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農(nóng)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0章 柔,我在大唐做戰(zhàn)神,一個老農(nóng)民,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二面色鐵青地踏入御書房,那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的表情令人望而生畏。
就在方才,他已然給予了陰妃一次改過自新的契機,然而此刻觀之,陰妃不僅未曾收斂其行徑,反倒愈發(fā)肆無忌憚、變本加厲起來。
立于一旁的張阿難始終低垂著頭顱,但他那雙眼珠子卻如同不安分的老鼠一般咕嚕嚕地轉(zhuǎn)動著,心底暗自思忖道:“哎呀呀,陛下喲!您既未直言相告,陰妃她又如何能夠知曉其中深意呢?如今倒好,您在這里猶如怨婦般長吁短嘆、自怨自艾,這究竟有何趣味可言吶?”
李二怒發(fā)沖冠地宣泄了好一陣子情緒之后,胸口的悶氣總算稍稍得到了些許舒緩。
他喘著粗氣,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轉(zhuǎn)頭看向張阿難,沒好氣地問道:“張阿難,依你之見,陰妃是否愚不可及?這般昭然若揭之事,她居然還能自信滿滿,真不知她究竟作何打算!”
突然被點到名的張阿難,臉上瞬間流露出一絲尷尬與為難之色。在他內(nèi)心深處,其實覺得此時此刻的李二也顯得頗為愚蠢。
畢竟,明眼人都瞧得出陰妃早已成為一顆被舍棄的棋子,而李二卻仍在此糾結(jié)于陰妃種種行為背后的動機緣由。
想來,男人的煩惱之源并非那三千青絲,而是有無蛋蛋之別所致。李二現(xiàn)今腦筋如此不靈光,想必正是因為平日里小腦使用過度罷了。
“陛下,據(jù)微臣觀察,陰妃娘娘近來的舉止頗為異常?。∵@其中是否暗藏玄機呢?微臣斗膽猜測,莫不是那神秘莫測的骷髏殿另有盤算,故意派遣陰妃前來干擾我等視聽,以掩蓋他們更為隱秘且兇險的陰謀詭計?”
身為一名內(nèi)侍,可真是不容易吶!即便心中對某些事已然明察秋毫,也斷不可直言不諱。
往往還得佯裝出一副愚鈍無知的模樣,就像此時此刻,既要引導陛下自行領悟,又不可表現(xiàn)得過于直白,以免令陛下心生不悅。
畢竟,伴君如伴虎嘛!話雖如此,能夠勝任內(nèi)侍一職的宦官們,那可都是太監(jiān)群體里當之無愧的翹楚啦!
李二聽聞此言,不禁微微一怔,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shù)念頭。他眉頭緊蹙,低聲呢喃道:“莫非真如愛卿所言……”
緊接著,只見李二迅速起身,快步走向堆積如山的奏章處。他目光急切地掃視著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書,雙手不停地翻閱查找,試圖從中覓得蛛絲馬跡和有用的情報信息。
不多時,李二便停下手中動作,面色凝重地說道:“果不其然,朕遍尋各地呈上的奏折,竟未發(fā)現(xiàn)有關骷髏殿的絲毫蹤跡。由此可見,那骷髏殿定然正在暗中籌謀著一樁驚天動地、令人毛骨悚然之事!”
侯君集鋃鐺入獄后不久,李二便馬不停蹄地下達命令,要求各地務必對骷髏殿之事提高警惕并密切關注其一舉一動。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至今為止呈遞上來的奏折中竟絲毫未提及有關骷髏殿的半點消息!
面對如此詭異的局面,李二深知其中緣由無非有二:其一,或許所有地方官員皆已被那神秘莫測的骷髏殿暗中收買;其二,則有可能是骷髏殿近期根本未曾有所行動。
對于第一種可能性,李二心中自是有著十足的把握予以排除。并非是因為他過度自負,而是連他這位坐擁天下、權(quán)傾朝野之人都難以做到讓滿朝文武盡歸己用,更何況是如同隱匿于黑暗地溝中的老鼠一般見不得光的骷髏殿呢?
所以,在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李二幾乎可以斷言當下的情形定然屬于后者——骷髏殿暫時按兵不動。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張阿難再次拱手啟奏道:“陛下啊,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大唐正值繁榮昌盛之期。依臣之見,骷髏殿眼下實無興風作浪之機。若他們膽敢貿(mào)然行事,尤其還要為此舍棄陰妃這般重要的籌碼,想必所謀之事必定非同小可。”
短短兩句話,猶如醍醐灌頂般瞬間將當前復雜的朝局剖析得一清二楚,成功地將李二的注意力引向了朝堂之外更為廣闊的天地。
在廣袤無垠的大唐疆域之內(nèi),即便是聲名遠揚、行事詭譎的骷髏殿妄圖興風作浪,他們也難以找到合適的機會和充足的條件來達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要知道,當時大唐規(guī)模最為龐大的勞役活動當屬修筑宏偉壯麗的宮殿了,而除此之外,大部分的人力則投入到了府兵體系之中。
由于大唐對于水利工程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所以并未像前朝那般大規(guī)模地征調(diào)民力去開展相關建設工作,從而使得可供調(diào)配的勞役數(shù)量并不充裕。
而且,在道路修建方面,大唐同樣表現(xiàn)得興致缺缺。顯然,這是汲取了曾經(jīng)被譽為“建設狂魔”的隋朝所帶來的深刻教訓,畢竟隋朝時期大興土木,各類大型工程項目層出不窮,給民眾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也讓后世對這類浩大工程心生忌憚,產(chǎn)生了一定的心理陰影。
正因如此,在大唐建國初期,整個社會呈現(xiàn)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yè),人口數(shù)量更是以驚人的速度迅猛增長。
不得不說,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前隋所遺留下來的種種益處。想當年,隋朝那位有著基建狂魔之稱的隋煬帝楊廣肆意揮霍國力,大肆修建各種基礎設施,雖然此舉在當時引發(fā)了諸多問題,但卻為后來的大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的大唐哪怕選擇安于現(xiàn)狀,甚至可以說是“躺平”,依然能夠坐享其成,收獲一份堪稱完美的成果。
“那么,除了大唐這片疆土之外……”心憂天下的李二陛下迫不及待地移步至那幅巨大的地圖跟前,目光急切地掃視著上面標注的每一個角落。
“目前薛延陀的發(fā)展勢頭頗為迅猛,不過此前已遭房二重創(chuàng),元氣大傷。估計在短期內(nèi),他們頂多只能牽制住我朝北方邊境的部分兵力罷了?!?
