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4章 郤氏家族的覆亡(3),春秋晉國風云,千里草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繼續(xù)講郤氏家族被滅族經過前,必須講一個插曲。
前面我們講到了,郤犨說因伯宗一事,導致朝中不少大臣怨恨郤氏家族,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伯宗是晉國一著名大夫,以敏而善辯著稱。
早在公元前594年,楚軍討伐宋國,將宋國都城商丘團團圍住。宋國緊急向晉國求助,當時晉國國君晉景公以及許多大臣有意救宋。
大夫伯宗卻認為夫,此時晉國不宜與強楚直接對抗。當時晉國剛剛在泌地之戰(zhàn)中被楚國打敗,故伯宗認為“天方授楚,未可與爭”。
這個故事我們前面講了,伯宗因此還發(fā)明了一個鞭長莫及的成語。
最后晉景公采納了伯宗的意見,決定不去救宋。
后來,晉景公想要出兵討伐赤狄,當時朝中許多大臣認為晉軍新敗,楚國強悍,如果此時再去惹赤狄,勢必引來更大的麻煩。
但伯宗力排眾議,認為楚國的目標并不在滅亡晉國,而是爭取中原霸主地位。晉國不如在對楚示弱的同時,加緊消除來自赤狄的威脅。
伯宗一番高論最終令晉景公下定決心,讓中軍將荀林父率軍討伐赤狄并獲得大勝,提振了晉軍將士信心。
正因為伯宗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遠見,所以深得晉景公信任。
公元前586年,梁山發(fā)生地震,當時震級非常大,史料記載是梁山崩塌,淤塞黃河。
這是在晉國發(fā)生的地震,而古時,人們對于地震火山之類的自然災難非常重視。
晉景公非常擔心,他當即便下令召見伯宗,尋求對策。
史料記載,晉景公派出傳驛專用的輕快傳車,急招伯宗入絳都商議。
伯宗快馬加鞭往絳都趕,結果在路上與一輛滿載貨物的重車相遇。由于道路狹小,沒法通過,必須要另一車掉頭轉向以讓道。
但當時兩車互不相讓,那就都堵在路上了。
伯宗很生氣,畢竟自己是晉國大夫,國君有要事召見,你一輛普通老百姓的車居然敢不避讓?
他怒斥重車車夫道:“還不讓開!?本官有要事!耽誤了國君大事,你擔待得起嗎?”
但沒想到那個重車車夫卻道:“小民不敢。但大夫你看,這一路上,您遇到了多少與小人類似的車?很多吧?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您不巧遇上了交通擁堵問題。與其在與人搶道中浪費時間,您不如另尋快道。
哪怕,小民現在讓道于您,但您看看后面的呢?哪怕大家都讓道于您,但您寶貴的時間不是流失了?故小民認為,大夫您掉頭轉向另走他路方為上策?!?
伯宗大吃一驚,這車夫講得有道理啊,自己的傳車輕巧,對方的是重車,調頭轉彎都難。
況且,一個普通老百姓居然能夠對著自己這樣的高官大夫不卑不亢,還非常理智地提醒自己如何才能盡快趕到都城,這是一位高人吶。
于是,伯宗向車夫深施一禮,道:“承蒙教誨,在下有禮了。對了,請問您是哪兒人氏?”
車夫忙還禮道:“報告大夫,小民就是絳都人?!?
伯宗又問:“那現在絳都什么情況???”
車夫說:“梁山崩塌,聽說國君召賢大夫伯宗回去商議對策?!?
伯宗聽車夫提到了自己,更來了興趣。他又問道:“那你認為伯宗大夫應該怎么建議國君呢?”
車夫哈哈一笑道:“山有腐朽,所以崩塌,這是自然現象。伯宗大夫哪需要提出什么好建議???
一切都是有法度的,如山崩河竭一旦發(fā)生,那國君就得依禮依法離開寢宮,赴太廟祭祀。
此外,國君應節(jié)約用度,輕車減從,救濟百姓,撤除樂器,取消用兵。
這都是已經既定的,歷來都是這樣在做的,何必再商議什么對策?
所以就算伯宗再有才德,他回去還能向國君建議什么新鮮的東西呢?”
伯宗無限感慨,他更覺得這個車夫一定是隱居民間的人才,執(zhí)意要邀請他一同去見國君,有意推薦車夫出仕。
但車夫不同意,他淡淡一笑道:“大夫您看,這滿滿一車貨物,小民走了誰來管接下來的事?每個人都有他的職責,大夫還是不要勉強了?!?
伯宗感慨一陣后,按車夫所言后來另尋捷徑到了絳都,將車夫說的這套話統(tǒng)統(tǒng)轉述給了晉景公。
晉景公恍然大悟,這不就是遇事別慌張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春秋晉國風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千里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里草人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