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4章 計破婁縣,三國:征戰(zhàn)漢末,邙山之北,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論袁譚開不開心,事實就是這樣,他沒有權力去改變,那支部隊就是屬于他的敵人的。
不過沒有權力不要緊,袁譚有能力。
計劃繼續(xù),呂蒙率領著水軍以及四千步弓手出發(fā)了。
雖然原定的是五千人,而且袁譚這次出兵的數(shù)量增加了一倍,但是張承和蔣欽的部隊反而減少了。
一切的原因在于會稽,做為盟友,王朗愿意為呂蒙的軍隊籌措軍糧,并且保證不會延誤。
這是辛評爭取來的有利條件,可是有個前提,王朗要求以余杭為界,將錢塘附近的三座城全部交給他。
事實上交不交根本不是袁譚能夠決定的,呂蒙這支兵馬打完就要走,根本無法留人駐守,王朗要是想要,不提供軍糧也是可以的。
而且大家都是盟友,好處不能由袁譚一個人都吃了,辛評答應了這個條件,袁譚對他的決定也表示了認同。
反正會稽就一個郡,早打晚打罷了。
所以張承只有四千兵馬,剩余一千人的位置全部是他們的糧草。
袁譚是不準備跨境給他們運糧了,有那么一支軍隊在,誰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這次的行軍其實相當危險,說到底呂范訓練的是水軍而不是海軍,在江河中他們能鬧得天翻地覆,到了海里,哪怕是沿著海岸地區(qū),很可能一股風浪就將他們全部吞沒。
不過他們的運氣相當不錯,經過半個月的航行,成功來到了婁縣附近的海邊。
這里沒有港口,張承他們連用小船運再加懂水性的自己游,也足足花了五天多才將他們全部的家當搬到岸邊。
目送呂蒙離去,看了看累成死狗的士卒,張承三人立即商量了起來。
“婁縣攻還是不攻?步司馬,你覺得呢?”張承問了一個極為搞笑的問題。
步騭卻沒有笑,反而仔細思考片刻說道:“將軍,不如我們賣個破綻?!?
“哪里?”
“由拳如何?吳縣離得太近,容易出意外?!?
“可行?!睆埑悬c了點頭,有些遺憾的說,“早知道讓他們留下一艘船了……步司馬走一趟吧?我可以給你一千兵馬?!?
“用不著?!辈恢獡u了搖頭,笑道,“兩人就夠!”
“妙計!”張承撫掌而笑。
蔣欽聽得是云里霧里的,根本不明白兩人到底在說些什么。
張承一見到蔣欽那副歪著腦袋裝可愛的求知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上去就是一巴掌。
“像個人行不行!”張承怒斥。
蔣欽嘿嘿一笑,摩拳擦掌道:“仲嗣大哥,要不要我先去探探路?”
說著,他就要喊人和他出發(fā)。
“回來吧你!”張承一把拉住,低聲說,“去找兩個過命的弟兄,嘴要嚴的,要有家小的。告訴他們,只要我張家一日不倒,我張仲嗣就養(yǎng)他們家人一輩子。以后我兒子有什么,他兒子就有什么?!?
“這么好?有我一份不?”
“快滾!”
張承氣急,上去就是一腳。
蔣欽也不惱,笑嘻嘻的跑開了。
他不知道張承想要做什么,但還是找來了兩個水寨的老弟兄。
張承低聲吩咐了一條計策,并讓他們相信自己的承諾,以后必定保證他們家的后代脫離賊人的身份,成為一個世家子弟。
這兩人聽完倒是很高興,一條命換自己家一個未來,那是非常值得的。
不過蔣欽卻很是哀傷,恨不得自己替兩人去執(zhí)行任務。
張承是讓他們去送死的,這兩個人需要將一條情報傳遞給婁縣的守軍,那就是張承他們兩千偷襲由拳的士卒落水于此,正在尋找由拳的位置。
由拳這個地方不會有什么正經的守軍,它的地理位置很偏,周圍沒什么大型城池,只有海邊有個海鹽縣。
平日里除了鬧些山賊越人以外,基本上沒什么危險,任何麻煩只要組織些民壯就解決了。
但是這里又十分重要,它是吳郡南部三城,甚至是會稽郡進入中原的必經之路。
如果不想走海路進入長江,那要么就翻山,要么就走這里。
婁縣不可能不派人救援,至少也應該派人去通知一聲。
不過婁縣的守軍應該也不會輕易上當,必定會進行多次偵查。
于是張承就將士卒分成了四隊,一千人一隊。
一隊由一名校尉率領,負責在這里裝死和看守和整理物資;
一隊由步騭率領向由拳方向行軍,找個合適的地方埋伏起來,伺機襲擊救援由拳的士卒;
一隊由蔣欽率領藏在婁縣附近,等待進攻信號;
一隊由張承親自率領,就埋伏在附近,防止婁縣派兵偷襲看守物資的士卒同時,還能調度全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征戰(zhàn)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邙山之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邙山之北并收藏三國:征戰(zhàn)漢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