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一十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五千五大章),明尊,辰一十一,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岑參手中,只是西平匠人所鑄利器的長劍,在賀知章手中卻鋒芒綻放。
真氣賦予了利器一種莫名的‘神’,劍光內(nèi)蘊(yùn)著難以形容的璀璨光亮,直往錢晨刺去,這一劍如光如電,卻又中正平和,在鋒芒之下,卻又蘊(yùn)含著點(diǎn)到為止,始終把握著尺度的‘禮’。
此乃問劍之禮!
“此劍遇強(qiáng)則強(qiáng),遇弱則弱,看似凌厲,實(shí)則極容易接下。但這一劍余力無窮,真正可怕的,乃是其后無窮的變化!”燕殊感慨道。
這是另一種與他的劍道完全不同的境界。
燕殊的劍凌厲狂放,劍斬魔頭一去不回。
錢晨的劍變化莫測,飄渺難尋,帶著清逸出塵,甚至有些瑰麗離奇的想象,乃是浪漫至極的詩劍。
而賀知章的劍看似凌厲,曠達(dá)豪放,內(nèi)里卻法度嚴(yán)謹(jǐn)。不拘一格的同時,卻又尺度分明。對劍中力量、平衡的把握妙至顛毫,每一絲每一毫的威力,都在掌握之中。
問劍之禮!
乃是比劍較量的雙方友好切磋之時,點(diǎn)到為止,用來試探對手的劍術(shù)水平所用的招式。
這一招強(qiáng)在后續(xù)變化,縱然有一方突施辣手,殺手齊出,也能從容應(yīng)對,不至于失了先機(jī)。若是對手水平較弱,也能試探出來,轉(zhuǎn)為喂招指點(diǎn)。
大唐名士斗劍成風(fēng),卻又往往顧及情面,未有傷人之意,才會衍化出問劍之禮來。
燕殊雖然并不懂得其中默契,卻依然以高超的劍道修為,看出了這一劍的用意。
“此劍勝在沒有破綻,在賀監(jiān)這等修為深厚,對力量把握的妙至顛毫的人手中,除非修為勝過其十倍,才能用最強(qiáng)橫的力量敲開這顆鐵核桃,否則就需要拙招勝之?!?
“因?yàn)樽钚畹膭Ψǎ顝?qiáng)橫的招式,通常也是劍走偏鋒,更為極端?!?
“一旦敲不開那顆鐵核桃一般毫無破綻的一招。便會暴露出自己最致命的破綻!”
而在賀知章這樣修為純熟,劍法老辣的大修士眼中,就算只有一絲一毫的破綻,他可能不會立即抓住機(jī)會劍敗對手,卻會利用這一處破綻,逼得你露出更多的破綻。
就像下棋之時,永遠(yuǎn)不會冒險(xiǎn)屠大龍,卻無聲無息間抓住一點(diǎn)破綻,然后不斷逼迫,讓你在不知不覺之間大勢已去。
所以,這才是一門遇強(qiáng)則強(qiáng)的劍法。
燕殊心中閃念而過,要破此劍,卻也簡單。只需要以中正平和,或是守拙之招應(yīng)對便可,只要不取巧,便也不會漏拙。
“但師弟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破招之法!”
燕殊對錢晨的性格看的很明白。
果然,面對這問劍之力,錢晨也給出了符合自己性格和人設(shè)的回答。
原本他最好的答案應(yīng)該是袖子中突然滑出一柄長刀,刀劍連斬,左刀右劍齊施,斬出讓天地為之變色——三刀三劍三神技。
但這時候,錢晨是在以自己性格中無拘無束,浪漫飄逸的一面,在扮演李太白。
所以他一振腕,有情劍出鞘之時,綻放出無法形容的光華,跟著迎上這一劍的,便是一道如虹劍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岑參下意識的低聲念誦道。
賀知章看著劍光迎面而來,卻感覺劍勢從天而降,帶著浩浩蕩蕩,橫掃千里的浩然氣魄,氣勢恢宏,傾瀉而出。
這一劍氣勢磅礴,偏偏又飄渺清逸,不帶一絲痕跡。
劍光起如大河之來,勢不可擋,落入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之間,舒卷往復(fù),浩浩蕩蕩的劍氣匯聚成長河,裂空破云,直朝賀知章狂涌而去。
半醉半醒的蘇晉眼見劍氣長河從天而降,眼中神光一閃,便恢復(fù)了大半的晴明,他右手捏指成訣,腦后放出一圈微弱而堅(jiān)韌的佛光,便將自己和廳中一眾酒客護(hù)在佛光之內(nèi)。
但那劍氣如同細(xì)雨,入孔不入,穿過眾人所在的廳堂。
每一絲劍氣,都足以劈開三層的鐵甲。
鋒銳至極的劍氣,卻又靈活的繞過一切障礙,劍氣縈繞間,百轉(zhuǎn)千折,居然連廳中眾人的汗毛都未曾擦過,身邊一桌一榻,一杯一盞,都完好無缺。
甚至劍氣縈繞過那女妓信手彈撥的琴弦之時,猶然能微微觸動琴弦,發(fā)出韻味獨(dú)特的鏗鏘之聲。
這劍氣長河,每一道劍氣都隨時可以化虛為實(shí)。
成為有情劍刺出的那一道劍光!
