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安撫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4章 出發(fā)去少林,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劍南安撫使,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原腹地,洛陽盆地的外圍。
太室山脈綿延數(shù)十里,山腳下的平地上,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村落密布,一片片金光的麥田如同星辰一般洋洋灑灑。
幾處麥田交界處,一條河流穿插而過,河流一旁橫臥著幾戶人家,青磚灰瓦,倒也齊整,屋前幾株老槐,不知何年所植,枝干盤曲如虬龍,樹下一片陰涼,不時還有老人孩童正在乘涼小舒。
韓牧和林舟兒行走在鄉(xiāng)間道路上,不遠處,高大的太室山脈如同巨人一般矗立在那里。
兩人一路走向太室山,遠遠看去,那山甚為壯觀,山脈看去陡峭無比,亂石嶙峋間雜著數(shù)不清的矮松。
山色青黑,與天際相接處,卻分明又泛著些鐵銹紅,想是礦石之故,山腳下淌著一條淺溪,水極清,看得見底下的卵石,間或游過一尾兩尾小魚,倏忽便不見了蹤影。
溪邊有婦人洗衣,棒槌聲在寂靜中格外清脆,她們蹲著,脊背彎成一張弓,手臂機械地上下?lián)]動,偶爾直起腰來喘口氣,望一望山,又低頭繼續(xù)捶打那些永遠洗不完的衣物,她們的臉色與山石同色,皺紋里夾著歲月的風霜。
韓牧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在山間小道上,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曾經(jīng)傲視群雄的武功,如今已蕩然無存。他的經(jīng)脈如同干涸的河床,再也感受不到一絲內(nèi)力的流動。
又經(jīng)過兩個時辰的趕路,韓牧和林舟兒終于來到了太室山脈,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下。
少室山下風景如畫,一條溪流從山下靜靜流淌而過,兩人踏上山路,矗立在木橋之上,青山翠綠,山谷中傳出陣陣空悠之聲。
韓牧瞧著這副風景,當即想起了一首詩句:遠橋之下泛蓮舟,岱巖石上溪松流,萬仞翠山梨亭在,莫問聲谷空悠悠。
這是武當派創(chuàng)派祖師張三豐所寫,詩句中的景物就是回憶的少室山下,同郭襄分別時的畫面,而遠橋、蓮舟、松溪、岱巖、翠山、梨亭、聲谷也成了張三豐座下七位親傳弟子的名字。
不過就當下而言,不說郭襄,就是郭襄的父親郭靖,也還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呢,他們的故事還尚未開展。
“呼——”韓牧來到梨亭下坐著,林舟兒也緊隨其后來到亭中。
韓牧看著幽幽山谷,正在尋思還怎么才能進入少林寺去,借到他們的鎮(zhèn)派之寶易經(jīng)筋。
要知道,易經(jīng)筋可不比少林七十二絕技,天龍里,慕容博在少林寺藏匿數(shù)十年都沒有得到易經(jīng)筋,從少林寺自身的傳承來看,將易經(jīng)筋修煉成功的也沒有幾人。
“就要到少林了,你為何一臉愁容?”
林舟兒看著韓牧有些不解。
“林姑娘,少林寺近二十年來封閉山門,從不與外界往來,咱們想要求取易筋經(jīng),可謂是難如登天,我眼下內(nèi)力全無,恐怕連山門都進不去,你說能不憂心嗎?”
林舟兒卻是不屑地哼了一聲,“管他什么少林寺,他不給,搶過來便是!”
韓牧卻是無奈地搖頭道:“唉,我說舟兒姑娘呀,你自幼在古墓長大,對江湖門派自然是知之甚少?!?
韓牧看著遠處連綿的山脈。開始給林舟兒普及少林寺的由來。
“少林寺可不是尋常地方呀,它號稱是天下武學發(fā)源地,自達摩祖師東渡中土,在少室山面壁九年,開創(chuàng)禪宗一脈,同時也留下了七十二絕技的武學傳承。”
“哦,七十二路絕技?那是什么?”林舟兒好奇地問。
“是達摩祖師留下的七十二種絕世武功,每一種都威力無窮?!?
韓牧眼中閃過一絲向往,“少林寺歷代高僧在此基礎(chǔ)上不斷推陳出新,使得少林武學日益精進,千百年來,少林寺一直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林舟兒不以為然地撇撇嘴。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劍南安撫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南安撫使并收藏射雕:師兄走了,我只好天下無敵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