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鐘九響,哭倒宮墻,我有一卷度人經(jīng),刀慢,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起了殺生之劍以后,余琛取出紙筆,讓文圣老頭兒修書一封。
其中詳細地說明了從那場鴻門宴開始,三圣一帝誅殺戚后,到戚后假死奪取國師皮囊為非坐歹,再到后來圖謀圣璽的所有經(jīng)過。
包括余琛和文圣老頭兒對于“啟元帝已經(jīng)被戚后操控”的猜測。
其中還添加了很多只有文圣老頭兒和宋相才知曉的秘辛。
然后施展紙人紙馬神通,將信紙化作一枚紙鶴,振翅高飛,飛向京城。
不多時候,紙鶴停留在京城相府的書房窗臺上。
剛從紅光寺的廢墟回來而一無所獲的宋相,發(fā)現(xiàn)了它。
他眉頭一挑,將信紙展開來。
隨著閱讀,臉色逐漸陰沉。
——知曉了一切。
同時,也根據(jù)那些只有他和文圣老頭兒才知曉的細節(jié),確定了這信是文圣老頭兒親手寫下。
良久以后,放下信紙,倚靠在椅子上。
一些疑問,終于得以解答。
為何那早已銷聲匿跡數(shù)十年的月下蟬會突然出現(xiàn)?因為戚后壓根兒沒死,這些年來,恐怕她早已將月下蟬重建,甚至滲透到了占天司內(nèi)部。
為何國師會跟他幾乎同時去到紅光寺下,才不是什么天龜占卜,而是因為那紅光寺下的月下蟬據(jù)點的主人就是那披著國師皮囊的戚后,據(jù)點被毀,曲幽河被釋放,她自然要來查看。
又為何突然之間,她又急匆匆離去,更是因為真正的國師曲幽河自我了斷以后,他的皮囊失去生機,極速腐敗為了防止被自個兒發(fā)現(xiàn),所以才二話不說飛奔逃去!
“呼……”
宋相長長吐出一口濁氣,明悟了一切。
然后,站起身來。
目光瞥向那信紙最后的一句話。
——有朝一日,可愿殺賊?
這位一朝之相,取出筆墨紙硯,揮毫之間落在一個這兒。
——可。
算是回答。
然后將信紙重新折成紙鶴,往窗外一放,紙鶴便飛進茫茫夜色當(dāng)中,沒了蹤影。
至此,雖然雙方還未曾見過面,但也表示至少在“敵對戚后”這件事上,余琛和宋相站在了同一陣營。
翌日,天光大亮。
沉睡了一眼的京城,沒有因為昨晚在紅光寺廢墟發(fā)生了的事兒有任何影響。
大伙兒該干啥干啥,絲毫沒有察覺到半點兒異樣。
直到某一刻。
咚!
咚!
咚!
位于皇城內(nèi)部的天鐘轟然震響!
大伙兒驚駭?shù)靥痤^去。
只聽天鐘一連九響,回蕩不絕。
哪怕是鐘聲徹底停下,整個京城上上下下,也依舊被詭異的死寂覆蓋,沒有半點兒聲息。
天鐘!
這玩意兒一響,便代表著有大事兒發(fā)生!
從啟元帝繼位開始,天鐘只響了四次。
第一次是鴻門宴上,戚后伏誅。
第二次是一年多前,海外邪修入侵。
第三次是一年前,大夏文圣隕落。
第四次是不久前,判官入侵皇宮,劫走齊安公主。
今兒,是第五次。
而大伙兒也都清楚,雖然天鐘震響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從以往的經(jīng)驗來看,每一次鐘鳴都代表著可怕的變故!
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短暫的死寂過后,京城上下,一片嘩然,議論之間,驚恐的情緒蔓延。
紛紛猜測究竟又是出了什么事兒。
直到日上三竿。
一個消息,不脛而走。
字兒不多,但簡直駭人聽聞!
——大夏三圣之一,萬法山之主,占天司國師曲幽河,死了!
那一瞬間,聽到這消息的人,無論是黎明百姓還是達官貴人亦或是江湖豪客,都驚掉了下巴。
良久難以置信!
在他們還沒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占天司舉辦國葬,浩浩蕩蕩將國師埋葬。
宋相和賀子秋在送行隊伍中,冷眼看著每一個人,企圖從中找到戚后的身影,但最后,也一無所獲。
余琛也在圍觀百姓里,冷眼旁觀。
——對于這事兒,他并不意外。
畢竟真正的曲幽河一死,他的皮囊生機潰散,戚后自然不可能再借助國師的身份為非坐歹。
所以,國師這個身份,必須死。
否則沒法兒給天下人任何交代。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在失去了國師的皮囊后,戚后又變成了誰?
一整天,除了那些純粹看熱鬧、七嘴八舌的百姓,和惶恐驚駭?shù)某⒋蟪紓円酝猓噼『退蜗喽荚诨ハ嗫床坏降牡胤?,尋找戚后的蹤影?
但五六個個時辰看下來,哪怕葬禮都結(jié)束了。
也沒一點兒發(fā)現(xiàn)。
最后,黃昏時候,余琛打道回府,回了不歸陵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有一卷度人經(jīng)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刀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慢并收藏我有一卷度人經(jīng)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