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2章 每一方都在望眼欲穿,仙人消失之后,九方燁,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972章 每一方都在望眼欲穿
“哦——”大家都愣愣看著公告,“不改國號,大爻是不是就沒有滅亡?”
“那是當然!上柱將軍遵循大爻體統(tǒng),你在我在,這天水城還在,那就大爻還在!”
眾人欣慰,但又覺得哪里不對。
講解人正色道:“哪里不對?爻地加上爻人,不就是爻國?不然你們說說,什么是大爻?”
眾人一下子卡殼。是啊,只要上柱將軍不改國號,大家就都還是爻人。
再順著告示往下看,這里濃墨重彩列舉了爻王和原爻廷的十大罪狀。
比如爻王是“昏聵無道、自作國蠹、賣官鬻爵”等等;
爻廷臣子,特別是被白坦屠戮的群臣,“黨同伐異、庸碌無能、損公肥私”等等,還舉了個例,比如被白坦屠掉滿門的三大家族,“抄資億萬、脂膏盈滿三十大屋,輸途牛馬倒斃數(shù)十”。
抄三大家族的時候,光是拉車運輸?shù)呐qR都累死了幾十頭。
平民看看自己身上的布衣,再聽公告所說的“脂膏”,對前爻那些貪官污吏舊穢的記憶又被翻了出來。
是啊,那時候大伙兒也過得不好,王廷上下、從爻王到官員只顧著自己耬錢,哪管他們這些百姓死活?
只是大家當了幾十年的爻人,故國突然被白坦所滅,這種憤怒和仇恨一下就蓋住了對前爻的不滿。
再說,人的記憶是會自我美化的。百姓不希望爻國覆滅,自然就選擇性遺忘了它曾經(jīng)的不好。
青陽給白坦支的招,就是將人們重新?lián)u醒,讓死去的記憶再次攻擊他們。
必須告訴他們:前爻也不怎么樣,不值得你們無休止地留戀。
在青陽指示下,這公書用最大篇幅痛批爻王與九幽大帝合謀的幽湖別苑、天水新城兩大項目,說他們狼狽為奸,利用天水城人對安居樂業(yè)的渴望、對美好新生的向往,把原本利國利民的大好項目硬生生攪成了禍國殃民,“吸盡爻人脂腴,以充私庫完滿”。
百姓“家無余財,舉債度日”。
官貴“坐地分錢,缽滿盆滿”。
天水新城“一屋散盡五代積蓄,一隅耗光爻國元氣”。
爻國禍亂至此,追根溯源,爻王乃是首惡,九幽大帝與群臣皆為幫兇。
上柱將軍秉天神旨義,祛惡扶弱、刨腐存真,鐵面無私方能保大爻基業(yè)長青,云云。
并且上柱將軍愛民如子,始終往戰(zhàn)亂饑荒之地運糧賑災;在三個月后,也就是農(nóng)收之時頒布新令、減稅節(jié)賦。
公書再一次揭露“轉世龍神”騙局,諷所謂的九幽大帝進獻饞言、包藏禍心、竊取信仰,陰謀顛覆大爻,且不日就要舉兵來犯。上柱將軍將奮起迎擊,退敵于國門之外,為大爻的全新啟程保駕護航。
這一封安民告示放出來,從天水城到地方,民間激起千重浪。
有大罵白坦的,也有替他辯護的。
有批判九幽大帝的,也有相信他真是龍神轉世的。
有激動的,也有茫然的。
但總地來說,民間情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撫。
盡管質(zhì)疑聲還是很大,但接下去一個月,上柱將軍頒布的政令明顯更好推行了,官將們也很少再遭遇刺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仙人消失之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九方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方燁并收藏仙人消失之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