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0章 一代良相趙文子,春秋晉國風云,千里草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武死后,得謚為文,史稱趙文子。
趙武被認為是晉國歷史上一位賢明的執(zhí)政卿大夫,他在少年時,父親趙朔英年早逝,自己作為趙氏家族小宗宗主,被趙氏家族大宗不斷排擠,幸虧在母親趙莊姬大力周旋下,在晉國公室的庇護下,以及與趙氏家族世代交好的韓氏家族的全力幫助下,最終以趙武為宗主的趙氏家族小宗戰(zhàn)勝了以趙同為宗主的趙氏家族大宗,可以說是趙氏小宗吞并了趙氏大宗,趙武成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親歷了小時候家族內(nèi)訌的趙武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少年趙武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趙氏家族發(fā)揚光大。
為此,他在少年時就發(fā)奮圖強,勤奮學習,熟讀詩書,精習射御,尤其是對《詩經(jīng)》可謂是了然于胸。
史料記載了不少趙武對詩經(jīng)的引用做到隨手掂來的事,以詩喻志、抒情、提醒、暗示。而且總是運用得恰到好處,可謂是全世界卿大夫中的高人雅士,應(yīng)被稱之為儒帥。
由于趙武在少年時就成為了趙氏家族宗主,他幼小的肩膀上扛著整個趙氏家族的責任,所以走上歷史舞臺的趙武,給人的印象永遠是那么謙虛有禮、小心謹慎。
正是因為他的謙虛和謹慎,使他的趙氏家族在復雜的晉國權(quán)力斗爭場上,不但沒有受到傷害,反而隨著他的成長而不斷強大。
趙武給整個春秋江湖留下了謙虛有禮的好名聲,各國卿大夫們都熱情贊美他。
是的,作為當時世界最強大的超級大國、諸侯之長晉國的執(zhí)政卿大夫,趙武完全有資格在列國諸侯面前作威作福,但趙武從不表現(xiàn)出盛氣凌人的樣子。
史料很少記載趙武發(fā)怒,在趙武看來,忍讓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深含于內(nèi)心的對正義、信用的堅持。
所以,在多次國際外交場合,趙武都表現(xiàn)出了忍讓。趙武的忍讓表面上讓自己的威嚴受到了影響,但卻獲得了永遠的人心。
如在鄭國拆毀晉國驛館圍墻一事上,趙武非但沒有責難鄭國,反而因此反思禮遇尊重各諸侯國的重要性。
又如弭兵會盟時,對楚國強出一頭搶占主盟地位,趙武不予計較等等。
這個時期的晉國和楚國相比,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楚國貌似處處占上風,但列國諸侯們最終總是對晉國心服口服。
有錯即改,是趙武的一個顯著優(yōu)點。而且,趙武往往能做到不但有錯即改,還不文過飾非,不斷鞭笞自己。
史料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晉國大夫、中軍尉張孟去拜訪趙武。張孟到趙府時,趙武正在忙著修建趙府。
張孟看到工匠正在打磨房椽,嘆了口氣,轉(zhuǎn)身就走。張孟是晉國有名的賢大夫,趙武對他一直很尊重。
趙武后來聽說張孟來了又走了,心想張孟肯定哪里對自己有意見了,非常著急,于是便放下手頭的事,親自駕車去張孟家。
趙武對張孟施了一禮,道:“您來了我家,不發(fā)一言就走了,這肯定是我有哪里做得不對了,請您一定要告訴我?!?
張孟這才道:“是啊,我是看到元帥您修建府邸不合禮儀,才心生不悅。天子的宮殿,砍削房椽后,先要粗磨,然后再用密紋石細磨。
諸侯宮室的房椽可以粗磨,但不能細磨;大夫府第的房椽可以砍削,但不能磨;士的房子只要砍掉椽頭就可以了。
元帥吶,備物得其所宜,這是義;遵從尊卑等級,這是禮?,F(xiàn)在您顯貴而卻忘義,富有卻忘禮。忘義卻禮,這是禍患之源啊?!?
趙武聽后對張孟深施一禮,謝道:“沒有您的教誨,我差點犯大錯了?!?
趙武回后,立即命令停止磨光房椽,只要砍削即可。
那對已經(jīng)磨過的房椽怎么辦?
有工匠建議,把它們?nèi)靠车簟?
趙武擺擺手道:“不必這樣。讓磨過的也用上,我就是要讓后人看到,這座府第有兩種房椽。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春秋晉國風云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千里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里草人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