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似有故人來,清都仙緣,可與語,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采珠待小公主熟睡下,輕手輕腳半掩了窗戶放下厚簾子,出得水榭,看看外面日頭暖和風色輕柔,便示意兩個小宮女小心守著水榭,自己往太液池邊系小舟之處而去。
方才她見今年的新荷葉長得甚好,心道不如趁這個空兒去采幾片來做個荷葉糕,小公主醒來正是用點心的時候。
新上來的荷葉清香宜人,配了暖胃養(yǎng)人的茯苓粉和棗泥,也許小公主能多吃幾塊。
說起吃食,采珠倒是想起自家鄉(xiāng)里,有葉如荷葉之芋艿亦名為“蕖”,粉糯香軟,更為養(yǎng)人。
小公主乳名定下來時,采珠一時覺著好玩,忍不住說了這個“蕖”的土義,說完不等銀藍姑姑眼色橫過來,自己就先后悔了。
出塵凌波的芙蕖仙子,哪能拿泥里土生土長的芋頭來比!
皇后娘娘卻絲毫未怪她冒失多話,反倒舒了一口氣,道:
“民間不是常言賤名兒好養(yǎng)活!我家幼蕖就當芋頭一般養(yǎng),討個好意兒,可就更能養(yǎng)得住呢!”
周遭侍奉之人跟著個個夸好,采珠也真心覺得,要是太液池里的仙荷能沾上泥芋頭的土氣,也許就真的能養(yǎng)好呢!
可是,小公主這般嬌養(yǎng)著,哪有芋頭的半分潑健,現(xiàn)在還是如池子里的瘦梗小葉兒,伶仃得令人心疼。一想起來,采珠的心都揪得緊。
水榭四周綠意圍拱,微風輕動簾櫳,荷香若有若無,柳蔭里有數(shù)聲黃鶯兒軟語。
水榭內繡榻上,小公主正睡得香甜,睫毛上猶帶一絲水光。
兀的,室內有氣流輕卷微漾,一時如雨霽煙消,一股極淡的青色光煙散開后,榻旁竟然憑空閃現(xiàn)出一人來,正是長安市上花錢買古的那位青衣公子。
在一般人看來,室內自然只有一個熟睡的小女娃,不過他卻能看到,這女娃神魂之中,猶有一道他熟悉的虛影。
這青衣公子凝視那道虛影半晌,微喟一聲,手上凝了個法訣,正要打出去,卻見小公主頭上現(xiàn)出一道光華來。
光華里一位紅衣女子盈盈飄下,韶華年紀,麗色絕倫。
兩人面面相對,一時俱各無言。
半晌,那青衣公子才吶吶開了口:“這大唐國長安城,果真是南瞻部洲中少有的繁華錦繡地……”
這公子在長安市上,何等清冷風華,如此俊逸人物,不說是錦心繡口,也該是談吐自若罷。
不曾想一開口,風儀全失,不懂寒暄,未問平安,竟是來了這么沒頭沒腦的一句,說了這一句之后,又若噎住一般,語聲竟就斷了。
那紅衣麗人神色似喜似悲,莫名難辯。他在附近之時她已有所感,待他現(xiàn)出身來,便已知不必藏身。
雖已失往日神通,但她就是有隱隱的感應,似乎就是知道,他有一日會出現(xiàn)在他面前。
舊事已隔多年,故人跨越了重重山海來見,諾多年悲歡恩怨一瞬間從心頭流過,不知他是來追舊愛、抑或是尋前仇?
此前多年苦挨時,亦設想過,倘若再相見,他若這般、那般,她該如何應對。
卻未想到,未想到真正見了面時,自己預想的種種應對之語盡化烏有,更未想到他竟是這般開場。
她心頭酸楚,低聲道:“石頭哥哥,你終是找來啦……
“這些年了,你還是這般不會說話……”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清都仙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可與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與語并收藏清都仙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