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鬧不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周瑜的謀劃,三國之風起揚州,兜兜鬧不鬧,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嘉憂心忡忡地說道:“我已大致理解主公的意圖,主公是打算大量拓印書籍,以此推廣知識嗎?然而,這樣做勢必會引起世家大族的憎恨,對主公的大業(yè)恐怕會有所影響。”
張固微笑著回應:“無妨,我計劃以大儒來對抗世家。首先,我們將成立一所書院,待活字印刷技術(shù)成熟后,邀請大儒們前來編撰書籍,并進行拓印發(fā)行。只要能夠獲得大儒們的支持,他們的學生自然可以為我們所用?!?
郭嘉聞言,面露驚喜之色:“確實,這是一個絕佳的策略!儒家所倡導的忠孝理論,正是世家大族立足的根本,世家亦無法對大儒有所指責?!?
張固繼續(xù)笑道:“沒錯,學院一旦成立,便可以開始招收學子。待他們學有所成,便能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我記得康成公鄭玄如今正在徐州躲避戰(zhàn)亂,對吧?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此事定能成功?!?
郭嘉皺眉問道:“那么,我們該如何請動康成公呢?”張固微笑著回答:“不必著急,等左伯到來后再作商議。奉孝,你先看看能不能幫我準備一下康成公的著作,如《禮記注》《天文七政論》或《中侯》,亦或是他的其他注解也可以。屆時,我們先拓印這些書籍,再帶去面見康成公?!?
郭嘉點頭應允:“既然如此,我便發(fā)動錦衣衛(wèi)為主公尋找這些書籍。確實如主公所說,目前書籍的推廣仍依賴抄寫,許多重要書籍都面臨著失傳的風險?!?
張固點頭表示贊同。作為后世的歷史系學生,他深知古代典籍的珍貴與脆弱。不僅是鄭玄的作品,即便是朱棣下令全力編撰的《永樂大典》,原本兩萬多卷的圖書,流傳到后世也僅剩下八百多卷。
現(xiàn)在只能寄希望于朱棣的永陵內(nèi)能有永樂大典的正本。但是就算有,具體保存的怎么樣,也不敢保證。
因此,他迫切希望早點發(fā)明出活字印刷術(shù),以便能夠多拓印一些書籍流傳后世。這不僅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更是功德無量之舉。
比如說,如果《青囊書》能夠流傳到后世,或許就能救治更多的疑難雜癥,讓中醫(yī)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張固覺得既然現(xiàn)在有這個機會,就一定要努力嘗試一下。
正當此刻,位于丹陽郡的周瑜與孫策正緊鑼密鼓地籌劃著一項重大行動。自兩月有余前,孫策便已渡過長江,抵達丹陽。他的舅父吳景,將丹陽的諸多要務(wù)悉數(shù)托付給了孫策。
孫策抵達丹陽后,不僅帶來了本部三千精兵,還接納了吳景麾下的四千人馬,并進一步招募了四千勇士。此外,除了袁術(shù)贈予的五百匹戰(zhàn)馬,孫策還多方籌措,最終組建起了一支擁有一萬步兵、一千騎兵的龐大軍隊。
在此期間,孫策與其麾下的將領(lǐng)們每日勤于練兵,使得軍隊的士氣日益高漲。
除了原有的程普、黃蓋、韓當、陳武、孫賁、吳景六位將領(lǐng)外,又有宋謙、董襲、周舫三人慕名而來,投于孫策麾下。而在智謀之士方面,則有朱治、呂范以及周瑜等人。其中,周瑜更是孫策最為倚重的智囊。
一日,孫策與周瑜并肩策馬,駛出宛陵城外,巡視秋收情況。望著那滿田野的金黃色稻谷,孫策卻面露憂色,對周瑜說道:“公瑾,張固在江上及對岸屯兵萬余,對丹陽虎視眈眈。這分明是要牽制我的大軍。若我率兵攻打吳郡與會稽,張固定會趁機來犯。公瑾,若我只帶三千兵馬攻打吳郡,你可有信心幫我守住丹陽?”
周瑜聞言,爽朗大笑,道:“伯符,張固已成你的心魔。這樣不好!誠然,張固現(xiàn)已掌控廬江郡,三郡在手,看似兵強馬壯,威風凜凜。然而,伯符切勿因此急功近利。昔日陰晉之戰(zhàn),魏國吳起以五萬之眾,大敗秦國五十萬大軍;而前不久,張固亦以五千兵馬,擊敗袁術(shù)四萬大軍。此皆因謀略取勝。兵法云:上兵伐謀。如今,張固坐擁三郡,對江南虎視眈眈。其北方為陶謙,不足為慮;袁術(shù)新敗,短時間內(nèi)亦無力再攻張固?!?
孫策點頭贊同道:“正因如此,我才欲盡快平定江南,壯大實力。再與張固一決高下?!?
周瑜聞言,翻身下馬,摘下一穗稻谷,細細端詳。隨后,他看向走至身邊的孫策,語重心長地說道:“伯符,切勿急躁。張固快速平定九江與廬江兩郡,此外,張固還身兼朝廷冊封的揚州刺史之職。試問,當下的許貢與劉繇,是對我們更為忌憚,還是對張固更為恐懼?”
孫策聞言,頷首贊同:“無疑,他們更為懼怕張固,畢竟張固的野心昭然若揭,意在率先一統(tǒng)揚州?!?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之風起揚州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兜兜鬧不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兜兜鬧不鬧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