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書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章 史昭,大明,我來了!,一蓑煙雨任書海,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光飛逝,秋去冬來。
西北的冬天來的總是讓人有些猝不及防,呼嘯的西北風裹挾著漫天的鵝毛大雪一夜之間覆蓋了整個西北大地。
西北重鎮(zhèn)銀川,寧夏總兵府內(nèi)。
奉旨前來處置慶藩一事的胡濙,卻沒有先去慶王府,而是帶人先來拜見了寧夏總兵史昭。
史昭,明前中期悍將,又有民治之才,永樂年間便屢立戰(zhàn)功,歷任都指揮僉事、涼州總兵官,后因鎮(zhèn)壓土軍首領(lǐng)老的罕有功,到仁宗時,又升任都督僉事;到宣德五年時,曲先衛(wèi)都指揮使散即思邀請北方的蒙古人一起去劫殺西域使臣,史昭聞訊后趕緊帶著參將趙安和中官王安、王瑾等一起過去討伐。散即思當即望風而逃,史昭一行人成功擒獲其黨羽答答不花等三百四十人,馬駝牛羊三十余萬,威震塞外。
宣德七年春天,史昭得以以征西將軍的名義鎮(zhèn)守在寧夏。不久后,北方的孛的達里麻前來犯邊,史昭當即遣兵過去將其給擊退了,戰(zhàn)后因功勞被提拔為都督同知。
正統(tǒng)初年,史昭上書表示寧夏孤懸河外,往東距離綏德多達二千里,一旦有警,別的地方的士兵難以第一時間過來支援,請求在花馬池筑哨馬營,并增設(shè)烽堠,由此明朝西北邊境的邊防力量得到了明顯提升。過后不久,被提拔為右都督。
史昭前前后后在寧夏駐守了十二年之久 總體表現(xiàn)相當不錯,給人一種老成持重的感覺。在其治理下,寧夏邊防力量得到提升,再加上當時敵人整體的勢力都比較衰弱,所以西北邊境方才能夠常年無事。
年初蘭州城下李瑢一把大火將韃子十幾萬大軍趕到了寧夏附近,史昭曾想數(shù)次給李隆去信想一起干那幫韃子,可李隆以無圣上旨意為由給拒絕了,這讓史昭郁悶了許久。
屋外一陣甲葉摩擦之聲傳來,緊接著房門打開,一身寒霜風雪的史昭走了進來。
“哈哈哈,哎呀,胡閣老,實在對不住,軍務(wù)在身,某來晚了?!笔氛颜妈F盔,搓著手哈著熱氣道。
胡濙站起身,笑呵呵的拱手道:“貿(mào)然來訪,是本官唐突了,史總兵莫怪啊,哈哈哈?!?
二人寒暄幾句,自有下人送來暖身的姜茶,史昭一連喝下幾杯姜茶,這才緩緩開口道:“胡閣老此來,是有什么事嗎?”
胡濙往前探了探身子,低聲道:“本官是奉旨前來處理慶藩一事的?!?
不料下一秒,史昭一拍大腿,豁然起身罵道:“那特娘的還等……”
“噓……噤聲!我的總兵大人啊,小心隔墻有耳!壞了陛下的大事?!焙鷿跎先ヒ话盐孀×耸氛训淖齑蠹钡?。
史昭一把推開胡濙的手,嫌棄的用袖子擦了擦嘴,沒好氣的道:“陛下讓你來的?”
胡濙點點頭,從袖中掏出一份密旨遞了過去。
史昭打開密旨,只有簡短的一句話,讓他務(wù)必全力配合胡濙。
至于配合什么,史昭心里清楚,慶藩現(xiàn)在勢弱,但還有三個衛(wèi)的護衛(wèi)軍隊在,雖然這些年一削再削,可慶藩還有三千人的護軍在,這些人不拿朝廷俸祿,完全是由慶藩的錢糧供養(yǎng),他們也不會聽從地方甚至朝廷的命令,只聽命于隸屬的藩王,可以說是他慶王的私兵,雖然戰(zhàn)斗力不如邊軍,可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武裝力量。
所以,胡濙在離開京城時,朱祁鎮(zhèn)就給了他一道密旨,讓他到了銀川后先找史昭,讓他派兵先解決了護軍的武裝后,再解決其他的事。
“陛下還真是惜字如金?!笔氛芽赐昝苤?,見密旨上一個字也沒有提他,有些失望的說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來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蓑煙雨任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蓑煙雨任書海并收藏大明,我來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