李二一邊說著,一邊伸出手指向地圖上薛延陀所在的地盤,他的神情略顯陰沉,似乎正在思考應對之策。
高句麗近些年來其國力已然呈現(xiàn)出明顯的衰落態(tài)勢,盡管隋煬帝多次興兵征討卻未能將其徹底剿滅,但也給高句麗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和巨大的損失。
李二目光凝視著遠方的高句麗,輕輕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思忖:若是放在往昔,或許高句麗確實能夠成為一個令人忌憚的強大威脅。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高句麗早已不復當年隋朝時期那般強盛。
當視線轉(zhuǎn)移到西突厥之時,李二的眉頭不禁微微一蹙。對于突厥人的強悍實力,他毫不懷疑并且坦然承認。
想當初李淵逐鹿中原、爭奪天下之際,迫于形勢也曾不得不向突厥人低頭妥協(xié)。而后突厥內(nèi)部發(fā)生分裂,一分為二,如此一來才給予了他剿滅東突厥的可乘之機。
現(xiàn)今的西突厥依舊強大無匹,他們大肆吸納眾多原本屬于東突厥的力量,從而使得自身實力愈發(fā)雄厚。
與此同時,薛延陀趁勢崛起于草原之上,致使絕大部分突厥人紛紛歸附于西突厥旗下。
近年來,西突厥更是頻頻試圖擴張自己的領土疆域,屢屢與西域諸多國家爆發(fā)激烈戰(zhàn)事。據(jù)聞已有多個國家慘遭其毒手而被滅國。
不過即便西突厥實力強橫,李二依然堅信對方尚不敢輕易對大唐露出獠牙、張牙舞爪。
畢竟大唐之威遠播四海,軍事實力亦是不容小覷,若西突厥膽敢輕舉妄動,必將遭受來自大唐雷霆萬鈞般的反擊。
李二心有所感地朝著一側(cè)望去,目光瞬間被兩個醒目的字眼吸引住——吐蕃!剎那間,他的臉色驟然大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強烈的不安和擔憂:“難道真的是吐蕃?這可如何是好......”
要知道,吐蕃這個國度向來野心勃勃,對于大唐的疆土虎視眈眈已久。而李二則早已有了將其剿滅、永絕后患之心。
然而,吐蕃所處之地卻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令李二倍感無奈。只因每當唐軍踏入吐蕃的勢力范圍時,將士們便會紛紛出現(xiàn)頭暈目眩、四肢乏力等癥狀,戰(zhàn)斗力大幅下降。
再加上吐蕃實行的清壁堅野策略,使得唐軍更是望而卻步,不敢輕易涉足這片充滿危險與未知的土地。
“看來此事十之八九便是吐蕃所為了。張阿難啊,依你之見,派誰前往應對最為妥當呢?”李二眉頭緊蹙,一邊思索著對策,一邊向身旁的張阿難詢問道。
此時的他已然做出了判斷,深知決不能坐以待斃,任由事態(tài)發(fā)展下去。畢竟,他李二一生行事果斷,主動出擊才是他一貫的作風,又怎會甘心處于被動挨打之境?
張阿難自然明白李二的心思,他略作沉吟后說道:“回陛下,臣以為最熟悉那一帶情況的當屬牛進達牛將軍了?!?
實際上,張阿難心里很清楚,李二的心中早已有人選,之所以如此發(fā)問,無非是想要借他人之口說出罷了。自己不過是給李二提供了一個順理成章下決定的臺階而已。
果不其然,只聽李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但緊接著又面露難色地說道:“可是牛進達如今正在北方駐守,一時之間恐怕難以脫身前來……”
李二此刻心中著實有些糾結(jié)萬分,像那種一條道走到黑、不知變通的死心眼之人,按常理來說,他原本是壓根兒就瞧不起的。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真當要用這些人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他們竟如此順手好用。
“陛下啊,若是那吐蕃膽敢前來侵襲我大唐邊境,咱們這邊的諸多名將恐怕派誰前去應戰(zhàn)都不太合適吶!牛將軍曾經(jīng)在那邊駐守過一段時間,其個人能力倒也算過得去,而且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他尚未被世人公認為真正的名將呀?!?
李二聽后微微頷首,表示對張阿難所言頗以為然。
緊接著,李二又問道:“那么蘇定方如何呢?此人可否堪當此大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在大唐做戰(zhàn)神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個老農(nóng)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個老農(nóng)民并收藏我在大唐做戰(zhàn)神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