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個摸魚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不一樣的春節(jié),宦海沉浮:從教師到公仆,我就是個摸魚的,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書記是在臘月二十九日的當天晚上離開平城返回云州市的。
在陳書記的要求下,謝凌風提前到四點就離開了辦公室。按書記的說法:“反正現(xiàn)在也沒什么事兒,你待在辦公室干什么?,F(xiàn)在應該還有回你們風平鎮(zhèn)的中巴車,正好可以趕回去,晚點不就趕不上晚飯了?”
從平城縣城到風平鎮(zhèn)二十多公里,正常情況下大半個小時差不多能到。
不要以為怎么二十多公里怎么會要這么長時間?
要知道,從縣城到風平鎮(zhèn)均是蜿蜒曲折的山路,車子不敢開得太快,也設置有限速,最高時速限定為60公里\/小時,但僅有很少的幾段路才能達到這個速度,一般能跑個三四十碼就不錯了。
謝凌風離開辦公室前照例前往秦主任那告別,并給主任拜年,祝福主任家人安好。主任也讓謝凌風代他為向其父母問好。
隨后又來到縣委辦這里,向這邊在辦公室的副主任們告別,祝福他們春節(jié)好。
最后才來到秘書科,向自己的下屬們告辭,祝大家春節(jié)快樂。早在前兩天,他就組織召開了秘書科春節(jié)前的最后一次會議,對之前的工作進行了簡單的總結,對有關工作進行了交代,并簡單講了幾句來年之后的工作計劃。
一切落定之后,這才返回縣委宿舍。其實他的隨身東西昨晚上就已經(jīng)提前準備好了,并不多,就是隨身一個背包,還有在晚上抽空出去購買的一點禮品。
春節(jié),可是國人們一年到頭最重要、最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沒有之一的那種。
自己參加工作也有一年半了,雖然沒有多少積蓄,但為爺爺奶奶、父母準備一點簡單的禮物還是可以的,尤其是今年新嫂子進屋,家里添丁進口可是大事,更是不能少了她的這份,也是突出一個吉祥如意。
謝凌風剛滿二十四歲,但其高挑的身材、清秀的五官,加上隨身的夾克,背上的背包,一手一個塑料袋,看起來就是一個大學生,甚至冒充高中生也不會有人質疑。
在路上,謝凌風給老媽打了個電話,告知現(xiàn)在自己已經(jīng)放假,正在趕回家的路上,主要是讓家人們心里有個數(shù)。
一陣耽擱忙活之后,抵達汽車站已經(jīng)五點過,正好有一輛到風平鎮(zhèn)的中巴車還有幾分鐘就要啟程了,車上早就坐滿了旅客,看起來不少人衣冠楚楚的,估計是在外地或縣城工作之人,回家過節(jié)的,還有衣服一般,估計是在外地打工的民工,匆忙趕回來過年的。
彼此之間的差別從衣著、膚色,一目了然。
幸運的是竟然在最后排還留了一個位置。
這次就沒有之前那次那樣遇到五福村的熟人了,一路無話,抵達風平鎮(zhèn)已經(jīng)快六點了,實在是不幸在路上遇到了兩次短暫堵車,一個是車禍造成的堵路,一個是經(jīng)過一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時,道路兩側停滿了回來的私家車,造成了一點點堵塞。
天色已經(jīng)完全黑了下來,不過謝凌風早準備有手電筒,十幾分鐘之后就抵達了家里。
家里的院子里燈火通明,之前為婚禮安裝的高瓦數(shù)大燈仍然懸掛著,這是謝凌風離開前的建議,反正沒幾天就是春節(jié)了,也不在乎這點電費不是,于是父母就將其留下了。但春節(jié)之后應該會換一個瓦數(shù)低的燈泡,老人們的節(jié)省是刻在骨子里的。
新大嫂叫楊紅梅,楊姓也是風平鎮(zhèn)的大姓之一,更是她所在村子的第一大姓,如同謝姓在謝家灣的地位。名字也有點普通,不過這才是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孩子取名的常態(tài),“梅、娟、花、媛”等是較為常見的女孩子名字。
嫂子正好來到門口,看到小叔子站在壩子里,招呼道:“凌風回來了?”
作為老謝家的新人,嫂子還有點羞澀,不過還是落落大方,之前在外地打工可不是白混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