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河山的安千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朱棣:老大,你想早點(diǎn)上位吧?,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陸河山的安千君,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朱棣盤算著不去太廟偏殿,
以避免挨朱元璋的訓(xùn)之時,
一名隨侍太監(jiān)稟報道,“啟稟皇爺,太子殿下求見?!?
朱棣目光驟然一冷,
“傳!”
隨著太監(jiān)領(lǐng)命退下,
太子朱高熾,挺著異常肥胖的身軀,快速步入房內(nèi),
由于腳部有疾,
所以他走起路來,還有些一瘸一拐,
“兒臣拜見父皇!”
朱棣看著自家大兒子喘著大氣,額頭直冒大汗,皺了皺眉,
“冒冒失失的,成何體統(tǒng)?”
“趕緊起來,先把汗擦一下,再喝口涼茶緩一緩?!?
雖然從長相、身材、性格脾氣,到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
朱棣都不喜歡朱高熾,
但朱高熾畢竟是他的親兒子,而且還是嫡長子,
所以基本的父子之間的關(guān)愛還是有的。
“謝父皇!”朱高熾起身,擦了擦汗,走向一旁的桌上,端起茶杯大飲了幾口,氣息也慢慢地平順了。
朱棣坐在御椅上,隨意地翻著奏疏,淡淡地說道,
“老大,這都遲了快一個時辰了,”
“朕還以為你找不出解決危局的法子,不敢來呢?!?
朱高熾放下茶杯,走回御桌前,拱手一禮道,“父皇明鑒,什么事都瞞不過您?!?
“因?yàn)閮撼己捅姶蟪嫉拇_沒想出好法子,兒臣怕挨您的訓(xùn),本打算找個由頭,不過來見您了?!?
朱棣:......
這老大,的確是朕親生的,
跟朕想到一塊了。
“你倒是實(shí)誠,”
“知道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那你此來是朕認(rèn)錯的?”
朱高熾咽了咽喉嚨,繼續(xù)說道,
“為遲到認(rèn)錯,是其一,”
“其二是,父皇提出這個挽救危局的命題求解,還要求不拘一格,可以大膽一些,大臣們沒想到,”
“兒臣自個兒倒是想到了一個法子,想跟父皇奏稟,”
“只是這法子很是大膽,甚至太過激進(jìn),怕說了,會惹您生氣。”
朱棣眼眸一亮,將手中根本沒認(rèn)真看的奏疏往桌上一丟,
“哦?你有辦法了?”
“速速說來,”
“只要法子是好用的,朕絕不怪罪?!?
“是!”朱高熾拱手一拜,“那就是下放權(quán)力,”
“我大明行政上,有十三行省,還有羈縻統(tǒng)治的宣慰司等等,”
“各地還有坐鎮(zhèn)藩地的宗王們,”
“如果碰上危局,就將部分中樞的財權(quán)、軍事權(quán)下放給他們,號召他們勤王,給他們權(quán)限,幫助朝廷平定亂局?!?
“此外,還有一個南京可以利用起來,”
“我大明領(lǐng)土廣袤,一旦亂局生起,信息溝通必然不暢,”
“可以派信得過之人,去坐鎮(zhèn)南京,輔助我北京中樞扭轉(zhuǎn)乾坤?!?
“這是兒臣從父皇給的命題里,唯一能想到的法子了,望您明鑒?!?
朱棣微瞇著眼睛,盯著朱高熾沒有言語,
老大這法子,不就是父皇的下放皇權(quán),另立朝廷么?
只是他不敢說得那么直白,
但沒有父皇考慮的那么全面,
畢竟父皇把后果都想到了,
他要是早點(diǎn)想到,讓朕先于父皇提出來該多好。
不過,以他的水平,能和父皇想到一塊去,倒是難能可貴,
可是父皇不知道藩地掌權(quán)的壞處,
他老大身為過來人,還不知道嗎?
居然還敢提出來?
“咳咳,”朱棣輕咳一聲,幽幽地說道,“老大啊,這就是你自己想的法子?”
“是!”朱高熾躬身一拜,將身姿彎得很低,
他已經(jīng)感覺到父皇臉色不對,心里做好了挨懟的準(zhǔn)備,
做了二十幾年的太子,他太了解自己的父皇了,
找自己的茬之前,總會下意識地咳嗽一聲,
本章未完,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陸河山的安千君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河山的安千君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