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五回 茅焦解衣諫秦王 李牧堅壁卻桓齮,古典白話合集,清風隨竹影,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秦國大夫陳忠死后,前來進諫的大臣接連不斷,秦王嬴政總是將他們誅殺,把尸體陳列在宮闕之下。前前后后一共誅殺了二十七人,尸體堆積如山。當時,齊王建前來秦國朝見,趙悼襄王也一同抵達,眾人在咸陽宮設宴歡聚。然而,當他們看到宮闕下的死尸,詢問緣由后,無不暗自嘆息,私下議論秦王的不孝。
此時,滄州人茅焦恰好游歷到咸陽,住在旅店里。同屋的人偶然談及此事,茅焦憤怒地說:“兒子囚禁母親,這簡直是天地顛倒啊!” 他讓旅店主人準備熱水,說道:“我要沐浴,明天一早去宮門向秦王進諫?!?同屋的人笑著說:“那二十七個人,可都是秦王平日里親近信任的大臣,他們進言都不被聽從,轉眼間就丟了性命,難道還缺你一個平民百姓嗎?” 茅焦說:“如果進諫的人到二十七人就停止了,那秦王可能就真的不會再聽了;但要是二十七人之后還有人繼續(xù)進諫,秦王聽不聽可就不一定了?!?同屋的人都笑話他愚蠢。
第二天清晨五更,茅焦向旅店主人要了飯,飽餐一頓。主人拉著他的衣服勸阻,茅焦掙脫衣服就離開了。一同住宿的人料想他必死無疑,便商量著瓜分他的衣物行囊。
茅焦來到宮闕之下,伏在尸體上大聲呼喊:“我是齊國的客人茅焦,希望向大王進諫!” 秦王派內侍出來詢問:“客人要進諫的是什么事?該不會是和王太后的事有關吧?” 茅焦說:“我正是為此事而來。” 內侍回去報告說:“客人果然是為太后的事來進諫的?!?秦王說:“你可以指著宮闕下堆積的尸體告訴他?!?內侍對茅焦說:“客人沒看到宮闕下累累的死尸嗎?為何如此不怕死!” 茅焦說:“我聽說天上有二十八星宿,降臨到人間就是正直的人。如今已經死了二十七人,還缺一個,我來就是為了湊齊這個數(shù)。古代的圣賢哪個不死,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內侍再次回去報告。
秦王大怒道:“這狂妄之徒故意觸犯我的禁令!” 他對左右侍從說:“在庭院里架起大鍋燒開水,把他活活煮了。他怎么能在宮闕下留下全尸,湊齊那二十七人的數(shù)呢?” 于是,秦王手按寶劍坐在那里,龍眉倒豎,口中唾沫橫飛,怒氣沖沖,難以遏制,連聲呼喊:“把這狂妄之徒叫來受烹刑!” 內侍前去召喚茅焦,茅焦故意慢慢地邁著小步,不肯快走。內侍催促他趕緊走,茅焦說:“我見到大王就會死了!讓我多緩一會兒又有什么害處呢?” 內侍可憐他,便攙扶著他向前走去。
茅焦走到臺階下,再次叩拜后上奏說:“我聽說:‘活著的人不忌諱談論死亡,擁有國家的人不忌諱談論亡國;忌諱亡國的人無法讓國家長存,忌諱死亡的人無法存活?!来嫱龅拇笥?,是英明的君主所關注的。不知道大王是否愿意聽聽呢?” 秦王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問道:“你有什么計策,可以試著說一說?!?茅焦回答說:“忠臣不會進獻阿諛奉承的話,英明的君主不會做出狂妄荒謬的行為。君主有荒謬的行為而臣子不進言,這是臣子辜負了君主;臣子有忠誠的言論而君主不聽從,這是君主辜負了臣子。大王有違背天理的荒謬行為,卻不自知,我有逆耳的忠言,而大王又不想聽,我擔心秦國從此就危險了?!?
秦王聽后,驚恐了許久,臉色愈發(fā)緩和,說道:“你所說的是什么事?我愿意聽聽。” 茅焦說:“大王如今不把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放在心上嗎?” 秦王說:“當然放在心上?!?茅焦說:“當今天下之所以尊崇秦國,不僅僅是因為秦國的威力,還因為大王是天下的雄主,忠臣烈士都聚集在秦國朝廷。如今大王車裂假父嫪毐,有不仁之心;用袋子摔死兩個弟弟,有不友愛之名;把母親遷到棫陽宮,有不孝之行;誅殺進諫的大臣,將尸體陳列在宮闕之下,有像夏桀、商紂一樣的統(tǒng)治。以統(tǒng)一天下為目標,卻做出這樣的行為,如何能讓天下人信服呢?從前舜盡心侍奉頑劣的母親,最終被提拔為帝王;夏桀殺死龍逢,商紂殺害比干,導致天下人背叛。我自知必死無疑,只是擔心我死后,就再沒有人能繼那二十七人之后,繼續(xù)向大王進言了。到那時,怨恨和誹謗日益高漲,忠臣謀士都不敢說話,朝廷內外離心離德,諸侯將會反叛??上О?,秦國即將成就的帝業(yè),就要毀在大王手中了。我的話說完了,請讓我受烹刑吧!” 于是,茅焦站起身來,解開衣服,朝著大鍋走去。
秦王急忙走下殿來,左手扶住茅焦,右手揮手讓左右侍從說:“把大鍋撤掉!” 茅焦說:“大王已經張貼告示拒絕進諫,不烹殺我,就無法樹立威信?!?秦王又命令左右侍從收起告示。接著,他讓內侍給茅焦穿上衣服,請他坐下,道歉說:“之前進諫的人,只是數(shù)落我的罪過,卻沒有清楚地說明生死存亡的大計。上天派先生來開啟我的心智,我怎敢不恭敬地聽從呢!” 茅焦再次叩拜后說:“大王既然愿意聽從我的話,請趕緊準備車駕,去迎接太后;宮闕下的尸體,都是忠臣的尸骨,懇請大王賜以安葬!”
