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6章 種地的葉赫部,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東大地,處處開始了秋收,先是小麥,然后是土豆和紅薯被刨出來的,再是玉米,最后是高粱,因為土地夠肥夠多,雖然廣種薄收,畝產(chǎn)量也不低。
早期的移民村,都分布在各條河流兩邊,最遠的村子,離河流也不過十來里路。
沈陽城破后,海西女真諸部殘余,得到大明天子的特赦,回到他們部族的舊地生活,因為他們曾經(jīng)站在明朝一邊,與明軍一起抵抗過建州女真,后來戰(zhàn)敗,不得不臣服。
俘虜葉赫舒拉,因為表現(xiàn)積極,又會說漢語, 被海西女真各部推舉為盟主,帶領(lǐng)一幫老弱婦孺,回到部族舊地。
見漢人在松花江畔大肆跑馬圈地,他也不敢吱聲,這些地區(qū),原是海西女真的活動區(qū)域,是他們打魚狩獵的地方。
漢人的官員找到他,問他們愿不愿意,學(xué)漢人那樣開荒種地?官府會送給他們農(nóng)具、種子,還會派人教他們,修建漢人那樣的房子,屋子里有火炕,冬天不會再挨凍受餓。
收獲的糧食,除了他們自己吃,還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掉,換取鐵鍋、鹽巴、棉布等生活物資。
“跟漢人百姓一樣,”那官員說,“女真人也是大明的子民,理當(dāng)享受同樣的待遇……”
漢人們那樣的房子,吸引了海西諸部,各部族的長老們商量后,決定走出山林試一試,大不了再回到林子里。
但他們不愿意離山林太遠,他們選擇的地址,是寬闊的佛古倫河谷,原則河谷往上游走,就回到部族世代棲息的山林,往下游,就會去到官道,到達縣城所在地的集市。
海西諸部沿著佛古倫河谷,建立了一串村子,按他們部族的名稱,分別叫葉赫村、哈達村、揮發(fā)村、烏拉布村……在朝廷官員們的指導(dǎo)下,開始種起莊稼來。
今年河里沒有發(fā)大水,莊稼豐收,葉赫村的族人,人人臉上笑開了花,商量著要拿出一些糧食,到集市上去換一些物品。
舒拉和蘇魯兄弟二人,正在往樺皮船上裝糧食,他額娘蘇完里追出來,再一次叮囑道:“舒拉,記得給額娘買些針線回來,額娘的魚骨針都壞掉了?!?
葉赫舒拉跳上岸,拍拍額娘的肩膀:“知道了額娘,還要換棉布和棉花……”
蘇完里樂呵呵地說:“是呀是呀,棉布和棉花不能忘了,這是送給烏拉村的巴伊哈姑娘的!”
蘇魯在旁邊打趣道:“我知道,娘是想讓巴伊哈做我的嫂子呢!”
葉赫舒拉聞言,臉上發(fā)燙,但他的黑臉膛上看不出來,他說:“額娘,棉布和棉花,是買給額娘做棉衣的,咱們還要還官府的錢,還要給蘇魯買把砍刀……”
蘇魯說:“再買張漁網(wǎng),冬天咱們也到泡子里捕魚。”
蘇完里拍了他一巴掌,笑罵道:“你懂什么?現(xiàn)在的女孩子,都時興用棉布做聘禮,你哥是族長,可不能讓別人比下去,巴伊哈是佛古倫河谷最漂亮的姑娘,舒拉,棉布棉花買少了,回來額娘可不依!”
河邊停了七八艘樺皮船,說笑間,村子里其他人家的糧食,也陸續(xù)搬上了船。
依爾哈大娘家里,只有她帶著兒媳婦,和兩個孫子孫女生活,沒有能力打造樺皮船,他們將糧食搬到舒拉家的船上,委托蘇拉幫她家換一些物品,派九歲的大孫子跟著去幫手。
“走啦,”舒拉一揮手,撐船離岸,葉赫村的船隊,載滿糧食、獸皮和山貨,順流而下,往集市上駛?cè)ァ?
走了一天,在西邊天上紅霞滿天的時辰,進入了松花江,他們要在江上過一夜,明天再走一天,才能到達縣城所在地的集市。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