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7章 出來混總要還的,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07章 出來混總要還的
張薔親自挑選了籌建皇家科學院的前期資料,交給徐光啟和方以智,至于后面的科研資料,要等各學科團隊組建起來后,再分別發(fā)下去。
許多資料是要保密的,徐光啟也不保險,他愛好西學,與西方傳教士往來密切,很可能在無意間將這些技術(shù)資料泄露出去。
張薔決定提醒提醒徐光啟,免得他犯下錯誤,犯錯事小,泄漏科研成果事大。
“本宮這里,收到欽天監(jiān)湯若望的請求,說是正在編輯一部新的歷法,希望調(diào)閱《永樂大典》里的書籍?”她問。
“是的,《永樂大典》收藏在文化殿藏經(jīng)閣里,另外翰林院里還有一套,侍郎級別以上的官員才能調(diào)閱,湯先生委托臣為他借閱,臣回他:‘大明有《保密條例》,不能知法犯法’,沒想到他直接求到太后這里來了?!?
“你做得很好,”張薔道,“這事交給你去處理,讓翰林院整理出歷代關(guān)于天文歷法的典籍,送到欽天監(jiān),供他們查閱,其他無關(guān)歷法的書籍,就不用借閱了。”
后世的論壇上,有一種說法,說是西方的傳教士,將明清時期的各種典籍,大量地傳回西方,才有了西方后來的科技發(fā)展。
別的不說,單說十二星座,一直被咱們認為是西方人的發(fā)明,后來在敦煌的洞窟里,出土的資料上顯示,早在唐代,華夏就有了十二星座的描述,這樣看來,論壇上的觀點,也并非毫無根據(jù)。
所以張薔一上臺就制定了保密條例,防火防盜防傳教士,以防萬一。
徐光啟為湯若望解釋道:“湯教士的學問是極好的,他翻譯的《火攻挈要》和《坤輿格致》,臣讀了也頗受教益……”
“很好,你回去,將湯先生的《火攻挈要》,送給兵器局的畢懋康看看,讓他對東西方的火炮制造,做個比較研究,取長補短。”大明的火器技術(shù),在當世是領(lǐng)先的,湯若望既然翻譯了西方的火器書籍,借鑒一下也未嘗不可。
她相信西方人就算再先進,也趕不上她自二十一世紀帶來的制造技術(shù)。
“至于《坤輿格致》,講的是尋礦煉礦的學問,等皇家科學院重新建起來,交給堪輿??频娜藛T,去研讀和借鑒吧……湯先生翻譯這兩本著作有功,理當受到獎勵?!?
湯若望因為這兩本書,獲得了當年的科技進步獎,被張薔用來拋磚引玉,這是后話。
再說張泉,回到紫禁城,忙到乾清宮來請罪:“是咱家疏忽,導致皇家資產(chǎn)流失,請?zhí)筘熈P?!?
張薔嘆一口氣,無奈地道:“經(jīng)過鄭貴妃鬧騰,光宗朝的混亂,到魏忠賢專權(quán),不知道有多少皇家資產(chǎn)被侵吞……遠的就不查了,你就從萬歷四十五年開始查,本宮倒要看看,是誰?用什么手段?敢將皇家資產(chǎn)據(jù)為己有!”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不少,單是萬歷病重期間,鄭貴妃就私下里,將自己名下的資產(chǎn),轉(zhuǎn)移到弟弟鄭國泰名下,單是莊田就有六處,其他輔子、金銀財寶無算,些資產(chǎn),隨著萬歷帝的薨逝,悄無聲息地轉(zhuǎn)到了私人手上。
西山這座別院,就是在萬歷帝和光宗帝相繼去世,大明最混亂的兩個月期間,被轉(zhuǎn)移到了鄭國泰的名下,鄭國泰又將它拆成十幾份,賣給了京里的勛貴和豪商。
這個鄭國泰,在萬歷朝晚期,沒少鬧騰,明末的“妖書案”、 “梃擊案”中,都有他活躍的身影。
在清算福王的時候,鄭國泰的后人并沒有受到清算,現(xiàn)在,張薔決定殺雞儆猴,拿鄭家開刀。
真是的,好久沒抄過家了。
抄家這樣的活計,當然是用錦衣衛(wèi)最放心。
李若璉收到命令,親自帶著三百錦衣校衛(wèi),如狼似虎地直奔鄭家而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