秦王立即命令司里,收殮二十七人的尸體,準備好棺木,一同埋葬在龍首山,并立碑稱為 “會忠墓”。當天,秦王親自駕車,前往迎接太后,還讓茅焦為他駕車,朝著雍州進發(fā)。南屏先生讀史詩寫道:
二十七人尸累累,解衣趨鑊有茅焦;
命中不死終須活,落得忠名萬古標。
車駕即將到達棫陽宮時,秦王先派使者前去通報。秦王跪著前行,見到太后后,叩頭大哭,太后也淚流不止。秦王帶著茅焦拜見太后,指著茅焦說:“這就是我的穎考叔啊。” 當晚,秦王就在棫陽宮留宿。第二天,秦王請?zhí)蟮巧陷傑嚽靶校约焊诤竺妫С巳f騎簇擁著,浩浩蕩蕩。路上圍觀的人無不稱贊秦王的孝道?;氐较剃柡螅赝踉诟嗜獙m設宴,母子二人歡樂暢飲。太后另外設宴款待茅焦,感謝他說:“能讓我們母子再次相聚,都是茅先生的功勞啊?!?秦王于是任命茅焦為太傅,封上卿爵位。
秦王又擔心呂不韋再次與宮廷有往來,便將他遣出都城,讓他回到河南的封國居住。各國聽說文信侯呂不韋回到封國,紛紛派使者前去問安,都爭著聘請他,想讓他擔任相國,使者在路上絡繹不絕。秦王擔心呂不韋被其他國家任用,成為秦國的禍害,于是親自寫了一封信賜給呂不韋,大致內容如下:
你對秦國有什么功勞,卻能封戶十萬?你與秦國有什么親屬關系,卻號稱尚父?秦國對你的恩賜已經夠豐厚了!嫪毐的叛亂,是由你引發(fā)的,我不忍心殺你,讓你回到封國。你不但不后悔自己的過錯,還與諸侯的使者往來,這可不是我寬容你的本意。你帶著家屬遷徙到蜀郡,以郫地的一座城作為你養(yǎng)老的地方。
呂不韋接到信讀完后,憤怒地說:“我傾家蕩產扶持先王,功勞誰能比得上我?太后先與我在一起而后懷孕,當今秦王是我所生,誰比我更親近?秦王為何如此辜負我!” 過了一會兒,他又嘆息道:“我本是商人之子,用陰謀介入他國之事,與他人的妻子有染,殺害他國的君主,滅掉他國的祭祀,上天怎么會容忍我呢?如今死已經晚了!” 于是,他在酒里下了毒,服毒自盡。門下那些平日里受他恩惠的賓客,一起偷偷地用車載著他的尸體,將他偷葬在北邙山下,與他的妻子合葬。如今北邙道西邊有一座大墳墓,民間傳說是呂母冢,這是賓客們忌諱說出呂不韋埋葬的地方。
秦王聽說呂不韋已經死了,卻找不到他的尸體,于是將他的賓客全部驅逐。接著,秦王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大肆搜捕,凡是其他地方的游客,不許留在咸陽,已經做官的削去官職,三天之內都要驅逐出境,容留他們的人家,一同治罪。
有個楚國上蔡人叫李斯,是著名賢士荀卿的弟子,學識淵博,此前游歷到秦國,在呂不韋門下做舍人。呂不韋向秦王舉薦他的才能,秦王任命他為客卿。如今逐客令下達,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已經被司里趕出咸陽城外。李斯在途中寫了一篇表章,假稱是機密之事,讓郵差傳遞給秦王。表章大致內容如下:
我聽說:“泰山不拒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挑揀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君王不拒絕眾多百姓,所以能成就他的德行?!?從前秦穆公稱霸時,從西戎得到繇余,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從晉國尋求到丕豹、公孫枝;秦孝公任用商鞅,制定了秦國的法律;秦惠王任用張儀,瓦解了六國的合縱聯(lián)盟;秦昭王任用范雎,獲得了兼并六國的謀略。這四位君主都依靠客卿成就了功業(yè),客卿又有什么對不起秦國的呢?大王如果一定要驅逐客卿,客卿將會離開秦國為敵國所用,到那時,想要找到為秦國效忠出謀劃策的人,可就難了。
秦王看了他的信后,恍然大悟,于是廢除了逐客令,派人駕車疾馳去追趕李斯,在驪山腳下追上了他。李斯于是回到咸陽,秦王恢復了他的官職,像從前一樣任用他。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古典白話合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清風隨竹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風隨竹影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