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3章 戰(zhàn)爭逼近京城,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太極親率中路主力,圍攻三屯營三日,不下。
此時,后金斥候來報:右翼的貝勒濟爾哈朗、岳托,攻克大安口,明軍大安口守備兵盡被捉,投降,明軍馬蘭嶼參將張守約、馬蘭口守備方大虎,獻城投降。
巡撫王元雅派兵來救,被后金軍打敗,逃入遵化城中。
“哈哈哈!”黃太極仰天大笑,將三屯營久攻不下的陰影一掃而盡,心中豪氣頓生,“明軍有了火器,也不是不可攻克的嘛?!?
下令停止攻打三屯營,大軍轉(zhuǎn)而向西,到遵化城下與左翼匯合,攻下遵化后,守住遵化和后面的大安口、馬蘭嶼,大軍后路無憂矣。
然后縱兵大掠,廣闊的京畿大地,都將是女真人的肥羊,隨便搶,他還要去到北京城下,會一會大明那位五歲的小天子。
還有那位年輕的秉國太后,逼迫她簽訂城下之盟,每年向后金繳納歲幣,嗯,要多少糧食牲畜,多少銀子才好呢……
“下令,停止攻城,大軍撤向遵化,與右翼軍匯合!”皇太極下令道。
袁崇煥早就接到前敵指揮部的命令:后金軍一旦突破城墻,讓他務(wù)必將敵人阻擋在京師之外!
袁崇煥也早作了準備,聽聞后金突破邊墻,圍攻三屯營,立即派趙率教率四千騎兵馳援。
趙率教趕到三屯營的時候,皇太極正準備撤軍,聽斥候來報,大笑:“終于將遼東騎兵引出來了!命多爾袞和多鐸,帶兵去伏擊,務(wù)必殲滅這股明軍!”
皇太極引大軍西撤,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帶著多鐸的正白旗和阿濟格的鑲白旗,在三屯營外十里處的官道上,阻擊趙率教。
趙率教的疲憊之師,被后金兩個旗的精銳圍困,幸得盧象升領(lǐng)兵來救,用一窩蜂和震天雷,才將多爾袞兄弟打退,將趙率教的兵馬接入城中休整。
袁崇煥估計遵化保不住,希望用趙率教的四千騎兵,加上遵化城的王元雅,拖住后金主力。
他則率祖大壽、何可綱,經(jīng)永平,直接到薊州設(shè)防,薊州,是京城的第二座屏障,薊州向西,就是通州,過了通州,就是北京。
遵化城下,濟爾哈朗和岳托率領(lǐng)的右翼部隊,越過大安口后,迅速包圍了遵化城,并立即發(fā)起了進攻,試圖打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遵化城中的薊遼巡撫王元雅,在接到前敵指揮部的命令后,將大部分駐軍調(diào)到了大安口周邊的各關(guān)口、嶼口駐守。
留在城里的,是除了留守的邊軍兩千人,還有巡撫標營五百人,和盧象升留下的,押送軍資的神機營四隊、五軍營四隊,和三百多民夫。
按盧象升的布置,運來的火器,要迅速裝配到城墻上的部隊手中,神機營士兵,也要隨火器等物資,下到各關(guān)口,充著教練。
等王元雅將人員和物資安排妥當(dāng),正準備上山之時,大安口、馬蘭嶼等關(guān)口已破,后金軍潮水似地沖下山,瞬間將遵化城團團圍住。
濟爾哈朗先是派人在城下勸降,王元雅對城中大小官員說道:“我等乃大明官員,守土有責(zé),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總督無需多言?!?
王元雅一介文人,根本不懂行軍打仗,空有一腔情懷,正是張薔說的那“平日袖手談心性,臨終一死報君王”的文官。
盧象升留在遵化的京營官兵,根本指揮不動當(dāng)?shù)伛v軍,計劃中的火器培訓(xùn)方案,還沒開始執(zhí)行,后金軍就兵臨城下了。
王元雅只能緊急布置遵化城的防守,把盧象長留下的四隊神機營和五軍營官兵,派上城頭,用真實的戰(zhàn)斗,來培訓(xùn)守城的當(dāng)?shù)孛鬈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