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6章 秦晉暫時罷刀兵,春秋晉國風云,千里草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景公很清楚,已經(jīng)沒有什么諸侯國的力量可以擊敗晉國了。但是,列國諸侯外還有一支力量,絕對能夠真正消滅晉國!
這支力量,當然是晉國的權力斗爭。
晉國欺人太甚,既然不能在武力上報了此仇,那就積極參與晉國的權力斗爭吧。
而眼前就有一個為晉國今后的權力斗爭埋下的絕佳定時炸彈,那便是眼前這個范鞅!
善待范鞅,再是積極幫助范鞅回晉國,那就相當于當年秦國厚待其爺爺士會一樣,最終士會回國后,至少士氏家族是傾向于秦國的。
到后來后,士會入卿尤其是當上中軍將這段時期里,晉秦兩國保持了數(shù)十年無戰(zhàn)事!
范鞅這個人在秦國雖然時間不長,但秦景公隱隱感覺到,這個人精于權術。雖然,范鞅有著其爺爺士會一樣的智慧,但沒有士會那份源于骨子里的謙恭。
這種人留在秦國,極有可能會把晉國的那一套權力斗爭把戲搬到秦國政壇上來。
這種人,當然不能重用!
把范鞅送回晉國,一向晉國示點好,以圖邊境平安;二交好范氏家族,有利秦國長治久安;三送走燙手山芋,消除隱患。
一舉三得,秦景公心中有了主意。于是,秦景公找了個時間請范鞅喝酒。
秦景公問范鞅道:“請大夫跟寡人講講,如今的晉侯是個什么樣的人?”
范鞅恭恭敬敬答道:“不瞞主公,千古賢君也,知人而善任,文治武功。”
秦景公嘆了口氣,道:“今天寡人宴飲大夫,實則向大夫討教。晉國國富民強,長期稱雄列國諸侯,國內人才濟濟,像大夫般賢臣應該很多吧?他們中有哪些人值得寡人重視、有何特點,請大夫不吝賜教?!?
范鞅恭敬道:“主公,晉國人才濟濟,如趙武謙遜且有文德,魏絳計多且勇武,叔向博學多采通禮義,張老忠誠且厚德,祁午沉穩(wěn)臨事鎮(zhèn)定,臣的父親范匄能識大體,這些都是當世英杰。
其他公卿大夫,都能做到明德修身,遵禮有度,勤勉職責,非范鞅不敢妄議非,實乃不勝枚舉啊?!?
秦景公心里嘆了一聲,相比晉國,秦國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磥恚灰@個晉侯在,秦國看來是別去惹晉國了。
秦景公又問道:“請教大夫,晉國各大家族明爭暗斗,你認為哪家可能會率先滅亡?”
范鞅對欒氏心中怨恨至極,見秦景公如此相問,自然夾了個人感情因素,故想也不想故,張口便道:“非欒氏家族不可!”
秦景公納悶了,他沒想到范鞅居然會這樣回答,不由感起興趣來,繼續(xù)問道:“哦,但據(jù)寡人所知,如今的欒氏可謂是晉國最得勢的家族???
而且,既然大夫認為欒氏家族會率先滅亡,那為何大夫的父親范匄會嫁女給欒黡,結成范欒聯(lián)姻?
大夫赴寡國后,又為何要求寡人將欒針的尸首歸還給欒氏?”
范鞅嘆了口氣,道:“主公,臣之所以認為欒氏家族一定會滅亡,那是因為欒氏家族得勢以來,行事過于高調,為人太過囂張。
一直以來,晉國權力斗爭不斷。但凡是一個家族能夠興起,其實都是祖上積德而蔭蔽后世。
祖上所積之德,子孫后代如果不好好珍惜,不繼續(xù)添德,那便會將祖上之德不斷消耗掉,最終肯定因德盡而福終,福終而禍至。
喪德容易積德難,消耗祖上所積之德是很快的。只要出現(xiàn)狂妄的后代,飛揚跋扈,盛氣凌人,那便意味著家族之德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從最早的里克,到文公以后的狐氏、先氏、胥氏、趙氏、郤氏等等家族,這些主公您肯定都知道,他們被滅,都是因為有了狂妄自大的后人!
他們有的弒君,有的貪賄,有的搶地,有的打壓別的家族,最終使自己走向了滅亡。
如今欒氏家族,其祖上之德,可以追自欒賓開始,到后來的欒書,代代相積。但欒書擔任中軍將時,卻因為弒君而受到國君猜忌。
欒氏家族的欒黡、欒針等卻不自重,自以為家大勢大,盛氣凌人,晉國各公卿大夫中早就有人看不慣他們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春秋晉國風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千里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里草人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