“好一個藏劍之法!”
“好一個劍氣長河!”
面對這破無可破,虛實(shí)無間的劍氣長河,賀知章眼神卻十分贊賞,這一劍大開大闔,具有驚心動魄的神采。那劍氣長河,乃是劍術(shù)與幻術(shù)的絕妙結(jié)合,劍氣似虛似實(shí),乃是有情劍在時間長河倒映的影子。
如果說賀知章的問劍式,乃是對‘實(shí)’妙入毫顛的把握。
那錢晨這一劍,便是對‘虛’的極致想象。
“至哉含柔德,萬物資以生。常順稱厚載,流謙通變盈。”
賀知章朗聲一笑,問劍式后續(xù)的無窮變化生發(fā),在其不經(jīng)意間,便自然而然的生出最好的應(yīng)對變化。西平利器在他手中蕩出一重又一重的虹光,璀璨明耀,卻又沉渾凝重。
“祭地只后土七劍章!”
蘇晉忍不住驚呼道。
此劍從上古大祭,祭祀土皇地只的七樂章而來,乃是上古之時祭祀后土的祭樂,天周的古人皇天子所作,古天子祭祀后土的無上偉力所化。
這位古之天子,便是日后的玉皇大帝。
上古禮樂,代表著神道巔峰的力量。大唐立國祭祀天地之后,便繼承了上古禮樂,用以制度。
祭地只后土七樂章,包括順和、太和、肅和、雍和、壽和、福和七章。
每一章,都蘊(yùn)含太古神道的無窮奧秘。
皇帝祭祀,迎神用順和,皇帝行用太和,登船、奠玉帛用肅和,迎俎人用雍和,初獻(xiàn)用壽和,飲福用福和,還宮用太和,送神用順和。
玄帝十三年祭祀后土之后,命賀知章參悟上古七樂章,化入大唐的禮樂之中。
賀知章參悟三年后,方才一日破境入陰神。
將上古七樂章,化為唐禪社首樂章。
祭地只后土七劍章中的順和一式,應(yīng)靈機(jī)之變而發(fā)。
一股莫可抵御的沛然真氣,亦從西平劍器上向四周散發(fā),如環(huán)如壁,凡是真氣到處,劍氣長河的浩蕩劍氣皆入泥牛入海,消弭得點(diǎn)滴無存。
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yùn)終天,布?xì)庹骒`,總統(tǒng)坤元……這便是順和一式。
蘊(yùn)藏著后土包容,化解一切異種法力的力量。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錢晨手中的有情劍,下一瞬劍光回轉(zhuǎn),劍氣長河驟然凝聚為一劍,化虛為實(shí),將方才長河從天而落的無窮氣象,轉(zhuǎn)為時間流逝,年華易老,最是無情的光陰。
岑參目睹了這一道劍光,為之汗顏,才知道自己方才的模仿,并未得到這一劍精髓的萬一。
上一次兩人交手之時,他的飛雪劍光就盡數(shù)為這一劍破去,未能見到這套劍法之后的變化。
但賀知章的劍法,遠(yuǎn)在岑參之上。
這一劍暮如雪,并未破去順和一式的坤元之勢。飛雪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消失,而大地卻巍然不動,并不會因?yàn)闀r間流轉(zhuǎn)而動搖。
錢晨并非不知道這一劍動搖不了賀知章的順和一式。
但兩人并非生死對決,賀知章也只是想見識一下完整的青蓮劍歌·將進(jìn)酒,因此,這一劍雖然肆意酣暢,卻并無殺意。
半是交手,半是共舞。
配合著賀知章的順和一式,劍法應(yīng)和,交流劍道,錢晨能參悟到賀知章劍中,總統(tǒng)坤元的后土神韻。
賀知章也能讀懂錢晨訴說年華流逝,最無情的是光陰的嘆息!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黃祗是祗,我其夙夜。夤畏誠潔,匪遑寧舍。
禮以琮玉,薦厥茅藉。念茲降康,胡寧克暇。”
錢晨的劍光從無情的光陰之中超拔而出,將道心之中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肆意化為酒意,以金樽承載。
酒是逍遙,而酒中的明月,卻是一股如明月一般浩然千古,不隨光陰流逝的長生之念。
這一劍之中,將無數(shù)修道人苦苦求之。
也是錢晨道心發(fā)萌的兩種心念——長生、逍遙,醞釀成酒,敬給賀知章。
巍峨萬古的大地后土,不會為修道人的逍遙長生所動。
但承載這后土一劍的賀知章,卻無法釋懷這叩問道心的一劍。
他稍稍有些失神,手中順和一式轉(zhuǎn)為肅和,似乎在訴說著玄帝祭祀時的壯觀場面,帶著帝皇的冠冕,拜在后土地只面前,為天下祈求平安。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明尊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辰一十一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辰一十一并收藏明尊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