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唱何須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9章 韓邦杰將任大事 元向東暗中籌謀,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獨唱何須和,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喬履謙的話基本在理,祁翀也比較認同,元震卻跳出來反對:“喬公此言看似有理,其實不然!小民重利,雖非圣人之道,但也無可厚非,畢竟不能要求人人都做顏回吧?喬公認為土地兼并與權(quán)力相關(guān),未免過于武斷,難道就不能有人是憑正當經(jīng)營、正常買賣獲取土地嗎?
人與人天賦、品性、眼界本就不同,就算強行將土地平分,若干年后一定有人勤勞致富,有人墮落敗家。舉個例子,有人好賭,欠了賭債,只能賣田來還,這也能怨買家嗎?自愿買賣,與權(quán)力何干?如此等無能無德之人,有再多財產(chǎn)早晚也是保不住的,白給他土地也無濟于是!”
“這種人畢竟是少數(shù)!豈能以偏概全?”喬履謙頓時瞪起了眼睛。
“何謂‘偏’、何謂‘全’?喬公所言‘地主豪強與地方官員利益互通’,難道就不是偏見?”元震不甘示弱,立刻反駁道。
“土地過于集中,且大多集中在士紳手中,這些人利用自己的身份不交農(nóng)稅,如此一來便大大不利于稅收,這總是事實吧?長此以往,國庫收入越來越少,元公還認為這是好事不成?”喬履謙情緒愈發(fā)激動起來。
“士紳免稅乃是國策,而且也不止是我朝如此施為,歷朝歷代不都如此嗎?再者說了,喬公只看到士紳免稅這一點,可士紳地主們養(yǎng)活了多少佃戶難道喬公看不見嗎?尤其是大災(zāi)之年,這些災(zāi)民不靠著大戶人家施舍衣食,得死多少人??!”
“養(yǎng)活佃戶?是煽動、要挾佃戶對抗朝廷吧?賑災(zāi)本就是朝廷之責,只要國庫充盈,又何須那些士紳大戶邀買人心?就拿此次江南江北的水患來說吧,賑災(zāi)主要靠的是朝廷以工代賑之策,那些士紳們才拿出來多少糧食?杯水車薪而已!”一直冷眼旁觀二人爭吵的祁翀突然插了一句,他這一開口便算是為爭論定了性,元震也不敢再爭辯了。
“好了,此事朕要再想想,二位也回去再想想。對了,再給王丘一和王彥鸞發(fā)一封閣令,催他們火速返京!”說完最后一句,祁翀便讓二人先退下了。
透過御書房南窗望著二人遠去的背影,祁翀眼神逐漸凝重。他倒不甚在意閣臣不和這件事——畢竟閣臣一團和氣也未必就是件好事——只是他原以為喬履謙出身江東士族,會對均田之策持反對態(tài)度,而元震出身寒門,應(yīng)該會支持均田,可看今日二人的態(tài)度,實際上卻恰恰相反。這讓他想起了軍情司和商號送回來的一些消息——看來,是該動一動了!
“老韓,給韓邦杰去一封密信,督促他快一些!明日早朝朕會正式宣布此事!”
“陛下,”韓炎略一猶豫道,“此事關(guān)系重大,一封信怕是未必能說動韓邦杰,還是奴婢親自去一趟吧!”
“也好,辛苦你了!”
“陛下言重了,奴婢明日早朝后就啟程?!?
次日早朝,正憲帝突然宣布了一道詔令——江北均田令!
“有鑒于江南數(shù)起動亂皆為地主豪強煽動佃戶鬧事,以致釀成大亂,可見地主豪強勢大絕非朝廷之幸,其縱無謀逆之心,亦有謀逆之力,須防患于未然!故均田不止于均田,實為均勢!江南均田有劉璠主持,已頗見成效。
不過江北乃我大淵故地,情況自然與江南不同,故而朕決定江北均田不與江南同策,不強制收回分割,而是采用朝廷回購的方式,仍按每名成丁名下土地不多于一百畝的標準,凡超出此數(shù)者,朝廷有權(quán)按市價將多余部分購回,并出售給無田或田少的百姓。”
此言一出,果然立時便有人跳出來反對:“陛下,眼下秋收在即,江北突然行此均田之令,只怕會令百姓惶然不知所措,影響了來年的春耕,請陛下三思!”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獨唱何須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唱何須和并收藏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