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河山的安千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擅殺、毀檔,后世真的會有報應!,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陸河山的安千君,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慈烺一到,
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追問林豪在后世的記錄,
可朱慈烺的回答卻是讓他大吃一驚,
“稟太祖爺,那林豪的記錄不多,只有寥寥幾行字,”
“林豪,籍貫不詳,生年不詳,洪武二十一年中舉,任開化縣令,二十五年三月,調(diào)任禮科給事中,”
“直言勸諫,受帝賞識,八月初升禮科右給事中,旋即重病。。?!?
“之后就沒記錄了,”
“依臣孫的判斷,應該是遭遇大難了?!?
朱元璋:......
啥?這混小子如此薄命?
咱剛升他官職,想好好用他的才,他就病重,沒后續(xù)記錄,
難道他就這樣病死了?
這到底是咱的錯,
還是老天爺看不下去他的嘴欠,在幫咱出氣?
可那也不應該沒了記錄??!
“不對,咱很在乎國史的記錄和傳承,像官員人事檔案,履歷記錄等應該是重點保存才是,”
“咱為此可是下了嚴旨的,怎么還會有缺失?”
“史料有缺失,我大明的輝煌歷程如何承接古代,傳頌后世?”
“爾等后世朝廷實在是太不重視了?!?
朱元璋是驅(qū)逐元廷,建立了大明,
為了凝聚華夏民心,以及為大明政權(quán)的合法性背書,
他承認元朝的法統(tǒng),
但他不承認元廷文化的正統(tǒng)性,認為他們只能算游牧蠻夷的文化,不能算華夏正統(tǒng)。
為了打造華夏文明正統(tǒng)繼承者的形象,
所以他宣布大明繼承的是唐宋文化,
而要想要承接文化,不僅要革除元朝一些陋習,還要弘揚華夏儒學,
同時,通過大修國史進行宣傳,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畢竟詳細的歷史記錄,能讓天下人知道大明是如何承接過去,并指引未來的發(fā)展。
朱慈烺見太祖爺生氣,趕緊推脫道,
“太祖爺息怒,”
“這林豪畢竟是洪武朝的普通官員,記錄不詳,檔案存底被毀,屬實正常,”
“要不您再給臣孫一些時間,再去好好查一查,”
“應該,可能還有其他文卷,有記載相關信息。。?!?
朱慈烺心里有苦說不出,
他當初聽到林豪這個名字,就覺得很陌生,
因為大明每一朝,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大臣,都會被大書特書,
甚至會被拿來當做名臣典范,教育他們這些儲君,
而林豪這個名字,卻平平無奇地像一粒沙子,他聽都沒聽過。
他查詢之后,便發(fā)現(xiàn)對方的信息缺失得有些“異常”,
結(jié)合太祖爺當下所處的時間點,
他立刻判斷出林豪的記錄,應該是被人為地抹去,
而有能力違背太祖爺旨意,抹掉官員檔案記錄的人,
只有太祖爺自己,
畢竟那會失去懿文太子的太祖爺,已經(jīng)拉開大清洗的序幕,
但他不想去揭祖宗的黑幕,
他只求自己的回答能應付過去。
可朱元璋卻是動真怒的,
“什么的叫洪武朝的普通官員檔案被毀,屬實正常?”
“什么叫應該可能還有其他記載?”
“你是在暗諷咱自己沒有保管好史料檔案?”
“給咱把話說清楚,”
“還有,你別想找借口走人,或轉(zhuǎn)移話題,否則休怪咱不客氣?!?
“臣孫。。。額,臣孫不是這個意思,”朱慈烺被懟得額頭滲出了細汗,
剛才說錯話了,老祖宗看來是要刨根問底了,
左右這也不是太宗爺靖難的事,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陸河山的安千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河山的安千君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