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3章 難兄難弟,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位“叔”,正是出身晉王府的朱審熇,他隨著晉王世子逃出王府,一路輾轉(zhuǎn)到達陜西,在西安城外被俘。
“……幸好當時遇上的,是三邊總督楊鶴,”朱審熇心有余悸地道,“要是遇上洪剃頭,吾等哪里還有命在?”
朱逢煜聽得心驚膽戰(zhàn),他終于知道,周王為何不反抗了,洛陽福王一家,好歹保住了命,西北三王,連命都沒了,大明從此,沒有晉王、沒有代王,也沒了秦王……
朱審熇望著河南的這支宗親,羨慕地說:“還是周王爺識時務,看看你們,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在一起,還有地方官府接送,住驛站,睡熱炕,無人打罵……”
說著說著,竟哭了起來,伸出滿是凍瘡的手,擦著眼淚道:“我們是一群俘虜,那些官兵,動不動就罵我們是反賊……
雖然沒戴鐐銬,卻是睡在野地里,自己拾柴燒熱水,每餐兩個黑饃一碗粥……
從西安出發(fā)里,晉宗還有四百多人,看看現(xiàn)在,不到兩百人了……”
聽完這話,朱逢煜心里對周王嫡宗的恨意,消散了大半,人就怕對比,雖然他們不能留在河南老家,但與晉王府這支宗親相比,他們可幸福太多了。
大年三十這日,三支遷徙的隊伍,來到了登州,待遇差別不要太明顯,朱逢煜的族人,住在城西的驛站里,接待他們的,是登州巡撫孫元化。
孫巡撫發(fā)表了熱情的講話,讓他們安心住在登州,等到開海,就送他們?nèi)ソ鹬?,金州那邊的官府,已?jīng)為他們修整好村子,只等他們一到,就能分配土地。
他們在金州分到的土地,不是每人一百畝,而是每人兩百畝!還免稅三年!
族人們一路哭喪著的臉,總算露出了笑模樣,連朱逢煜都在暗暗算計著,自家兄弟十一人,大小五十二口,能分到……一萬多畝地?
哎瑪,怎么沒有早點來?他老子的一條命,換一萬多畝地,值了!
福王四萬畝莊田,惹得天怒人怨,在遼東,他一家人就能分到一萬畝地,還免稅三年,他真后悔沒有早點來,窩在開封城里,一家人吃糖咽菜的,還吃不飽,有什么意思?
晉王宗親和秦王宗親,據(jù)說被安排到一個軍營里,這是被看管起來了,不知道給分到哪個村子?
朱逢煜一族人,在登州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此間,又遇到幾支從山東過來的王室宗親,這些人離遼東近,知道那邊土地肥沃,全是沖著每人兩百畝地去,主動要求遷過去的。
開平三年三月十五,朱逢煜和他的族人,來到遼南金州地區(qū)的一個村子。
據(jù)當?shù)亟哟麄兊墓賳T講,這里以前是一個漢人村子,老酋屠殺漢人時,村子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這里成了一座空村,村子里的土地,也丟荒了。
去年,登州府派人修整了這些村子,只等著他們這些移民來重新耕種。
村里的房子,全是用土坯搭建的,村中間那座最大的院子,分給了族長朱逢煜。
因為在開封的時候,族人們因為輔國將軍的死,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到金州,朱逢煜就提議分宗,對方也不示弱,于是分成了兩支小宗,各過各的日子。
這天,有差役來通知朱逢煜,官府分配了耕牛、種子和農(nóng)具,讓他帶人到金州城領取。
朱逢煜召集了族中青壯,趕著馬車向城里去,在路上,他遇到了正在修路的朱審熇等人,畢竟兩百多年前是一家,他上前關切地問:“叔,你們沒分到地???”
朱審熇正推著一車砂石,在輔設路面,見到了親戚,他停下車,苦笑著道:“我們沒有你們那么好命,要先干兩年苦役,才能獲得平民身份,然后才能分地……”
朱逢煜只好安慰他道:“叔別急,兩年辰光很快的,這地方地廣人稀,有的是地兒?!?
“地是多,分起來也很快的,”朱審熇道,“我在這路上,日日見著內(nèi)地來的移民,拖家?guī)Э诘膩矸值?,估計兩不了兩年,金州這邊的土地,就分完了,再要地,得往北邊復州去……”
朱逢煜也壓低聲音,用手指了指北邊,問道:“叔,那邊離東虜,是不是很近?萬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