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唱何須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0章 逛大街偶遇吳人 回途中又遭悍匪,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獨唱何須和,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夜時分,中垣縣抓捕的隊伍陸陸續(xù)續(xù)回到了縣衙。有祁翀在此坐鎮(zhèn),程巖不敢怠慢,和魯光庭連夜開始審訊。
祁翀懶得理會這些瑣事,便借口休息閃進國圖整理從少林藏經(jīng)閣掃描來的秘笈,一晚上畫了四五本秘笈后困得實在不行了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日上三竿了,祁翀伸了個懶腰,只覺得精神大好。
時值初夏,天氣轉(zhuǎn)暖,卻又不至于熱的冒汗,倒正是曬太陽的好日子。
祁翀來了興致,喊道:“小寇子、小金子,叫上你們師父、師兄,還有大和尚,咱們逛街——哦,不,體察民情去!”
“好嘞!”兩個少年開心地各自去叫人了。
兩刻鐘后,一眾人等出現(xiàn)在了中垣縣最繁華的大街上。這里跟京城的東西市自然是比不了的,就連望州都比不了,但小地方自有小地方的風(fēng)情民俗,倒也有有趣之處。
祁翀一路看到什么買什么,尤其是各種小吃,他每每是只嘗一兩口,剩下的就都進了兩個小內(nèi)侍的肚子。
眾人逛了半個多時辰,這一條街就基本上走到頭了,見也沒什么可逛的了,祁翀便選了個小吃攤坐下來吃點東西。
這小吃攤一共四張桌子,已經(jīng)有一張桌子坐滿了人,祁翀等人便占據(jù)了另外三張桌子。
小伙計見來了大主顧,忙上前招呼:“諸位客官想吃點什么?”
“隨便,你們有什么每樣都來點,反正夠吃就行了?!?
“得嘞,客官您稍候,先喝口水潤潤嗓子。”小伙計給客人倒上了水,就聽見灶火后面有人喊“粽子熟了”!
此時端午剛過幾天,民間仍有吃粽子的,小吃攤上也有販賣的,不足為奇。
小伙計端了一大碗五六個粽子送到了早來的那一桌客人面前:“客官慢用!”
那一桌上是三男兩女五人,為首的一老者五十多歲的年齡,看著一副老當(dāng)益壯的模樣。剩下四人則是一對中年男女和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一看就是一家祖孫三代。
粽子上來,那少年顯然是餓極了,一直盯著看,直到祖父、父母都各取了一只后便迫不及待地也拿了一個,飛快地打開粽子葉,顧不上燙就先咬了一口,可沒嚼兩下又表情怪異地吐了出來,再看祖父、父母也都皺著眉頭。他大叫道:“店家、店家,你們是不是把鹽和糖弄混了?這粽子怎么是甜的?”
小伙計聞言疑惑地從灶火后面探出頭來回道:“粽子可不就是甜的嗎?難不成還是咸的?”
那少年急了,分辯道:“粽子明明就是咸的呀!怎么能是甜的呢?”
聽著這兩人的爭辯,祁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客官,您笑什么呀?”小伙計更懵了。
“那位小哥,聽你口音是打南邊來的吧?東吳的?”祁翀猜測道。
“是啊,怎么了?”少年疑惑地撓了撓頭。
“這南邊的東吳啊,吃粽子吃咸口的,可我們大淵吃粽子是吃甜口的,習(xí)俗不同而已。你第一次知道粽子有甜口的,想必是第一次來大淵吧?來探親還是訪友?”祁翀笑著解釋道。
“探親的,我姑姑在淵國京城......”少年毫不設(shè)防脫口而出,一旁的老者卻皺了皺眉,干咳了一聲。少年這才想起出門前祖父千叮嚀萬囑咐在外面不要多嘴,猛然停了下來。
祁翀見狀,知道人家不想多言,也就沒有再繼續(xù)追問下去。
吃完東西回到衙門,嚴景淮率領(lǐng)的到紀陵縣協(xié)助拿人的隊伍也回來了。
“殿下,卑職等協(xié)助張縣令共抓捕人犯三十四名,如今全部羈押在紀陵縣大牢待審?!?
“好,你們辛苦了,回營休整一夜,我們明日一早便出發(fā)回京?!?
“是!”
祁翀閑來繼續(xù)整理他的少林秘笈,一夜無話。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獨唱何須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唱何須和并收藏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