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書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回家抱孩子,大明,我來了!,一蓑煙雨任書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zhèn)大婚后的第三天,一場關(guān)乎著大明王朝中原數(shù)省、涉及數(shù)百萬百姓生死的朝會在奉天殿中開始了。
新任治河總督的潘季馴此刻正對著一張巨幅黃河全域圖,對皇帝和群臣講解著他的治河策略。
他已經(jīng)講了將近一個時辰,寶座上,皇帝聽著他的講解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又不住點頭。
而下面的一眾文武大臣們,尤其是文官們則是越聽臉色越難看,武將們似乎聽的有些索然無味,也不知道是年齡大了還是精力不濟,英國公張輔竟然有些昏昏欲睡。
文官們之所以臉色難看,原因無它,就兩個字:“錢、糧”
可誰也不敢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因為站出來反對的人都被皇帝給收拾了,這其中最慘的莫過于內(nèi)閣首輔馬愉了。
如今的馬愉吏部尚書的帽子被擼了,頭上只頂著一個文華殿大學士和內(nèi)閣首輔的空帽子,全無實權(quán),這不,今天他又告了病假,沒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新上任的內(nèi)閣次輔王直就是皇帝的鐵桿支持者,首輔沒來,他這個次輔自然就成了文官們的焦點。
“皇上,諸位大人,通漕于河,則治河即以治漕,會河于淮,則治淮即以治河,會河、淮而同入于海,則治河、淮即以治海?!?
“以河治河,以水攻沙,黃流最濁,以斗計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則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載八斗之沙,非極迅溜,必致停滯?!?
“水分則勢緩,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飽,尺寸之水皆有沙面,止見其高。水合則勢猛,勢猛則沙刷,沙刷則河深,尋丈之水皆有河底,止見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兩旁,則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勢,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
潘季馴的這幾句話讓寶座上的朱祁鎮(zhèn)深以為然,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后世,都把治沙做為治理黃河的第一要務(wù)。
新中國成立至今的幾十年,為了治理黃河泥沙,每年都要在黃河中上游植樹造林,鞏固地表,防止水土流失。
雖然潘季馴沒有提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想法,可朱祁鎮(zhèn)卻早已想到了,在數(shù)月之前他和內(nèi)閣就商議過此事,只是不知這事事后內(nèi)閣推進的怎么樣了。
“潘愛卿所言說到了點上了?!敝炱铈?zhèn)笑著從寶座上站了起來,走出御案又道:“但是潘愛卿,朕問你,黃河的泥沙從何而來?”
潘季馴一愣,這個問題他確實想過,可具體這些泥沙怎么來的,他卻沒有想透。
“臣慚愧?!迸思抉Z紅著臉低下頭,面有愧色道。
見潘季馴吃癟,有些文臣已經(jīng)面有輕蔑之色,甚至在心里已經(jīng)開始大罵這個潘季馴就是個掛羊頭賣狗肉的騙子了。
朱祁鎮(zhèn)擺手繼續(xù)道:“無妨,這個問題等朝會散去后,你自會知道?!?
朱祁鎮(zhèn)走下玉階,看了看黃河全域圖后問道:“朕剛才聽你說束水攻沙首要任務(wù)在于堤防?”
“回皇上,堤壩的堅固程度決定了攻沙的成敗。”說著,潘季馴走到殿門口,指揮著兩個太監(jiān)將幾個木質(zhì)模型抬了進來。
“皇上請看,這是臣這幾日根據(jù)以前筑壩經(jīng)驗命工匠打造出來的堤壩模型?!迸思抉Z指著地上的模型說道。
“防敵曰邊防,防河曰堤防。邊防者,防敵之內(nèi)入也;堤防者,防水之外也。欲水之無出,而不戒于堤,是猶欲敵之無入,而忘備于邊者矣?!迸思抉Z解釋道。
朱祁鎮(zhèn)點點頭,甚至彎腰仔細看起了地上那幾個堤防模型。
“皇上您請看,這是遙堤、縷堤、格堤、月堤。”潘季馴指著地上的模型一一解釋道。
“它們的作用其實就一個,在適當?shù)暮佣谓ㄔ觳煌牡虊?。比如所謂遙堤,是筑在縷堤以外,距河岸較遠處用以防范特大洪水的堤。”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來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蓑煙雨任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蓑煙雨任書海并收藏大明,我來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