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5章 本宮對敵人 只有一個字,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太極到來時,見他的老對手袁崇煥,正在城下列陣以待,顯然已經(jīng)做好了準(zhǔn)備。
自皇太極帶兵越過喜峰口后,果然將袁崇煥從寧遠城調(diào)了出來,兩人都知道,此次入關(guān),二人必將有一場決定雙方命運的決戰(zhàn),都在選擇有利于己方的位置。
袁崇煥在薊州等他,他繞過薊州,到通州等待袁軍,袁崇煥只好繞過通州,到北京城下,二人都退無可退,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按大貝勒莽古爾泰的意思,直接沖過去砍他就完了,但皇太極不同意,他說:“不行,我軍遠來,人馬疲乏,需得喘勻了氣才跑得動?!?
他沒有說明的是,他看的《三國演義》上,兩軍對陣之前,至少讓對方通報一下姓名,他皇太極的劍下,不斬?zé)o名之輩,以免勝之不武,有損他大汗的名聲。
后金右翼和中軍主力,加上蒙古諸部的人馬,有近五萬人,綿延十幾里,皇太極按下隊伍,安排自己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兵馬,先在十里外扎營休息。
先用走在前面的濟爾哈朗和多鐸的右翼部隊,來試探一下明軍的底細,畢竟袁崇煥身后,是北京城,不是寧遠和錦州那樣的城池。
跟在皇太極身邊的漢人范文程,見到城墻上的龍旗,驚得張大嘴巴,指著那迎風(fēng)招展的明黃色旗幟,興奮地對他道:“大汗,大汗請看!那是龍旗!
大明的皇帝,可能還有那位秉國太后,都在那城墻上呢?!?
皇太極笑著點點頭,想起范文程給他講的一個故事來,他問道:“范先生,你不是講過,匈奴的單于,曾經(jīng)給大漢的呂太后,寫過一封熱情洋溢的書信么?
你覺得,本汗要不要給大明的太后,也寫上這樣一封信,為歷史再留下一段佳話?”
范文程心里腹誹:入關(guān)以來,一座城池沒拿下,后路都沒有保障,還在這里得意洋洋,學(xué)人家冒頓單于!
面上卻恭維道:“大汗能給大明的裕安太后寫信,是她的榮幸,只是大戰(zhàn)在即,大汗的書信不宜過長……”
大貝勒莽古爾泰粗豪地道:“寫什么文縐縐的書信?有什么話,大汗直接告訴她不就行了?”
皇太極心情很好,哈哈大笑道:“是極,來人,去城下傳本汗的話:本汗心慕大明太后,若太后肯與后金簽訂城下之盟,每年輸歲幣若干……本汗愿意退兵!”
豪格年輕氣盛,主動請纓道:“阿瑪,兒臣愿意去為阿瑪傳話!”
范文程立即上前阻止:“大皇子不可,大明的態(tài)度不明,大皇子不可冒險?!?
廣渠門城墻上,張薔看著三百米外的后金軍,衣衫破舊,各色旗幟也灰不拉幾的,跟逃難隊伍似的,連幾位后金貴族,也是一身的塵土,遠沒有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威風(fēng)。
她后悔沒讓人磨一架望遠鏡,要不她就能真切地看清,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太極、多爾袞、豪格、阿巴泰、莽古爾泰、多鐸、代善……的真實面貌了。
不得不說,處在上升期的后金,真是將星云集啊。
見敵軍停了下來,如果是普通的冷兵器戰(zhàn)場,趁敵軍立腳未穩(wěn),縱兵沖殺正是時候。
城墻上的京營將領(lǐng),都在心里暗暗搖頭:太后不懂打仗,孫先生和袁兵部,就不該縱容她來城墻督戰(zhàn),看看,這么明顯的戰(zhàn)機都看不到,二位也不提醒她,唉,可惜了。
但張薔有火器,沒必要讓遼東軍白白犧牲,她對左邊的孫承宗和右邊的袁可立道:“三百步外,先試咱們的大炮,兩百步外,點佛朗機炮,一百步外火槍齊射,七十步外,用一窩蜂?!?
她就不信,后金軍人人是巴牙喇,能身披三層甲,刀槍不入。
這是早就研究過的方案,臨陣指揮權(quán)在袁可立手上,他正要發(fā)布命令,就見從后金軍陣中,跑出一名手持三角小旗的騎手來。
“什么玩意兒?”張薔笑道,“還搞個來將通名?”
廣渠門城上城下,近五萬人的注視下,對方一騎,也不知是兵是將,跑到七十步外站定,正要開口說話:“大明的太后聽了……”
張薔一聽,定是沒什么好話,她抽出腰間的燧發(fā)槍,舉槍朝那人叭地扣動了扳機。
可惜沒打中,要不就更拉風(fēng)了。
是的,畢懋康已經(jīng)研制出燧發(fā)槍,并特意為太后打造了一把短銃……清脆的槍聲在城墻上響起,接著傳來裕安太后氣沉丹田的聲音:
“本宮對強盜,就一個字,殺!”
她身后的內(nèi)操軍,在方正化的帶領(lǐng)下,舉槍高呼:“殺!殺!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