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8章 以步制騎,大明最強防御軍隊:戚家軍!,闖王圍城,帶10億白銀穿越崇禎,楚南風,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爾袞一聲令下,射完十輪鐵箭的三萬兩白旗精銳大軍,一齊策馬,沖擊一萬被三十萬支鐵箭瘋狂洗禮過戚家軍。
任是戚將軍有藤牌、有頭盔、有護甲,可那漫天箭雨不停砸下,還是當場射死三百人、射傷七百人,傷亡慘重!
戚元輔沒有下令撤退,完全是拿戚家軍的兄弟,硬扛這十輪箭雨!
馬蹄隆隆,踏沙而進!
萬馬狂飆,毀天滅地!
在廣闊的河灘上,猶如漫無邊際的大草原,三萬騎同時攻擊,這......是旗人韃子,最瘋狂的一次沖擊!
野外戰(zhàn)場,步兵對騎兵,是極難極難的。
馬鞍的出現(xiàn),使得騎兵被大規(guī)模使用。騎兵的出現(xiàn),又讓戰(zhàn)爭的烈度呈幾何增長。
從裝備和養(yǎng)護成本來看,一個騎兵,戰(zhàn)馬、馬鞍、馬料、養(yǎng)護......所需的成本和消耗,相當于六個步兵。這是因為騎兵不僅需要戰(zhàn)馬,馬的飼料、馬具以及戰(zhàn)馬日常的養(yǎng)護等都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成本要遠高于步兵。
騎兵最大的優(yōu)勢,是機動性強。步兵在野戰(zhàn)中,只能結陣防守,而騎兵可用弓箭遠程攻擊,射一箭就走。騎兵速度快,來去如風,而空全身而退。
你即使有十萬大軍,一千騎兵照樣可以追著你打,完全可以實施“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戰(zhàn)術。
反正,只有我打你,沒有你打我。就像描抓老鼠,可以慢慢把你耗死、拖垮,在你最崩潰、最脆弱的時候,將你屠殺!
騎兵對抗步兵,要想提高勝率,只能依靠戰(zhàn)陣、城池、關隘、地貌。但自古大戰(zhàn)、逐鹿中原、還是在平原上、廝殺的最多。而在中原廣袤平原上,正是騎兵發(fā)揮最大戰(zhàn)力之地。
華夏數(shù)千年,只要有上萬訓練有素的騎兵,幾乎就是戰(zhàn)場無敵的存在。
而華夏大地,每一個強大的王朝,大秦帝國、大漢、大隋、大唐、大明......都有一支強悍的騎兵。
與漢高祖劉邦爭奪天下的西楚霸王項羽,也有一支無堅不摧的騎兵。彭城一戰(zhàn),項羽率三萬精銳騎兵,從齊國千里奔回、直奔彭城、立馬投入戰(zhàn)斗。劉邦五十六萬大軍、二十個對一個,竟在項羽三萬騎兵的猛烈沖擊下,全軍潰敗,陣斬者十余萬眾。
即使在“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混亂、衰敗的東漢末年,千里無人煙、白骨蔽平原,也有馬騰的西涼鐵騎、高順的陷陣營、曹純的虎豹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諸葛亮的無當飛軍......這些都是騎兵,都是每一位梟雄手里的殺手锏。
八旗、關寧軍、蒙古鐵騎、夷丁突騎......能夠所向披靡,就是因為他們都是百戰(zhàn)騎兵。
從戰(zhàn)斗力方面評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戰(zhàn)爭場景、雙方不同戰(zhàn)術運用,都會使結果差異較大。在特別險峻、缺乏奔馳空間的地方,騎兵或許不如步兵好使;在地勢不平、空間狹窄、不利于騎兵沖鋒的地方,騎兵戰(zhàn)力也會大打折扣,一個騎兵只能當三個步兵;若在平原開闊地帶,一個騎兵,至少能抵八個步兵;若是在追擊模式下,一個騎兵甚至相當于 20 個步兵的戰(zhàn)力。
平均下來,一個騎兵的戰(zhàn)力,大約能抵得上六個步兵的戰(zhàn)力。
多爾袞三萬大軍前沖,若是換算成步兵戰(zhàn)力,那就至少是十八萬的步兵。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闖王圍城,帶10億白銀穿越崇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楚南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南風并收藏闖王圍城,帶10億白銀穿越崇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