都帶著顫抖,卻比任何電子簽名都更堅定。棗核針在口袋里輕輕作響,和他的心跳共振,像在應和這份特殊的醫(yī)囑 —— 有些謊言,是醫(yī)者給生命留的呼吸縫,是掌心跳動時,比任何數(shù)據(jù)都更真實的溫度。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醫(yī)河長路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醫(yī)河長路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