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書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何其難,大明,我來了!,一蓑煙雨任書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zhuǎn)眼,深秋已至,落葉無聲。
御花園,凝香亭內(nèi)。
石桌上的紅泥小火爐上,一個精致的小銅壺咕嘟咕嘟的冒著水汽,石桌旁,站著一個身材有些消瘦的官員,他的臉上隱約還有一條疤痕。
“皇上,以上就是臣這半年來在南直隸等地的所見所聞,臣已整理成案,呈送了內(nèi)閣。”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奉旨查察揚州一案的欽差大臣于謙。
“這半年來讓你巡撫南直隸,辛苦了?!敝炱铈?zhèn)看著有些蒼老的于謙笑道。
“這都是臣應(yīng)該做的。”于謙正色道。
“坐,朕有些事情要和你說。”朱祁鎮(zhèn)指了指一旁的石凳。
“謝皇上?!庇谥t行禮。
“浙地一事,你做的不錯,朕自有封賞?!敝炱铈?zhèn)看了看于謙臉上的傷疤,緩緩開口道。
于謙的臉頰抽動幾下:“臣……”
“吞吞吐吐,這可不像你于謙的性格!”見于謙欲言又止,朱祁鎮(zhèn)打趣道。
于謙老臉一紅,尷尬的笑了笑:“皇上,臣此次奉旨巡撫南直隸等地,深感吏治之重,臣斗膽諫言,請皇上即刻開始吏治革新,正本碩源,還大明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聞言,朱祁鎮(zhèn)敲擊石桌的手指頓了頓,隨即嘆了口氣:“唉,吏治革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說著,從一旁的一堆奏折中抽出了一份放在于謙面前又道:“這是內(nèi)閣前幾個月就擬好的吏治革新條陳,你看看吧?!?
于謙拿起奏折,翻看起來,不多時,他又放下奏折:“皇上以為可行?”
“你先說說,內(nèi)閣的這份條陳如何?”朱祁鎮(zhèn)反問。
“臣以為這份條陳雖然在打破既得利益壁壘、建立量化考核標準、強化朝廷垂直管理有所加強,可臣以為還不全面,或者說并未觸及根本?!庇谥t道。
“哦?仔細說說?!敝炱铈?zhèn)笑道。
于謙沉吟片刻,昂然抬頭道:“皇上,臣以為從古至今,歷朝歷代推行吏治改革無非有五個原因:
其一,財政危機與民生壓力。國朝一旦承平日久,必然會出現(xiàn)賦稅流失與國庫空虛,為何?因為國家承平日久,必然會出現(xiàn)文恬武嬉,文官為一己之私不斷大肆貪污納賄,地方豪強士紳為家族利益,不斷擴充土地,壓榨百姓,日積月累,國家財源幾乎全都掌握在地方豪強士紳手中;
而武將呢,因為沒有仗打,就沒了進身之資,他們就會侵吞糧餉,不斷中飽私囊,豢養(yǎng)私人武裝,長此以往這些人眼中就沒了朝廷,沒了皇上,他們只為家主賣命,而絲毫不顧及國家和君王?!?
聽罷,朱祁鎮(zhèn)點點頭,示意他繼續(xù)說下去。
“其二,官僚體系功能衰退。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行政效率低下,故宋的冗官冗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二,選官制度的異化,”
說到這,于謙看了看皇帝的臉色,見皇帝面色如常,繼續(xù)說道:“皇上進行教化改革,臣以為正是基于此考慮?!?
朱祁鎮(zhèn)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知朕者,于卿也?!闭f著,嘆口氣,又道:“國朝立國七十余年,江南世家大族已經(jīng)逐漸開始壟斷朝廷的科舉,魏晉南北朝的慘痛教訓,朕不得不防?。 ?
“皇上深謀遠慮,臣欽佩之至!”于謙動容道。
朱祁鎮(zhèn)卻擺了擺手,揶揄道:“都說你于謙頭鐵,只會和朕硬頂,你這不也會說話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來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蓑煙雨任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蓑煙雨任書海并收藏大明,我來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